第二十二章 救援(1 / 1)

科林斯長城西段,奧斯曼士兵吶喊著,舉起盾牌,抬著雲梯向前沖。   後方,奧斯曼的火炮方才停息,火槍隊正齊射掩護。   參加防禦的黑色兵團和奧克兵團躲在垛口之後,等待奧斯曼的第一輪射擊完畢。   一陣槍聲過後,奧斯曼火槍隊開始換彈,防守士兵抬起頭來,有的舉起火槍,有的拉開弓弦,還有的大力士直接抱起石頭往下扔。   城樓上,火炮正在裝載,為下一輪和奧斯曼對轟做準備。   小型投石機和弩炮則是不斷發射,目標直沖奧斯曼的攻城器械。   城墻上,以撒還從後方調來了火油,石灰和生銹的鐵器,奧斯曼接近時,由力量大的士兵一股腦扔下去。   戰爭中,守城一方具有極大優勢,隻要雙方戰力懸殊不是太大,攻城一方很難直接打破城墻。   中世紀攻城,一般等待敵軍耗盡糧草,出城投降。   敵軍大概有著5000餘名士兵,質量一般,幾個小隊分批次進攻,火器在後麵掩護。   以撒也是讓四支部隊輪番上陣,以最良好的狀態應對奧斯曼的進攻。   一天很快過去,奧斯曼人見破城無望,鳴金收兵。   雙方民夫各自打掃戰場,收拾屍體和損壞的器械。   奧斯曼一方預估傷亡500餘人,以撒這邊共傷亡109人。   對於守城戰來說,打出這樣的交換比著實有些難堪。   “殿下,很明顯,奧斯曼人沒有全力以赴,他們還不清楚我們已經增兵,估計隻是想派小股士兵牽製。”   孔蒂騎士戰後總結道。   以撒點點頭,從這幾日的戰事來看,奧斯曼主力不在這裡,耶尼切裡禁衛軍一支也沒有。   “命令士兵加緊休息,讓附近的修道院把懂得醫療的修士全派過來。”   “重傷的和死亡的士兵加以登記,作戰勇猛的士兵先行記載,戰後統一撫恤和表彰。”   “向帕特雷港發出信件,要求菲德爾艦隊長盡快將新的一批軍需運過來。”   以撒接連發出幾道命令。   “是!”   諸位軍官行禮離開。   夜幕降臨,科林斯長城在黑夜中像一條匍匐在地的巨獸,在火光的映照下不安分地扭動著自己的身體。   士兵們以小隊為單位,圍坐在火堆旁邊,大口吃著鍋裡的食物。   食物還是很豐盛的,在搶劫了納夫帕克托斯港和運輸船後,以撒現在不缺軍糧。   士兵們都有些沉默,持續不斷的戰爭在今天帶走了他們戰友的生命,或許還會在明天帶走他們自己的生命。   對於一支軍隊而言,士氣是最重要的,一旦士氣崩了,再多的人數也沒有用。   這就是為什麼飽經沙場的老兵是一支軍隊的寶貝。   他們已經熟悉了殺戮的殘忍,見慣了死亡與離別,開始變得習慣戰爭甚至享受戰爭。   一支小隊中有那麼一兩個老兵,就仿佛有了主心骨。   他們可以坐在新鮮的屍體上烤火,可以躺在血水中安然入睡。   旁邊的新兵看到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安心。   今天參戰的四支軍團中,紫衛軍明顯要強於其他軍隊,很快做出自我調節。   其他三支軍隊就差不少。   以撒帶著幾個高級將領,巡視在士兵中間。   時不時席地坐下,向士兵們討口吃的。   “哈坎!就是你!快把那碗湯給我端來!”   “殿下,您記得我?”   被點到的哈坎有些驚異,將湯碗遞給以撒。   “當然……我們紫衛軍的神射手……”   以撒囫圇吞下放了大量鹽的湯汁,將碗隨意一扔。   “多吃些!吃飽了才有力氣!”   以撒拍拍哈坎的肩,瞅見哈坎背後的短弓。   “來人!把我的強弓拿來,賞給這位勇士!”   一旁的侍從解下強弓,遞給哈坎。   哈坎並不推辭,彎弓拉滿。   錚——   弓弦振動的聲音清脆悅耳。   以撒又勉勵幾句,帶著軍官們離開。   留下周圍士兵羨慕地望著哈坎手中帶有巴列奧略族徽的強弓。   以撒和馬魯納大步走著,高聲談笑,內容通俗,引得沿途士兵紛紛側目。   後麵的米哈伊爾直皺眉頭。   以撒不時停下,叫出在戰場上立功士兵的名字,送給他們寶劍或鎧甲。   “你是叫艾俄洛斯吧!我今天看到你斬下了一個奧斯曼小隊長的首級,這把大劍送給你了!”   “裡昂!看過來!今天數你挨得刀子最多。侍從!把我的鎧甲取來!”   漸漸地,士兵們從剛開始死氣沉沉的氣氛中活躍起來,同他們的殿下積極互動。   在不同軍團,以撒的策略也不一樣。   在近衛軍,以撒著重強調保家衛國,激發起希臘士兵的愛國情懷。   到了紫衛軍,以撒突出強調個人魅力,隱晦地把他們視作自己的私軍,表達對他們的偏愛。   至於大部分由法蘭西人組成的奧克兵團,以撒用法語同大家開著玩笑,拉近感情。   黑色兵團輪值,沒有去。   轉過一圈,以撒累的夠嗆。   不過看著逐漸變得熱火朝天的軍營,以撒感覺這一切很值得。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在搞政治作秀,士兵們大概也知道。   但是他們就是吃這一套。   因為這意味著在主帥心目中,士兵很重要,願意放低身段去親近。   在帝國權威掃地的時候,以撒隻能通過這樣的方法保證軍隊的向心力。   回到主營,以撒沉沉睡去。   第二天,奧斯曼的戰法還是沒有變,打到中午就收了兵。   正當以撒等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時,來自長城中段的傳令兵趕到了。   “殿下!托馬斯大公求援!奧斯曼軍隊大舉集結,攻城武器眾多!”   以撒同孔蒂等人對視一眼。   “你先下去休息,我們會派出援兵的。”   “殿下!您一定要快點!托馬斯殿下的兵本就不多,根本沒辦法應對大規模攻勢的!”   “你放心,我一定會去的。”   傳令兵走下,孔蒂馬上疑惑地問。   “殿下,我看過中段的地形,有著不少阻礙,奧斯曼如果想要強攻這裡,會造成大量傷亡,他們怎麼會這樣不智?”   以撒已經在吩咐備馬。   “不管如何,必須得救。”   “米哈伊爾,你和馬魯納留下,指揮西段防守。”   “孔蒂,易卜拉欣,你們跟我走!”   “傳令官!集結軍隊!”   “是!”   ……   初春正午,陽光明媚。   科林斯長城西段的校場上,旌旗獵獵,一個個方陣列隊在此,全副武裝。   士兵們等在這裡,沉默無聲。   突然,一個少年騎著高大的駿馬從遠處而來。   騎士和戰馬都披著紫色的外衣,內襯鋥亮的戰甲。   一襲披風罩在身上,在風中翻卷。   望著諸位將士,眼光掃過之處,士兵們紛紛挺起胸膛。   他自西向東走著,最西邊的近衛軍士兵率先將矛柄擊地,大聲呼叫。   “萬勝!”   先是近衛軍第一軍團,然後是紫衛軍,奧克兵團,最後連黑色兵團的雇傭大隊也受到感染,高呼“萬勝”。   以撒走到校場正中,抽出寶劍,高高舉過頭頂。   “萬勝!”   士兵們大吼著。   以撒點點頭,掃視著各個軍團。   “我們將救援友軍,願意追隨我的,跟我來!”   以撒大吼。   戰場上,不需要華麗的演講。   “我願追隨!”   易卜拉欣騎馬出列,和以撒站在一起。   “我願意!”   梅赫梅特沖出軍團。   “願意跟隨殿下!”   孔蒂和剩餘的法蘭西騎士高喊著出列。   接著,一個又一個士兵走上前,站到以撒身邊。   “人數夠了!三百個騎兵跟我作為先鋒,800個步兵就由易卜拉欣統帶!”   “帶足一周的糧食就夠了,重武器一概不要!”   “出發!”   少年王子一騎當先,拍馬東行。   ……   科林斯中段,托馬斯大公的指揮所。   “大人,奧斯曼的投石車和火炮太過猛烈了!我們的士兵根本抬不起頭!”   托馬斯大公望著遠處長城上的局勢,心中非常焦急。   長城中段最為穩固,火炮和火槍也裝配了不少,自己還特地采納了好侄子以撒的建議,修建了許多防轟擊設施。   但是自己的軍隊人數實在太少了,1200多人的軍隊中,一大半都是托馬斯從自己封地征召來的農民,平時還好,被大炮一嚇,就縮在墻內,開始向上帝祈禱。   “求援的人都出發了嗎?”   托馬斯問身邊的副官。   “都出發好長一段時間了,相必此時君士坦丁殿下和以撒殿下的援軍都在路上,再堅持一下就好!”   雖說如此,戰場的情況正在急劇惡化,已經有部分農兵開始逃跑,奧斯曼士兵趁機架好雲梯,已經有人登上了城墻。   托馬斯咬咬牙。   “為我披甲!我帶著親衛隊把他們趕下去!”   但是太遲了,奧斯曼的小隊已經占據了有利地形,托馬斯的親衛隊將他們逼到城墻邊上,但是始終難以徹底將他們趕下墻。   “沖車上來了!”   一個眼尖的士兵喊到。   一隻奧斯曼沖車趁著這個時機,突破了火炮和希臘火的防線,撞到一個城門上。   咚——咚——咚——   城墻上的托馬斯感受到了震動,頓時大呼不妙。   自己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要是沖車突破了城門,自己絕對沒有將門重新堵上的實力。   想回身救援,卻被眼前的奧斯曼小隊死死纏住。   托馬斯一刀斬斷一個奧斯曼士兵的頭,但他臨死前的眼神充滿暢快,仿佛在嘲笑希臘人的無能。   碰——   接二連三的沖擊徹底摧毀了城門,奧斯曼人歡呼起來,東羅馬一方則是一片陰雲。   堵門的農兵被奧斯曼人三兩下砍翻,號哭著向後退去。   更多的奧斯曼人開始進入。   突然,戰場開始震動,是成群戰馬的蹄聲。   “讓開!讓開!”   為首的紫衣少年大喝。   四周的潰兵紛紛躲避。   “士兵們!建功立業,就在當下!”   “沖鋒!”   以撒騎馬走上一片高地,將戰場留給孔蒂。   他可不會乾瓦迪斯瓦夫三世一樣的蠢事。   孔蒂帶領的騎士們怒馬沖陣,像一支楔子般沖破了奧斯曼倉促組織的防線。   三百名騎兵沖入敵陣,亂砍亂殺。   奧斯曼先鋒為了追求靈活,沒有穿鐵甲,直接成為人肉沙包。   “快去堵住城門!”   以撒對著剩餘的農兵大吼。   在友軍的鼓舞下,農兵們也折返回來,搬運石頭和土袋,堵住城口。   托馬斯也奮起餘勇,終於擊垮了困獸之鬥的奧斯曼小隊。   最後一塊石頭被推至缺口,所有人歡呼起來。   接著,以撒的步兵隊和君士坦丁的援軍也陸續抵達。   奧斯曼見援軍到達,自知破城無望,徐徐退出戰場。   托馬斯走下城墻,重重給了以撒一拳。   “好小子,這次要不是你及時趕到,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恐怕你的繼承順位要往前移一位了,哈哈哈……”   君士坦丁派來的將軍揚·雅羅斯拉夫也上前行禮。   這位雅羅斯拉夫來自魯塞尼亞大平原,原先是一個魯塞尼亞部落的首領,以雇傭兵形式為君士坦丁效力。   “雅羅斯拉夫,你怎麼來了?君士坦丁那裡沒有戰事嗎?”   托馬斯有些疑惑。   “暫時沒有,大人。”   雅羅斯拉夫分析到。   “多虧了以撒殿下擊潰了奧斯曼的運輸艦隊,我們認為奧斯曼沒有足夠軍需在幾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   以撒心中警鈴大作。   奧斯曼不是嬌弱的意大利人,就算沒有足夠軍需,也一樣能夠發動決死進攻。   畢竟,他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從強敵環伺的東亞一直打到安納托利亞。   “要是奧斯曼不顧一切,殺馬作糧,放棄軍械,執意沖鋒,我們又該怎麼辦?”   “憑借村莊民兵又怎麼擋得住奧斯曼的強攻?”   孔蒂騎士顯然也想到了這點。   一席話畢,無人回答。   幾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   當晚,東邊傳來消息,奧斯曼人趁著夜色,開始強攻城墻。   三個耶尼切裡軍團放棄火槍,口銜彎刀,輪番攻城。   夜晚,雙方的火器都失去作用,短兵相接,守軍陷入苦戰。   君士坦丁親自上陣,鼓舞士氣。   傳令兵至,請求回防。   以撒望著濃重的夜幕,嘆了口氣。   戰火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