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遭劫(完)(1 / 1)

南明見聞輯 默不求聞 3534 字 2024-03-17

在遭遇高兵後的第二天,我們就毫無意外的斷了糧。   自打昨天午後我們離開高兵後就躲進了不遠處的一個破廟裡,所幸廟裡還有點沒發爛的貢品。   在張老六收拾起來草草分配吃完了以後,整整一天都待在這沒有動彈。   而一早起來,張老六也壓根沒有吩咐什麼人出去放哨,就這麼麵沉沉的坐了小半天時間。   張老六終究還是沉著臉說了話:“老子餓了,老子要恰飯。”   我長呼了一口氣,就想表示可以帶著兄弟們去打獵和摘野草,總不至於餓死。   隨後張老六馬上把頭一轉盯著了我:“都是這個驢日了的,還在這裡喘氣!惹了這麼大的禍端都不知道。昨天非要說什麼自己是什麼左良玉的兵,害得大家連吃飽飯的機會都麼得了。”   我馬上辯解:“這怎麼能怪我,我要是不說,我們肯定就被他們拉走充當壯丁去了。”   張老六更加惱怒:“當壯丁怎麼了,是吃不上飯了,還是不能殺流賊了。現在都沒得飯吃了,你要我們怎麼過日子,走出這個廟都不知道會餓死在哪。”   我感覺一時氣血上湧,直到所有人都抱著透露不出好意的眼神看著我的時候,我才明白我的所作所為並不是救了他們,我隻能報以沉默。   老錢嘟囔了一句:“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接下來怎麼辦嘛?”   張老六並沒有消停,他站了起來說道:“那沒有辦法了,老子都說了,老子餓了老子要恰飯。”   他停頓了一會,然後說道:“我們吃的東西被前麵那夥狗日的搶走了,沒辦法了,那我們就去搶死老百姓的。”他還刻意在死字上發了重音。   我愕然,人之無恥居然能到這個地步。其實前番在楊廟村那個解釋也就勉強說服了我,這番又拿出這個說辭我實在是萬難接受。   然而並沒有任何人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就連嘟囔的老錢都表示認可,隨後張老六轉頭盯著我說道:“既然你是左良玉的兵,就請你領頭帶大家好好表現下怎麼搶死老百姓吧。”   我肚子的響聲代替我回應了張老六。我又釋然了,我早就是一個粗鄙不堪的臭丘八了,還在執泥於這亂七八糟的人倫道德做啥?   而且搶劫這種事情又不復雜,我也能做好的。   -------------   “不過幾日光景,才到浦口馬某頓生故地重遊之感。可見古人所言白雲蒼狗,並非虛妄。”一路從鳳陽乘船南下的馬士英感慨道。   此時馬士英已經是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可謂是搖身一變,不可謂不顯赫。   因此定策功臣們,除了阮大鋮以外的眾人一早就在南京碼頭口恭迎馬士英的舟船了。   “馬公可是有了佳句?”李沾率先附會。   馬士英思忖小許,環視了一下眾人倒是突然爽然笑道:“及子襟青當努力,看吾鬢發忽皤皤。”   看到馬士英這樣的詞句,眾人都知道是馬士英還暗藏勉勵自己之詞,機靈如李沾馬上逢迎著馬公還年輕著呢。   馬士英隻是笑笑,劉孔炤立馬更正了李沾的言辭:“還叫馬公作甚?此時應該稱閣老了。”   於是在一眾稱呼“閣老”聲中,馬士英說道:“閣老一稱馬某眼下可還當不得。馬某的勸進疏主上閱覽過了嗎?”   還是李沾接話道:“盧公公說了監國已經允了。坊間都有傳聞呢,監國本來是初十就要登基的。聽說閣老還在趕赴南京的路上,為了等候閣老,這才把登基大典定於十五日呢。”   “隻是東林那夥人還沒有等閣老赴任,已經把新朝的年號擬定了,分別是“定武”和“弘光”。真是鴟得腐鼠,這般功勞都要搶,我看等閣老到南京後,一切都塵埃落定了。”郭唯經說道。   馬士英並沒有接眾人的話茬,反而對年號開始點評了起來:“平心而論,這兩個年號都屬上乘了。”   自然上乘!兩者都是寄了寓意收復大明江山中興社稷的,弘光的弘字自然不消說。   而定武兩字顯然是借用了漢光武帝的建武年號。   所謂定武,全然是期望主上收復河山,就把兵事“定”在本朝。其中期盼中興之意不可謂不濃烈。   隻是,今番才匆匆加入的馬士英妹夫楊文驄楊龍友突然想到,當年三國時蜀先主劉備的年號也是仰慕光武帝所以擬的章武。   而蜀漢江山故事,再耳熟能詳不過了。眼下流賊北虜和大明卻也似乎是個三國鼎立的局麵...   種種不祥的念頭在楊文驄腦海中閃過,本是在南京聽過大量流言蜚語的他心思愈發沉重起來。   接風完畢,一行人終究是要迎著馬士英乘著轎子前往南京的。而阮大鋮也早就在這些天選好宅邸為他多年好友精心布置了一番,以作喬遷之禮。   在迎著馬士英上轎之前,劉孔炤還是把這段時間阮大鋮的布置說了出來以作邀功:“還有件天大的喜事和閣老說,監國已經允諾史可法督師淮揚了。無論東林怎麼折騰,閣老上任之後定然就是首輔的位置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馬士英便點了點頭,眼看轎夫已經湊了過來要扶馬士英上轎,突然馬士英點著一路上沉默不言的楊文驄說道:“龍友今番如此沉默有何緣故啊?”   楊文驄這時才從“蜀先主白帝托孤,漢丞相五丈原抱憾”中回過神來,馬上回答道:“不敢欺瞞兄長,南京的輿論或對兄長不利。”   這下反而引起了馬士英的興趣了,他揮手擺退了轎夫,示意讓楊文驄繼續說。   楊文驄馬上說道:“其間主要是有兩件事。一是來時我就聽聞有太學生進言諸如“師堂奧也,門戶有人而堂奧無人。”“宜別命一督臣,使可法從中調度。”等言論,或許史閣部調任督師尚未可知,隻是這洶洶輿論怕是對兄長不利。”   馬士英隨口答道:“史可法在留都養望已久,這個算不得什麼。隻要我輩潛心用事即可。”   楊文驄又說道“一是我聽聞江督袁繼鹹近日也要入朝。主上監國,兄長定策之事也是近日才有人去告知楚鎮。而寧南伯左良玉是受過侯詢恩惠的,侯詢是東林黨的老前輩了,我恐楚鎮也會對兄長不利。”   “有喜必有憂,龍友多慮啦,這有何妨。新朝氣象,等到馬某匡扶寰宇之時,功過留給後人去分辨吧。”馬士英聽聞這兩件事倒是豁達,就搭上轎子,一路排麵十足的洋洋灑灑往南京進發了。   ---   閣擬「定武」、「弘光」紀元,上拜天探籌,得「弘光」。張藐山先生曰:「光字上於文為火。清朝順治曰清曰治,俱從水,水能克火。」奈何如其言!-談遷《棗林雜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