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六親人團聚(1 / 1)

大虞朝,開元十二年,七月。   有日,到了都中,進了神京。且說李洛自這日棄舟登岸時,便有宮中內侍領了一班人馬,並帶來馬車與拉行李的車輛,在此久候多時了。   自上了馬車,進入城中,從簾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   又行了半日,穿過外城,內城,方至宮城。正陽門,宣德門,玄武門。層層疊疊,層層盤查。   可見神京防衛之森嚴。到了宮城,下馬車步行,一路穿過重重宮殿,方至後宮範圍。   李洛隨行人員已然散去,隻留夏守忠,一路跟隨。再是百騎護送至後宮,方退去。   李洛被帶到一正殿。上書“坤寧宮”,便知這是皇後的寢宮。   一路上夏守忠多有介紹,才略知一二。   沿途宮殿皆是威嚴壯觀,門柱皆是雕梁畫棟。呈現出皇家園林的氣派。   再是遇到的內侍與使女皆是目不斜視,以應有之標準姿態侍立。顯示出宮中的森嚴製度。   還未進宮殿,便見一貴婦,身著鳳袍,頭戴鳳冠。即當今皇後,有些焦急的站立著,來回揉搓著手中鳳帕。   當李洛步入殿門,還沒調理好情緒。便見皇後,一下跑了過來,抱著李洛就是哭。   李洛便知,這是今生的母親,心裡也是酸澀無比。畢竟十二沒見了。母子分離,也是世間最痛苦的事之一。   李洛雖也難受,隻是有些濕潤,並未流淚。畢竟兩世為人,又自幼一個人生活,習慣了自我調節。養成了堅韌的性格。   親人團聚,也是很好的控製了自己的情緒。並伸手安撫著對方。   哭了好一會兒,方罷。   身旁那些宮女太監,不管真的感動,還是裝的,都是直抹眼淚。   皇後娘娘哭罷,才想起沒仔細看自己孩子,又撫摸著李洛臉頰,看了很久。   方止住了心中的思念之情。   皇後娘娘這才噙著淚,柔聲道:“讓我兒受苦了”。說罷又要掉眼淚。   李洛趕忙安撫著,麵帶笑容,道:“洛兒過得很好,並不苦,母親別太傷心難過。   今天一家團圓,母親應該高興才是,莫哭壞了身子”。   皇後娘娘聽罷,又是心頭一酸。不過也知不該再哭了。看到孩子懂事也是心下稍安。   便柔聲道:“母親一時失態,走,咱們進去”。   進入坤寧宮正殿。屋裡各式裝飾幔簾,自是以明黃為主。   各樣家具擺設,都是較為珍貴的金絲楠木、黃花梨木、紫檀木等等製作而成。   這些家具的特色是做工精良、上麵有的會鑲嵌很多珠寶。且堅硬耐腐,還都是百年以上的。   在一禦桌上落座。自由宮女捧來洗漱用品,之後另有人捧上熱茶。   一道道規矩,甚是井然有序。   一切完畢,宮女退下。   皇後娘娘才慈愛的端詳著,又輕柔的道:“回來就好了,還有你父皇在處理政務,隨後就來看你”。   李洛笑著道:“國事要緊,再者多少一刻,也斷裂不了血脈想連。母親也不要再傷感了”。   “你呀太懂事了,反而讓我們都不知怎麼可好。唉……”。皇後娘娘,帶著傷感,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洛兒,你給母親說說你這些年都是怎麼過來的”。皇後娘娘有些情緒不穩的好奇。   李洛笑著道:“也沒經歷什麼大風大浪,隻是跟著師父,在一世外桃源生活罷了。   那裡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倒是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   隨後李洛便將其自己生活的一些趣事與日常細節,給母親一一敘述。   皇後娘娘靜靜的聽著,也漸漸的有了些笑容,多了些許安慰。   看著自家兒子那俊郎風趣的模樣,深感欣慰。陰陽頓挫的爽朗話語,讓自己也深陷其講述的生活之中。   不知敘說了多久,隻聽外間傳來一聲,“聖上駕到”。便見一明黃龍袍的開元帝進來。   皇後娘娘起身相迎。李洛亦是起身見禮。   開元帝扶著皇後娘娘,看著李洛,緩緩點了下頭。   用溫厚的聲音,爽朗道:“看到你回來就好,你懂事了,我和你母親也心安不少。欣慰很多。   你母親可是天天祈禱,日日拜佛。就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就心滿意足了。”   皇後娘娘白了開元帝一眼,:“渾說什麼,孩子剛回來”。   “別聽你父皇瞎說,母親也是偶爾拜一次,圖個心安”。又解釋了一下。   “孩兒不能盡歡膝下,反勞父母擔憂,實為不該。”說著就跪下磕頭,感念恩情。   皇後娘娘一看趕緊要扶,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開元帝笑著拉了下,:“不用,這孩子有自己的為人處世。   何況我們做父母的,受孩子一跪,也是應該的,以全恩情”。   李洛自是拜完,起身道:“父皇說的對,這是孩兒必須做的,生養之恩大於天,更何況還勞父母掛念這麼久,有失孝道。”   開元帝含笑著點頭說:好。   皇後娘娘埋怨著:一家人還那麼講究俗理乾嘛。   隨後便是相互落座。自由禦膳房傳膳。   寂然飯畢。洗漱以後,擺上香茗。餘者退下。   開元帝含笑道:“今個晚了,明日去見見你皇爺爺,皇奶奶。”   李洛自是應是。   又說到這次江南之行。深為贊許。:“你能有此社稷之心,我很欣慰。現下也放心很多。”   李洛道:“既然生於皇家,自當有社稷之心,方不辜負祖宗的血脈之情,亦不辜負父皇的再生之恩”。   開元帝,欣慰的爽朗笑了一聲。   皇後娘娘則是不住埋怨父子二人,:“好好的團圓,你倆就在那恭維上了”。   父子二人相識一笑。   李洛思索一下道:“江南巡鹽禦史林如海托我帶話:自身獨木難支,怕負聖上之恩”。   開元帝沉思著,停了一會兒道:“此事不急,積弊已久,非一朝一夕之功。   林愛卿能堅持下來,做成目前的情勢,已是難能可貴,超出我的預想。”   “孩兒也是如此想,要麼下重手,要麼溫水煮青蛙。不管那一樣,都需好好謀劃。以求全功。”李洛亦是思索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