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朝鮮使節(1 / 1)

“師兄果然明察,當日天祿出海前,我就交待要他一定要攬下特林府的各種建造工程,以此換來我們徐家銀號在關外的獨家兌換經營。”徐天寧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手上茶碟上的茶碗差點因為興奮而摔落。   “所以如果等天祿回信後才再安排物料出海,那就要拖延一兩個月的時間。”   “好,世兄不愧是商道奇才,當年家裡把商號交予你打理,真是應當。”   “分內之事,分內之事。”   “世兄還有一事,那成國公朱勇那邊,也要多多打點,成國公是正統皇帝心腹,堂堂武勛之首。”   “國公爺不怕長了別人威風?咱徐家靖難有功,開國有功,為何要自甘居於人下?”   “我們徐家雖然威名在外,現在官商亨通,可我們離開軍營太久,根基不夠。而成國公對那些人早已恨之入骨,我們也可借力而行。”   “國公爺,現在京城暗流湧動,那上麵的根基不穩,為何沒人反呢?”   “反了,誰做皇帝?朱祁鎮又在千裡之外,這可是高穀的一招妙棋,把最有威脅的潛在,趕到天涯海角,這京城內即使有人要翻天,也找不到人代替那景泰皇帝。如果那朱祁鎮在皇城冷宮?哼,隻消一個晚上,京城各營舉事,早上上朝之前就能換了坐在龍座上的人。”徐天寧說到哪高穀的手段,語氣十分不屑。   “原來如此,唉,那時候街頭小巷都在說是景泰皇帝宅心仁厚,沒有禁錮正統皇帝。”   “名聲好處都給他撈了,現在要壓榨武勛,那高穀手下的文官都沒一個好貨,所以那徐有貞的名冊裡麵,說不定就有不少是高穀的人。”   “那桓王在塞外豈不是離著這京城太遠,翻身的機會豈不是更小了?”徐天聰還是想繼續打聽更多消息。   “世兄此言差矣,雖然說那高穀為了防患於未然而流放桓王,可這也是桓王東山再起的大好機會,所謂山高皇帝遠,朝廷哪有人管得了那兩千裡外的雪國,即使知道那邊桓王的動靜,也是鞭長莫及。”   徐天寧不管這世兄想明白要害沒有,隻是放下茶碗,摘下手上的那枚冰透飄花的翡翠扳指,遞給了徐天聰。“這是當年遷都後,成國公與我家老爺子酒後言歡,送給老爺子的,那是我還小,在一旁陪席,老爺子酒興正濃,當著對方的麵,就把這扳指轉贈與我。你去成國公府,把這扳指遞上。記住所有事情,不入六耳,不留字句。”   “謝國公提點,愚兄這就去。”徐天聰剛轉過身,似是想到了什麼,又轉回來問道:“國公爺,如果那桓王並未有這些自己做大的想法,那又如何?”   “如果桓王不懂怎麼做,那我們就逼著他做!”   待這徐家大掌櫃離去,徐天寧才翻開那名冊,細細翻看,果然有數人,都是高穀的門生故吏,“哼,這徐有貞,果真是跳梁小醜,想當一個攪局的棍子,卻還不知道自己斤兩。”   從天津衛來到京城的朝鮮使團,此刻正在京城會同館等待鴻臚寺的官員教習麵聖的禮儀。徐家商號的幾個夥計,卻在會同館的後門,往院子裡卸著米麵。領隊的徐虎才進的後院,就借尿遁閃進了官驛小院竹林旁的一座小樓。因為這裡是會同館最清幽的一個閣樓,一般都是給使團領隊住下,徐虎帶著自家大掌櫃交待的任務,來到會同館,自然要找的就是朝鮮使團的領頭人。   朝鮮使節,李載明,說是朝鮮國王的遠親,見到這沒官沒品的商號管事,眉毛都皺成團,心中就是一陣西巴西巴的,這所謂的明朝勛貴,怎麼派一個管家來見一國使節,這也太無禮了吧。   心中如是想,臉上掛著不滿,可行動還是要有一些分寸的。李載明端坐在椅上,並沒有示意這下人坐下,而是用寡淡的漢話問道:“聽說徐國公,有要務商量?可有信函?”   “回大人,沒有。”   “可有信物?”   “回大人,也是沒有。”   李載明終於沒有忍住,壓低著聲線罵到:“難道大明的勛貴就這麼傲慢,沒有拜帖,就讓下人從後門潛入拜見別國使節,沒有信函沒有信物,難道就讓本使聽你口中胡言嗎?來人,打出去!”   徐虎原本也知曉這趟差事艱難,對方這種反應也完全在他意料之中。見這朝鮮人急了,他卻十分淡定地說:“李大人此行,是要為國謀利還是為自己謀利?”   “大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你如此看待本使,如果在朝鮮,早就身首二處!”   朝鮮國雖然戰力孱弱,可民風卻還算剽悍,說話不能像大明的生意場那樣繞圈子說話,所以徐虎才把話說的這麼直白。   “如果李大人為國謀利,小人建議你日後多去奴兒乾都司,那裡沒有海禁,如果李大人需要謀一些私利,那小人也建議你日後多去奴兒乾都司。”   “這是為何?”   “國公爺當年隨軍征伐兀良哈的時候,還是年少,遇到過一個朝鮮行商,那人曾經說朝鮮多山,可山上有黃金,有硝石,有人參,可就是沒有馬匹,沒有牛羊。”   “此話,也算屬實。”李載明揮手讓推門進內要拿下徐虎的侍衛退下,沉吟中庸餘光瞟著徐虎。   “正統皇帝北去奴兒乾都司就藩,此事天下皆知,朝鮮國若有意協助,大明感恩不盡。”   “大明?你家皇帝被趕走了,新皇帝難道還要維護他?”   “古語雲,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現在景泰皇帝雖然新登大寶,可日後想起多年手足之情,免不了一番扶持,朝鮮國若能讓桓王在北地活得好一些,他留戀了北方,便也不會惦記南麵。”   “那明朝皇帝知道這事?”   “皇上日理萬機,有些事情不能考慮周全,為臣者,應替皇上分憂,把事情做好就行,而不是一丁點事情就去邀功請賞。”   “我朝鮮國,與你一個藩王做生意,又會有什麼好處?”   “百廢待興的封地,現在隨桓王北去的人口就有上萬,都是關內豪族,這樣的族群,生意不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