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當時是由李珍操辦,曹鼐後來得知詳細後,也稱贊此計絕妙。要知道水陸大會和周天大醮,可不是一般藩王有資格舉辦,要是能在遼陽辦成這兩個盛會,傳揚天下,都知道關外桓王的關外雄心,令本來潛伏在暗處的勢力,不敢做得太過。就像這建州女真,如果把朝廷指令建州女真對海西女真行滅族之舉,同時牽連桓王惹上殺身之禍的實情,以民間流言的形式傳播出去,朝廷將會麵臨巨大壓力,而不得不放緩剿殺桓王的計劃,或者這種計劃將隻能以更加陰暗的形式進行。 “周天大醮和水陸法會,都是陽謀,王爺好手段,曹鼐真心佩服!” 朱棣聽了,也是不置可否,這兩個盛會,都是他孫子想出來的,是真心設計的陽謀,還是誤打誤撞,朱棣不得而知。“到時候看情況吧,比起這兩個大會,我更關心的事各處征用和自行遷徙的匠人,大夫,穩婆,還有教書的先生,這些人都是這塞外興旺的根本。” “隻要朝廷不設掣肘,總有人會沖著那些分發的土地而來,假以時日,湧往關外的人不在少數。” “可本王,還是有個問題沒想通,關外漢人數量不多,而且瓦剌女真甚至朝鮮,漢胡雜居,可就是我們漢人人數太少,地廣人稀,這怎麼能破?” “王爺你去過荊楚一帶嗎?” “荊楚一帶?” “那裡到處都是湖澤,太祖皇帝與陳友諒大戰時,聽說那湖麵寬闊有如大海。近幾十年來,江水改道,不少原本是大湖的地方,變成了沼澤,再後來聽說有些地方成了荒地。” “此事怎麼本王沒有聽過?” “是這樣的,澤國變桑田,本是天大的喜事,可當地農民不願去開荒,也沒有人手去開荒,便有了那些從江北逃荒到荊楚的流民。” “流民?官府不管嗎?而且本朝對逃荒管製極嚴,怎麼能跨省逃荒呢?” “因為這些流民多是來自中都鳳陽。” 朱棣聽到這裡,眼珠子轉了一圈,便想到個中厲害,不禁輕聲嘆氣道:“中都的官員,不敢承擔歉收的責任,也不敢上報朝廷請求救濟,這也是因為中都的地位所至。” “這也是官場吏治風氣使然,中都是龍興之地,在那些言官眼中,龍興之地本應就是得天獨厚,風調雨順才對。如果有天災導致歉收失收,那也是當地官員失德所至。” “說正事,先別打岔。中都的官員,待本王重登大寶之後,再慢慢整治。” “那些流民,每年都會逐漸積聚在那荊楚一帶,開荒種田,可當地官府又因為朝廷對流民有明令:逃荒後要回各自籍貫地,否則丟荒了當地田地,將要論罪。”這一著朱棣也是明白的,是禁錮農民流動的政令。 這種禁止民眾流動的政令其實從秦時就開始,各朝代平民遠行,沒有路引也無法通過各處官道的關隘,目的也就是防止各地民眾輕易聚集,在官府眼中,聚集就是不穩定,這些人平日就應該種田生娃,聚在一起定然會對朝廷不利。 所以普通人穿州過府,要有事由,有路引,投親靠友也要有個接引,否則你隨隨便便離家遠行,那就是流民,家鄉田地充公,編入賤籍,子孫世代難以翻身。 而這時候的朱棣卻對這個政令十分不滿,普通平民基本上無法出關,即使這關外有大量的土地,稅賦比關內要低上不少。 “王爺,匠人還有那些大夫,穩婆,繡女,相士,可以憑借奴兒乾都司的詔告出關,可平民不行,大量招募百姓隻會讓朝廷和我們的矛盾更加激化。可這些流民不同,當地荊楚官府就對這些流民長期聚居十分不滿,每次吏部大考,這些流民聚居產生的各種問題,都會讓當地主官被扣下不少分數。” “好,那就依曹卿所言,我們招募流民,分地,去奴籍。如果有十萬流民出關,那就可以抽丁兩萬大軍。”朱棣首先想到的還是兵源,曹鼐不禁啞言失笑。 女真海西部和建州部相爭火拚,海西部分裂,桓王收留七萬海西女真的大事,震驚關外。作為海西女真出身的遼陽監軍亦力哈收到朱棣發出的急報後,忍不住往特林府方向深深一拜。隨即調動遼陽,開原,寧錦一帶可以調動的資源,往特林府送去大量的工匠,郎中,囚犯,還有關內流放充軍到塞外的戴罪男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亦力哈也十分明白,自己身為太監,能在關外任監軍多年,依仗的不過是海西女真的身份,也因為這個身份才能讓大明勢力在不斷退縮後,還能把持著奴兒乾都司三十幾個衛所。可現在海西女真幾近覆滅,自己的身份在朝廷眼中也沒有了價值,而且在各地邊鎮都在使用文官監軍的情況下,這一個太監監軍實在太過顯眼。還不如趁著朝廷敕令未到,全力報答桓王收留族人的大恩。 當然還要防備建州女真與瓦剌勾連,南北夾擊,那整個關東就會從鬆花江開始被攔腰截斷,這建州女真從現在起就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大人,這建州女真,突然如此勇悍,要知道去年這女真各部,還被脫脫不花打的沒有脾氣。”亦力哈的首席幕僚,也是這土生土長的關外人,名叫康全,此人可是當年奴兒乾都司指揮使康旺的族人,算起來還是亦力哈的子侄輩。 “桓王的書信有言,如若不是瓦剌與建州勾連,那就一定是朝廷有人在養蠱,目的就是牽製,甚至要置桓王於死地。” “那大人的計劃是?” “離周天大醮還有兩個月,現在遼陽城已經有很多關內百姓和看熱鬧的開始落腳聚集,現在隻能先把這佛道兩家的大醮和法會做好,讓桓王的名聲重新傳入關內,這才是刺向朝廷的軟刀子,老身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 夜晚的遼陽城,早已開始宵禁,城門緊閉,城防司的巡哨舉著火把,沿街巡察,這些還是明哨,而暗哨則躲在一些並不起眼的陰影或者閣樓中,靜靜地注視著這個暗夜裡的大城。
92、荊楚流民(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