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婦女王(the Bitch Queen)”安博裡(Umberlee讀作“Um-ber-LEE”)的潮濕巢穴位於無底深淵(the Abyss)一處被淹沒層麵。雖然大多數人對她的崇拜是出於恐懼而非敬慕,但的確有少數分子(譬如大多數的鯊化人,這些獸化人被她創造出來侵蝕塞倫涅(舊譯:蘇倫)Sel?ne)發現她的道德觀合乎自己的胃口。她在沿海城市有大量神龕,水手們常在她的祭壇上留下鮮花、蠟燭、小糖果、或是錢幣,指望安博裡在下次航行中能放自己一馬。向她致敬的還有海運商人、港口城市、島國和島嶼定居點,安博裡的怒火足以將他們摧毀、與此同時並沒有一位強大的守護神明能夠抵消她的威脅性索求。安博裡與帶領船舶安全返航的塞倫涅紛爭不斷。最近,她也感受到了來自自己的守護神——塔洛斯(Talos)——的沉重壓力,後者正試圖將所有形式的暴力都納入自己神職之內。雖然安博裡偶爾會與他調情,但如果不是力有不逮,她很樂意結束塔洛斯的存在,成為唯一的毀滅之神。不幸的是,她無法直接影響陸地,這限製了她的雄心壯誌,所以她隻能等待著時機、賣弄著風情。歐呂爾(Auril)、獁拉()、安博裡(Umberlee)、塔洛斯(Talos)四神合稱狂怒諸神(Gods of Fury)。其中,安博裡是位純粹的惡毒、卑鄙、邪惡的毒婦。當她覺得自己沒有在交易中沒能占到最大的便宜時,就會心血來潮地撕毀協議;在看著她的鯊魚講海難受害者撕成碎片、看著其他人慢慢溺死時,她將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感。她也是位虛榮的庸俗婦人,渴望他人的阿諛奉承。如果她有什麼弱點,那可能便是她對權力的永恒貪欲和對行使權力的沉溺。 安博裡在墜星海(Sea of Fallen Stars)對一個又一個海盜島嶼的毀滅中度過了動蕩之年(Time of Troubles)。從那時起這片海域仍然風雨飄搖,不過在某些據說屬於、或是與鐵王座(Iron Throne)有所勾結的、結盟的魚畈,對她進行了有組織的安撫努力後,最近兩三年已經平靜了一些。 教會 安博裡的所有牧師和專屬祭司得到宗教知識()作為非武器熟練獎勵。安博裡的所有牧師得到遊泳(swimming)作為非武器熟練獎勵,並且自動能夠在水下呼吸。 安博裡教派()的祭司是個形形色色、雜亂無章的群體,她們非常喜歡用帶鉤的鐮狀小刀決鬥,來解決首座職位與位階上的分歧。(這些決鬥用刀代表著安博裡對航海者的收割。)安博裡教派的祭司漫遊於沿海城市,主要靠恐懼不安的海員們留下的祭品為生。除了傳統中點燃的蠟燭與小糖果外,安博裡教派的祭司越來越多地要求在祭壇上留下更多真正的硬幣。在沒有信徒在場時,安博裡教派的祭司們會在隨後從安博裡神龕的石塊祭壇上拿走祭品,並用含有海藻的海水沖刷祭壇,以此暗示大海女王已經來過拿走了她應得之物。人們支付豐厚的報酬讓安博裡教徒會坐船從一個港口到另一個港口,因為(人們覺得)他們的存在會確保安博裡不會摧毀這艘輪船。 成為安博裡正式祭司的道路上幾乎沒有什麼阻礙。隻要你渴求安博裡的神力並擁有潛力,你就能成為她的專屬祭司。在安博裡神職人員中專屬祭司占了絕大多數,因為在迷信的水手們在暴風雨的第一個征兆出現時就想把牧師從船上扔下去的時候,該信仰的優勢將很方便地得到證明。在該信仰中那些許牧師的地位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她們大多在教會的冒險組織中工作。 初修士祭司被稱作未作數者(the Untaken),不過一旦安博裡確認了其祭司身份,她就已獲得資格接受供品、引領祈禱者並以她的名義祝福。無論其真正的地位與權勢如何,安博裡教派的正式祭司都可以采用以下任何頭銜:漲潮(Flood Tide),拍岸黑浪(Dark Breaker),強勁暗潮(Puissant Undertow),憤怒之浪(Wave of Fury),野蠻海風(Savage Seawind),波濤女士(Wavemistress)或波濤領主(Wavelord)。專屬祭司被統稱為波濤仆從(Waveservants)或波濤真仆(True Servants of The Wave),使用的頭銜與前述那些相同,但前麵加上“恐懼(Dread)”前綴。 教義 除了“大海是一片野蠻之地,那些妄圖挑戰安博裡領地的愚夫,最好已經想好要付出的代價”外,安博裡教派信仰沒什麼倫理見解。安博裡的教條宣稱:所有人都應該了解安博裡並恐懼她,因為她的風與浪可以到達任何地方。豐盛的祭品將給水上旅行者帶來和麗的風,而對那些未致上敬意之人來說,大海將如安博裡的心一樣冰冷。所有的海上旅行者都被警告:死者是安博裡最忠誠的仆人。 安博裡的初修士們被教誨如下: “汝等應去傳播宣講聖安博裡強大威力,任何以她名義提供的服務都要支付代價。去使人們畏懼風浪,除非安博裡的祭司在場保護他們。最後,殺死任何把海洋和海岸風暴歸因於塔洛斯之人。” 日常活動 多數平民恐懼而非尊崇安博裡,但她隻在乎他們“是否”而非“為什麼”信仰她。她罕見會眷顧哪位凡人,但她的確為那些忠實獻上供奉的人給了一點點額外的回報。為了在航行中獲得順風或是祈求在暴風雨中生還,水手們會把貴重貨物用管子送下船作為犧牲:用喉管演奏獻給安博裡的曲調,同時把貨物翻到另一邊。如果風險極大,他們通常會確保貨物裡有活物。如果船隻擱淺或沉沒,而船上有安博裡祭司,狂怒的水手們會在自己被淹死之前,設法把這位祭司殺掉。曾經有位安博裡教派祭司的屍體被插了多達30把彎刀沖上海岸。 安博裡教派的神職人員被要求通過宣揚她過去所造成的厄運,以及所有沿海城市與居民點即將到來的風暴,傳播對安博裡的尊敬。在此過程中,他們將尋求讓自己從女神那得到的眷顧累積到足以在危險時能被女神傳送上岸,同時以接受供品、出賣自己所在船上的安全、或是施展某些法術來使自己變得富有。在寶劍海岸(Sword Coast)的深水城(Waterdeep)與卡林港(Calimport)的長途航行,安博裡祭司可能會向一艘普通商船索要多達500金幣的費用,對一艘運送貴重貨物、裝備精良的嶄新大型寇格船或拉丁式大帆船,索取高達3倍的費用。如果船上的祭司必須使用魔法來守護或保護這艘船,她將根據法術收費,並可能當場就價格討價還價。 除了治療魔法外,普通人雇傭大部分信仰的祭司都是為了表演,而安博裡教派最受歡迎的則是兩種法術:風暴鬥篷(stormcloak)與與溺亡死者交談(speak with the drowned dead)。海盜們經常雇傭安博裡教派神職人員施展與溺亡死者交談,因為通過措辭謹慎的問題,他們能得知沉船或寶藏的方向。 聖日 安博裡的每日禮拜由供品、祈禱、在海水中於額頭、手腳自己塗抹聖油組成。此外,該信仰也有些許的特殊儀式,最著名的有 沉溺儀式(the Drowning) 初潮典禮(First Tide) 風暴呼號(Stormcall) 沉溺儀式(the Drowning) 是場私人儀式,隻有神職成員可以見證或參加。在沉溺儀式中,未作數者(the Untaken)將變為女神真正的祭司。懇求者將躺在祭壇前,周身是點燃給女神的蠟燭,每處都有一位不同的安博裡教派祭司吟誦禱詞。參與的神職人員隨後撤出,由一位資深祭司在房間的天花板施展造海水術(causes sea water),來創造一個巨大的擊浪並隨後流走。幸存下來的懇求者將被安博裡確認為她服務,並被警告如果她們背叛了深海女王,溺亡將是等待他們的命運。女神在沉溺儀式中為他們放開了生路,因此她隨時可以帶走她們。(深海女王覺得背叛了自己的神職人員,將在睡夢中一夢不醒,在夜晚中溺水死去,肺中神秘地充滿了海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初潮典禮(First Tide) 安博裡的公共儀式包括初潮典禮(First Tide)和風暴呼號(Stormcall)。初潮典禮在港口的冰層破裂時舉行,神職人員們將吹笛打鼓、穿越城市的街道慶祝。在一場冷酷無情的儀式上,神職人員們將把一隻活生生的大型動物帶到岸邊,綁在石頭上沉入水中。若這隻生物不知怎麼地活了下來、或是掙紮著上了岸,它將被釋放、照料、並以魔法恢復健康。然後它就將成為一隻擁有安博裡教派身份的神聖動物。(這一習俗源於遠古時代,在那時安博裡經常從人牲中挑選神職人員,在水下解開她們的束縛。) 風暴呼號(Stormcall) 是一場集體祈禱,在祈禱中信徒們將呼喚安博裡派來一場風暴摧毀一座特定的港口或船隻,或是讓一場將臨於或已經襲擊了這些信徒的風暴轉向。禮拜者們將跪在水池周圍,水池中漂浮的浮木碎片上點燃著蠟燭,安博裡的祭司們事先精心收集並晾乾了這些浮木來為此作準備。貴重的祭祀品將被扔進池中,但這些祭司必須小心地通過儀式的魔力讓蠟燭保持漂浮,以保持它們燃燒發光——因為蠟燭被浸濕是安博裡之怒的兆示。 祭司的祭服 安博裡祭司們的典禮服飾由一條緊身的藍色或綠色連褲緊身衣、飾有白色毛皮的藍色或綠色的寬大披肩(代表產生了泡沫的碎浪)組成。在皮膚的頸後有一個被同樣修剪過的高領。一種流行的等級徽章是一隻以魔法保存下來的溺亡者的骷髏手。
神祇篇第3章:深海女王(Queen of the D…(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