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最後入場者(下)(1 / 2)

鋼鐵蒸汽與火焰 樹嵐 3142 字 2024-03-17

身後敵人不著急追上來,前方包圍圈不擔心獵物會跑掉。第一次交戰的確是自己這方的全方位勝利,但敵人沒有損失任何東西,四十三這個數字放在這一片帶狀山脈範圍中很小,約下來等於沒有。

對方有空艇作為製空掩護,便有遠程火力的支援。剩下的事情便是靠地麵部隊確定自己的位置而已,到那時無論是航彈,還是火炮齊射,亦或是二十、三十口徑的機炮大範圍掃射,都會成為致命性的攻擊。卡西亞清楚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扛下來。

空艇可以搭載很多武器,軍用化的空艇也早就在幾百年前就完成了模塊化,到如今也沒有多少可改進的地方了。被譽為地麵部隊的陸行飛空艇,空艇在戰爭充當的作用往往都是沒有縫隙的對一塊地域進行恐怖火力的清掃。極為優秀的載重能力能讓空艇裝下數量極多的各類彈藥,短時間內的加速裝置也能提升他們的支援和行進速度,加之長時間中經歷過各種環境與戰事後進行的優化,他的防禦模塊上的配置——比如蜂巢式氫氣袋囊,避免大火和小範圍爆炸的惰性氣體保護,還有與裝甲車一樣的反應裝甲等等。

另外便是在作戰中與地麵部隊的配合,對應的戰術和使用經驗,切入時機與火力壓製強度等,都有太多經過時間考驗後的東西在。

其中卡西亞認為最重要的一點,現在他們都在山脈環境下,行進速度的被迫降低會讓空艇的速度與他們持平,甚至小小地超過。被鎖住位置就意味對方可以一直追著自己進行攻擊。

“需要一把遠程武器。”卡西亞認為目前唯一能有效對付空艇的就是重型狙擊槍械,並且還得配備特殊子彈,受力後能產生爆炸的那一種。配合自己的聲波脈沖,他相信可以摸到地麵部隊之後的空艇,但想要使得氫氣囊產生連鎖爆炸,似乎就變得艱難。指望子彈擊中空艇的骨架產生火花並不現實,因為設計之後不久,一把手槍就能解決數艘空艇的事情發生後,想要這種情況再度發生的概率便呈現幾何倍數下降了。

骨架材料早已改變,或是在鋼鐵骨架上加裝厚實的保護,或是直接從材料源頭將之更換成非金屬材料等等,這些都成為後來推導重新設計的核心元素。若是作為軍用品,這些方麵更是把控得異常嚴格。

當初卡西亞未能進入的帝國重工學校,在一項專業分支下就有空艇的選項。古老的一種設計和技術,每當一批空艇從製造廠中出來進入軍隊前,都會隨機抽取幾艘作為檢驗。檢驗當中有一項標準,便是直接使用重機槍對氣囊進行掃射,依照情況作為判斷依據。起火與爆炸便是當中最重要的兩項數據。

時間概念在卡西亞的腦袋中越來越重要,他不時偏過頭看向身後,耐力問題也逐漸開始凸顯。對於卡西亞形如散步的速度,套用在伊莎他們身上開始顯得吃力。訓練方式和強度的確存在巨大差別,伊莎他們大概從來就沒有在嚴寒環境下搬運噸位級別的建築材料去鍛煉身體耐力的經歷在。

一個小時後,還未在聲波脈沖中搜尋到敵人的任何蹤跡,卡西亞不得不讓隊伍停下,告知他們目前的情況,包括空艇在內。

、、、、、、

四十三具屍體還硬生生的躺在死亡時的位置,待到慕斯的三名副官在現場查看完,它們很快被堆在一起,十幾瓶微生物藥劑被丟在身上,等待兩至三天將他們完全侵蝕得隻剩下一層沒有任何東西的作戰服。

照片隻是一種粗略的介紹,那些子彈孔所表露出來的信息非常有限,來到這處小戰場,三名副官才得以在腦袋中看見交戰時的模糊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