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智慧生命而言,魂魄是意識體間接接觸物質世界的介質,而並非載體。 人有三魂七魄,魂魄是介於意識體與肉體凡胎之間的存在。意識體通過魂魄直接或間接掌控其軀殼,遨遊塵世,觀察世界。其中軀殼占比99.99%,魂魄隻占0.01%,而意識體約占魂魄的71%。 當軀殼失去活性,可以通過科技或自然(六道輪回)換一具; 當魂魄失去活性,還可以通過吞噬天才地寶補全; 當意識體無了,那就真無了,徹底死翹翹的那種。 文明是由智慧生命所組成的社會,具有國家、社會等等屬性,本書將文明劃分為兩種體係:【宏宇宙文明體係】和【泛宇宙文明體係】 在《泛宇宙文明體係(標準)版》中:“文明分十型,十型為神,以下皆為螻蟻。” 一型文明為星團級文明,其疆域覆蓋範圍一般不超過一千光年。 能隨意開發、利用疏散星團、球狀星團內的一切資源,有一定的星際航行能力。 該型文明能隨意到其他恒星係內進行資源開發、利用,並建造諸如戴森球等巨型工程結構。在疆域內建設各種超空間貿易航線,擁有接駁星際網絡的會員資格。 本身擁有成千上萬顆不等的行政星、科教星、農業星、工業星、軍事要塞、白矮戰星等。其主要科技代表有:量子通訊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生態循環技術、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冷核聚變技術、曲速引擎、超空間引擎、能量護盾裝置、知性AI、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等。由於該型文明閱歷不足,很容易上當受騙,並成為高等文明俘虜、虐待、販賣奴隸……的對象。 二型文明為星係級文明,其疆域覆蓋範圍一般不超過五百萬光年。 能最大限度的開采、利用疆域內的資源,並涉及到部分維度上的科技。 並能研究製造出:二向箔、三向磚、空間護盾、維度屏障、亞空間引擎、中子(脈沖)戰星、維度編輯器、空間儲物裝置、小宇宙……等等黑科技,並擁有乾涉、封鎖超空間的能力,其領域涉及到亞空間。 其影響範圍覆蓋一維、二維、三維、四維、五維共計五個維度,其實力遠超一型文明。 三型文明為宇宙纖維狀結構(子類型:超星係團復合體,星係長城和星係板)級文明。 一個典型的纖維狀結構的長度是70至150百萬秒差距,這些纖維狀結構厚實、線狀排列,組成了宇宙中空洞的邊界。纖維狀結構由星係構成,其中的一些星係又因為和其他眾多星係組合的特別緊密而形成了超星係團。 該型文明的疆域範圍基本相當於可觀測宇宙(以930億光年為準)的10%到20%。 並能製造時空隧道來到鏡像(平行宇宙)時空,以小宇宙為戰艦,規則係武器為主流。能利用主宇宙物質和能量製造違反唯物法則的幻想世界,文明前沿探索到神之領域的冰山一角。 四型文明為半神級文明,該型文明亦可稱之為位麵霸主、單體宇宙領主級文明。 影響範圍擴散到單體宇宙之外,並能改造母位麵,建設一條或數條跨位麵貿易網絡。其文明前沿早已踏足神之領域,並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本文明發展的道路與方向,有資格參與神戰(雖然是炮灰)。 五型文明為神級文明,其影響範圍踏足平行宇宙(位麵),觸摸到多元宇宙的一角。 六型文明為多元宇宙級文明,亦可稱之為超神級文明。 該型文明無所不在,無所不曉,是真正的創世神與造物主,擁有跟天道平等溝通、交流的能力,但在麵對泛宇宙意誌,多元宇宙意誌(大道)時便顯得無能為力。 ……………………… 在泛宇宙文明體係中,六型便是巔峰、極限,再無晉升發展可能。但並不意味著七型及七型以上並無存在的可能,恰恰相反,祂們曾經存在過、輝煌過,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歷史。 令人惋惜的是,六型以上的晉升之路早已斬斷,並無重新拾起的可能。 在《宏宇宙文明體係(標準)版》中,文明劃分為十個等級。 其中十級為最,既為神級文明;一級為初,且為搖籃。該體係中,十級文明相當於泛宇宙文明體係中的五型文明。由於每級之間的差距過於巨大,低級文明毫無希望,宏宇宙有一套自己的法則約束眾文明。 要知道文明經不起考驗,違法亂紀是常有的事情。 低級文明在麵對高級文明的威脅時,隻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妥協,要麼覆滅,根本不講一點道理和情麵。 在《宏宇宙文明體係(大宇宙通用版本)》中,文明之間相差半級,足以致使低半級一方覆滅,高半級一方隻需一支遠征小分隊便可輕鬆取勝;文明之間相差一級,足以致使低級方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瞬間覆滅,而高級方則需要動動手指便可輕鬆覆滅低級方,代價隻是浪費掉的些許時間罷了。 文明之間的差距猶如一道永遠無法跨越的天塹,就是這麼毫不講道理,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落後不一定會挨打,那是因為今天心情好,不想打而已。 在唯物側與神秘側相互競爭中,文明猶如蜉蝣,渺小而又短暫。對於尚未踏足神之領域的凡人種族而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神是不可名狀、不可直視、不可想象、不可探究……的存在,麵對神明的造物也是如此。由此,對於凡人種族而言,想方設法踏上神級文明的晉級之路是重中之重。 但何為文明呢?文明是人類文化和社會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征是:物質資料生產不斷發展,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社會分工和分化加劇,由社會分工和階層分化發展成為不同階級,出現強製性的公共權力——國家。 文明是在國家管理下創造出的物質的、精神的和製度方麵的發明創造的總和。 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 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同時也是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 文明,是人類歷史積累下來的有利於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的總和。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語言、文字、宗教、城市、鄉村和國家等等。 由於各種文明要素在時間和地域上的分布並不均勻,產生了具有明顯區別的各種文明。 文明發展類型有很多,比如:生物文明、機械文明、能量文明、維度文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