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科技 ()”!
好吧,咱們啊也就別計較這些了。說著郭玉龍哈哈一笑,率先跨步走了進去。餘成武見狀,也連忙笑著跟了進去。
此刻有幾個技術人員正在拿著儀器進行檢測,而郭玉龍和餘成武呢,則是圍繞著這個碩大的返回艙看了起來。
再次見到這個大家夥,真的不容易啊。餘成武看著眼前這個返回艙,不由的感嘆起來。
嗬嗬,是不容易,不過我們這才是萬裡長征剛走了第一步,距離真正載人還早著呢。郭玉龍一邊打量著返回艙,一邊笑著說道。能夠看得出來,此刻他的心情真的非常好。
第一步都出來了,還怕不會成功嗎。餘成武眼神堅定笑著說道。
沸騰歡呼的不止是吳浩他們,還有全程觀看此次返回艙回收直播的網友們。
此刻,各個論壇之中,群組裡麵,還有一些新聞報道的留言板裡,以及直播間的彈幕中,都在談論這件事情。
太厲害了,這應該是我們國家民用航天的第一次吧。
雖然還沒有載人飛行,但這對於我們國家的民用航天來說也是有著非常大的意義。這代表著我們國家的民用航天技術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已經能夠跟上國際先進行列。
是很了不起,但也不要過度吹捧,這距離國家先進水平還有很大一部分距離。要知道人家龍飛船已經執行過很多任務了,甚至人家的星際飛船都快要成功了。從這方麵來說,我們國家的民用航天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但也不影響我對它的誇贊。從開始立項到研究,這才經歷了幾年時間。這次又是新火箭新飛船,首次發射就取得了圓滿成功,這難得不厲害嗎?
這倒是事實,新船新箭的首飛成功率非常的低,能夠取得圓滿成功,的確很厲害。
別人再厲害也是別人的,我們的再不好也是我們自己的。
厲外拉同,這讓我想去了一個人。
別問,問就是刀斯林。
我去,除了客戶端哪裡都是刀斯林。
有沒有發現,這個行者一號返回艙的外形真的太帥了,很有科技感。
沒錯,我也發現了,線條很英朗,造型也很特別,真的很帥。
不僅帥,而且設計的很巧妙。它和龍飛船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返回艙上麵那四個較為隆起的棱線部分下麵是四臺微型固體燃料發動機,這四臺微型固體燃料發動機呢,在飛船發射升空的時候將起到保險逃逸作用。在火箭出現故障的緊急情況下,這四臺微型固體燃料發動機迅速點火,推動返回艙脫離故障火箭,從而幫助返回艙裡麵的乘員脫離危險逃生。而在降落著陸的過程中,這四臺微型固體燃料發動機呢,又能夠起到反沖減速緩沖的作用。這個設計真的很棒,物盡其用,一點都沒有浪費。
畢竟是商業載人飛船在,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怎麼省錢怎麼來。從這方麵來說,民營航天的確有它的可取之處。
也不能這麼說,隻能說是用最少的錢做最大的事情,這一點和馬斯克的理念差不多。當然了,也有很大的不同,從這方麵來說,吳浩可不是什麼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