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到無這個答案時,心裡是有些迷茫的,突然覺得似乎一切都沒有追尋的意義,本來我是想找尋如何縮短大目標的顯化時間問題的,不知怎麼一下就伸展到這了。 看倆位博主說的很有意思: ‘人的念頭是很紛雜的,不要讓你的念頭去帶動你的能量,讓你的心去創造。 此時此刻,所愛、所感、所聞、所觸便是所需身體的意義。’ 既然你的意識即顯化,所見即所得,那咱們可以選擇哪些是沒有意義的,那那些沒有意義的便不會顯化。 你可以選擇無視‘不好’的,因為你不去定義它,它便是無意義的,它便不會顯化,多觀察生活的美好,每一刻都很珍貴,因為你每一刻都在顯化。 看來我還要不停的學習,尋找新的意義。 如果你的意識,隻注重於他人帶給你的情緒本能上的痛苦時,那麼你的顯化便隻是輪回。 他人帶給你的苦,你想顯化他人的受苦,然後生活中又有其它的苦,你的注意力隻在此,你深陷於其中。 就像《樊登講論語-學而》裡所說: ‘人應該擔心收獲,還是應該擔心耕耘?很多人擔心的是收獲,擔心今年掙不到錢。但這是無意義的,因為收獲是由耕耘的過程決定的。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自己今年種了多少地,付出了多少勞動。 我們不必擔心的部分,是結果的部分。’ 既然我已經知道,我可以顯化我想擁有的一切,那不如修自己,也許修自己的過程才是樂趣。 就如《認知覺醒》裡所說: ‘所有的痛苦都是上天給我們的成長提示。如果你的心態足夠開放,就會感激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畢竟沒有什麼是比這更直接的反饋。’ 當你知道所有三維表象過程的痛苦,說明你這個點沒有修好,因為所有的痛苦都是假的,都是你賦予其意義,而本身並不是真實的,隻是你情緒本能的發現,讓你覺得是痛苦的,而情緒本能原本是保護自我不受傷害的狀態。 而你的終點應該是顯化的美好成果。 當意識到這一點,並修好了,便是現階段的成就,因為你比上一刻的自己更加優秀,最後無任何事可以影響你。 看一位博主分享的很有意思: ‘人的念力是很強大的。 念力跟召喚力不同,人的念力能給自己創造出一個靈的程度。 比如愛玩紙片人男人的遊戲,真的會被她們創造出來。’ 這麼一想是不是特別有趣,你可以創造一切,我也在拭目以待想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