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時間段(1 / 1)

沒有顯化成功是因為你還有課題沒有完成。   問自己是最好的解題方法。   不要回避,把所有自己認為的缺點,都自問自答一遍,看是否有相應的答案可以自我解答。   等自我解答後,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同時也在重新告訴你的小我,真正的你其實比你自認為的還要優秀。   你沒什麼需要懼怕的。   唯一能做的就是肯定自己,愛自己,他人可以懷疑你,因為那是他人,不是你,他人並不完全的了解你,你的認同隻是讓小我更加肯定而已。   隨著時間的成長,你真的還是原來的你嗎?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嗎?   如果兩個人爭吵,你中間參與進來,你會發現你隻能看到事情的當下,有幸的話可能參與到結尾,卻無法看到開始。   宇宙安排的也好,甚至是你自己安排的也好,你肉眼目前看到的隻是當下。   就如《樊登講論語-學而》所說:   ‘我們要對自己、對他人的生活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對人生有多層次、多角度的詮釋,讓自己擁有豐富的選擇權,這時候你才不至於淪為一個脆弱的器物。’   其實我最近也常常被3D的表象所困,我也常常問自己真的會實現嗎?我也在和以前的小我做鬥爭。   但有些發生過的事情,真的隻能用奇跡來解釋,可能宇宙一直在向我表達,我可以,我值得,我沒問題,隻有我自己的以前的小我還在拉扯,這應該也是一個自我轉變的過程。   需要不停的刷新自我的認知,從而轉變成新的小我,畢竟人才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不是。   而目前沒有看見,隻是過去顯化的拉扯,我需要不停的正視、肯定全新的小我,讓自己有一個全新自我的認知,完全接納自己的過程。   今天看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電影講解,其實之前我也看過,韓劇《觸摸不到的戀人》。   講的是女主要搬離海邊租住的住所,給信箱裡留了信,結果信直接出現在兩年前,當時住在海邊的男主的信箱裡,是同一個信箱,倆人有兩年的時空差,彼此書信來往最後相愛的故事。   沒有事情是偶然發生的,一切都是你的顯化,隻是目前的時間段,你沒有看到你顯化的成果而已,等到了同頻共振的時間段,必然會顯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