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刷到一個觀點,不要與3d抗爭,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堅定信念,接納3d所向你展示的一切。 接納3d,也變相說明不會被3d所影響。 抗拒往往是因為不堅信自己有那麼大的能量,不相信自己能得到想要的顯化結果。 《生命的真相》中,我所知的一切限製了我的感知,局限了我的頭腦。 對新認知的認可,與對舊認知的不認可,慢慢新的認知代替以前的認知,新的也變成舊的,然後自行運轉,變成你當下的認知體係,自動替換你的言行與判斷。 即使你形成了新的認知體係,也是局限的,等不需要時,也會被替換掉。 身體本能是尋求安全感的,需要通過看見才能確定安全。 而意識超越三維,也再說明,安全感已自足,不需表象給予,堅定相信自我的意識。 不期待答案,因為你知道你已經擁有答案。 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你對核心的認同度上。 你自會靜下心來。 你並不了解自己,也無需了解自己,隻需隨心,你對自己的了解都是局限的,鏡相反饋的你和你對自己的認知,也是不同的,不必把自己設限。 即使你覺得你戴著麵具,掩蓋著你的本質,但你的麵具也是本質中的一麵。 當你對所有跡象、念頭,在與未知對接,那麼你的內在力量便會增加,增加內在的安全感,便會逐步放開對三維的抓取感。 《生命的真相》中,真正的思考不會得出結論,它總是一再地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