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本朝來歷 納銀廩保(1 / 1)

守拙真人道:“因京師突降大雪,時序逆行,故貧道擺北鬥七星陣觀天象,驚見北鬥倒懸,兆示綱常逆轉,怕是從此之後,妖魔鬼怪將層出不窮,禍及蒼生社稷。   故而貧道肯請聖上下旨,召天下奇人異士建衙,以鎮壓邪祟,護我大離朝國祚連綿,保我大離百姓安康!”   “哈哈哈哈~~”   一陣長笑傳來。   東閣大學士,戶部侍郎張幼齡哈哈笑道:“簡直是一派胡言,天降大雪,有災救災便是,你這道人卻攢唆聖上聚江湖草莽,不知是何居心?”   武英殿大學士,刑部尚書嚴希謹哼道:“我朝自太祖皇帝仗三尺劍,蕩平宇內以來,歷太宗高宗兩代皇帝勵精圖治,至聖上終成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室有倉廩,如今不過是遭了災罷了,真人卻妄言綱常逆轉,難道我大離還有傾覆之禍?”   “無量天尊,貧道有一說一,絕無二言!”   守拙真人喧了聲道號,又道:“近兩日來,京城已經開始鬧鬼,京郊亦有妖物襲擾百姓商賈,若不及早籌謀,將一發不可收拾。”   永明帝現出不悅之色。   他以明主自居,禦極十年來,兢兢業業,宵衣旰食,國力蒸蒸日上,立下宏願,徹底剿滅東虜與西北準噶爾,重現漢武盛世。   今春隻是氣候反常,連下了幾天大雪而己,怎麼就牽扯到綱常逆轉?   要不是清楚守拙真人的為人,怕是就要喚番子來把這老道拖下去杖斃了。   本朝太祖姓趙,是個傳奇。   百年前,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神州陸沉,太祖本是山東士子,於候方域獻毒計掘黃河之前,先斬候方域,順手收了李香君為妾,然後以驚人的魅力收降豫園軍各部,整合之後,於濟南至臨清一線與清軍大戰。   歷兩月有餘,陣斬阿濟格,生擒多爾袞,將之車裂,殲滅清軍五萬餘眾,尚可喜與耿精忠死於亂軍之中。   之後破江北四鎮,南明小朝廷望風而降,又南征北戰,滅張獻忠,收李自成殘部,聚兵三十萬,良將千員,圍攻京師。   大破八旗,俘布木布泰,縊順治,淩遲範文程,重奪山海關。   可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太祖暴病身亡,諸子奪嫡亂了一陣子,錯失剿滅東虜的良機,致使山海關外,仍為東虜占據。   這十年來,永明帝懲治貪腐,操練兵馬,引進西洋技術,大造火器,為一統山河殫精竭慮,可這老道上來就來危言聳聽,讓他極為不快。   於是揮揮手道:“真人悲天憫人,朕心甚喜,不過列下臣工,應各安其位,軍國大事,自有內閣商議,真人可擇吉日開蘸壇,為國為民祈福,下去罷!”   “哎~~”   守拙真人嘆了口氣。   他是有道全真,修持道法,本和秦鐘前世地球上的修行者一樣,修氣血,壯內氣,並以消耗自身生命力為代價,驅道門秘法施展神通。   但是兩日前,他意外的發現,天空中多出了靈氣,施展神通不必再消耗生命力,並且修為也生出了變化,內氣變性為真氣。   同樣的修為下,威力更大,後勁綿長,本是暗傷遍布的身體,竟有了重煥生機的跡象。   這是好事,不過他敏銳的覺察到,天地靈機的復蘇,也會帶來厲鬼邪魔的復蘇,這兩日來,京中常有鬧鬼傳聞,他也親往實地探察,確實出現了鬼物。   以前人死後,縱然有一口怨氣吊著,也隻是延緩魂魄消散的時間,可眼下,怨魂是真能變成厲鬼!   而國朝雖自稱盛世,可不公與壓迫處處存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個地方,都有冤死之人,又會產生多少厲鬼?   厲鬼與厲鬼之間,也會互相吞噬壯大,最終誕生鬼王級的存在,遑論有了靈氣,獸類也有成精的可能,如不加處置,對於整個世界,無疑是一場浩劫。   更可慮的是,靈氣復蘇,各路草莽與邪道妖人將龍蛇起陸,如不加以管束,任其發展,怕是為禍更甚於鬼怪。   所以才不顧身份,覲見永明帝,召天下奇人異士,既可鎮壓邪祟,也施加管束,最好是使其與鬼物妖邪兩敗俱傷,互相抵銷,可惜內閣與皇帝都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罷了,罷了,蒼生有此一劫,老道但盡本份便是!’   守拙真人滿麵憂色,施禮道:“貧道告退!”   說著,大袖一揮,轉身而去。   “這老道好生無禮,也虧得聖上大度,不予他計較!”   張幼齡哼了聲。   ……   秦鐘按可卿的叮囑,找到了金井胡同左起第五間,摸出二兩銀子,整了整衣衫,叩響門板。   秀才是士的最低等級,基本上衣食無憂,也很難大富大貴,李秀才家,院子墻皮剝落,門板處處斑駁,臺階的石縫裡長著雜草,顯然日子不寬裕。   “吱呀!”   薄木板門打了開來,一名年近四旬的婦人探頭望了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問道:“是誰家的哥兒,來我們家有什麼事兒?”   這婦人荊釵布裙,手指粗礪,因二月的倒春寒,手背生出了凍瘡,也側證了李秀才的家境不是太好。   秦鐘拱手道:“先父秦邦業,冒味拜見李先生。”   婦人現出了然之色,點頭道:“老爺正在家裡,哥兒進來吧!”   “有勞太太了!”   秦鐘客氣了句,隨婦人入內。   堂屋裡,端坐一名中年人,胡須斑白,麵色沉暮,眼袋浮腫,左右站著兩個少年,都是十五六歲的模樣,一個虎背熊腰,一個文質彬彬。   見著秦鐘,李秀才嘆道:“我與你父也算舊識,卻不想英年早逝,倒是苦了你們姐弟啦。”   秦鐘拱手道:“讓先生操心了。”   “哎~~”   李秀才搖了搖頭,直接問道:“賢侄是為何事?”   秦鐘道:“我欲參加春闈,請先生為我廩保。”   李秀才眉心微擰。   他對秦鐘的劣行也有所耳聞,無非是粗識幾個大字罷了,就這樣還想科舉?   再者,京城是什麼地方?   百萬人口,競爭激烈,還有王公勛貴家的公子參考,難免會有貓膩,別說中上之才,既便是絕世天才,都未必能在京城考中童生。   當年他連考三次,才僥幸過關,考中秀才時,已是年近三旬,精疲力憊,實在沒勇氣再去考舉人了。   自己十年寒窗苦讀,尚且如此,這哥兒臨時抱佛腳,又能考出什麼?   就在他待好言相勸之時,咳咳,那夫人清咳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