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青(1 / 1)

在一片寧靜的茶園中,陽光透過雲層灑在蔥綠的茶樹上。在蘇墨的教導下,已經學會了采茶的技巧,現在他們正獨自嘗試著采摘茶葉。   楊超約小心翼翼地走進茶樹叢中,她的目光專注地在茶樹上尋找合適的嫩芽。她輕輕地用手指捏住一片嫩綠的茶葉,然後用力一掐,成功地將茶葉摘下。她的臉上露出了興奮和滿足的表情,仿佛完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   旁邊的周紳也在認真地采摘著茶葉。他的動作更加熟練,一片片嫩芽被他迅速地摘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這片茶園的喜愛和對采茶技藝的敬畏。   整個茶園中,眾人都在認真地采摘著茶葉。他們的動作雖然不如蘇墨熟練,但每個人都充滿了熱情和耐心。在他們的努力下,一片片嫩綠的茶葉被摘下,裝滿了手中的竹籃或布袋。   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的采茶技巧越來越熟練。他們能夠更快地找到合適的嫩芽,並且更加輕柔地摘下它們。他們的動作越來越自信和流暢,仿佛與茶樹之間建立了一種默契的交流。   等眾人采摘完後,太陽已經西沉,天邊燃起了火燒雲,紅霞漫透了半邊天。   “哇,你們快看。”幾人站在茶田邊上,楊超約指著天邊忽然說道。   “好漂亮的晚霞。”佟麗雅拿出手機拍了起來。   “太漂亮了,你們看那像不像幾個人?”周紳指著天上的紅霞。   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很明顯的六個人影輪廓。   “一,二......五,六,有六個誒,我們也是六個。”楊超約數著,然後拍拍手說道。   “還真是啊,太奇妙了。”楊雪見一臉驚奇,晚霞在她精致的麵龐上落下紅暈。   “走吧,你們不餓嗎?”蘇墨看他們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便說道。   “你這就沒雅興了,蘇墨,這麼好的晚霞,你真是煞風景。”撒貝林嘴上在說,身體很誠實的向家裡走去。   ……   回去後,蘇墨將眾人采摘的茶葉均勻攤放在乾凈的攤青布上。   “綠茶是以高溫殺青而未經氧化、發酵的茶種,又稱“不發酵茶”。其製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鮮葉、攤青、殺青、揉撚、乾燥等步驟。上品綠茶以初萌的纖嫩新芽製作,一般需在清明或穀雨前采摘,成茶俗稱“明前”或“雨前”。唐代已流行采摘初萌的小茶芽,這種嫩芽尖銳如槍,旁出形狀如旗的小葉,因稱“旗槍”,其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殺青是以蒸、炒等高溫工藝強化綠茶色碧香清的特點,可分蒸青和炒青兩種。我國古代用高溫蒸汽殺青,稱為“蒸青”;近代改為用鐵鍋炒殺青,轉而形成“炒青”。殺青使茶葉變得柔軟,以手指輕揉細撚而使之卷緊成油條狀,謂之“揉撚”。揉撚有利於成品沖泡時浸出茶汁,同時縮小茶葉體積,便於貯運。”蘇墨說到。   “而我這會所做的叫做攤青,攤青是綠茶製作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它主要起到預處理的作用,為後續的殺青和揉撚工序打下基礎。”蘇墨一邊將茶葉均勻攤放一邊說到“攤青的目的一般有三點,   第一就是降低茶葉的水分含量:通過自然風乾的方式,讓茶葉適度失水,減少水分,防止在後續加工過程中發生水分散失不均勻的問題。”   “第二軟化茶葉:失水過程中,茶葉逐漸變軟,便於後續的成型和揉撚。”   “最後就是防止氧化:適度的失水減緩了茶葉的氧化速度,有助於保持茶葉的綠色和鮮爽口感。”   “好了”蘇墨拍了拍手“接下來就需要定期翻動茶葉,以防止茶葉局部過熱或乾燥不均。翻動時要輕柔,避免損傷茶葉。等到當茶葉由鮮綠色變為暗綠色,葉質變軟,手觸有彈性,且有清香散發時,即可結束攤青。”   ……   “錦鯉,端菜。”   “來啦。”楊超約聽到喊聲,立馬從客廳跑到廚房。   “小心燙。”蘇墨提醒到。   蘇墨又炒了兩菜,一家人開始圍著桌子吃晚飯。   吃過飯後,幾人坐在院子裡,吹著涼風,涼風送來陣陣茶香。   “蘇墨,你能不能從綠茶製作技藝講一下茶的歷史演變。”撒貝林邊消食邊問道。   “行,那我挑一下說一下,畢竟華夏的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茶是華夏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蘇墨說到   “也正是因為歷史悠久,不同朝代更迭也有了不同的喝茶方式,“唐煮宋點明沖泡,千回百轉奉茶道”。”   “在唐以前,茶一般以“鮮葉”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桌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這時候人們的品茶方式為羹飲或者粥飲,通常地,這種方式也被人們認為是“煮茶法”。但是對於這一煮茶法,陸羽本人是持不認可的態度,他提出了一種新的飲茶方式——煎茶法。細究到唐以前的煮茶法和中晚唐盛行的煎茶法,二者存在較大的不同。   煮茶法以鮮葉入茶,而煎茶法以乾茶入茶。”   “所以現在我們對茶葉方式最先其實是來源於唐朝,乾茶入茶。”撒貝林說到   “可以這麼理解,目前市麵上不同的茶葉例如紅茶,綠茶。其實就是發酵程度的不同,但是大部分茶葉都是以乾茶入茶。”蘇墨說到   “宋朝時的飲茶方式,在延續唐朝的煎茶法之餘,也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點茶法”。點茶法是在煎茶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是二者也有區別。點茶法更為復雜,對水、茶、器的要求也更高。明朝的飲茶方式一改前朝的煎、煮法,開千古瀹飲之宗。他們將炒青處理後的茶葉直接投入壺中或杯中,注水沖泡,把杯換盞,便是茶趣。所以咱們如今沸水沖泡的飲茶方法就是從明朝開始的,不過,由於沸水沖泡的方法,在當時社會沒有完全的統一。直到清朝,人們都選擇沸水沖泡,所以在一些資料上,稱沸水沖泡是自清朝開始。”   “沸水沖泡,先苦而後甘,這不僅僅是茶的滋味,更是人生的一種體驗。”撒貝林說到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我把茶葉收了,咱們就該睡覺了,明天去見識後麵的步驟。”蘇墨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