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潘璋(1 / 1)

當楊俊和王象走出集市後,沉默寡言的王象彎腰恭敬道:“縣君,陳君射藝精湛,恐怕白馬縣無人出其左右,既欣賞他的射術,何不征辟為門下掾吏?”   原來楊俊是新任的白馬縣令。   河內郡修武縣人,少時受業於名士邊讓。年紀輕輕就頗有遠見,河內郡地處四通八達的要道上,戰亂不斷,他帶領族人躲避於京、密二縣的大山裡避亂。   他時常賑濟貧乏窮困的人,王象就是他接濟的窮人之一。   而王象是縣令掾吏,河內懷縣人,年少家境清貧,為人牧羊充當奴仆,然而他讀書不輟,文采溫雅,後來被楊俊賞識,將他贖出帶回家以禮相待。   此時楊俊受到推薦成為白馬令,王象亦緊密跟隨。   從楊俊以五千錢買陳盛的狐皮便可以看出賞識之意,但隻是剛詢問兩句便不了了之。   王象頗為不解,這才問道。   “嗬嗬,那倒顯得我不夠持重呢。”楊俊輕笑道,“哪有初次見麵便要征辟人家?”   王象已然會意,且不說他們這次微服暗訪,本意是探查市場民生,不能主次不分。   再說那陳盛雖然射術驚人,卻不清楚他為人品行如何。   再者身為縣君自然需要持重。   “陳盛不僅射術精湛,言談之間方見氣度不俗,君子所好我不能奪,此言甚妙。”   楊俊贊揚道。   “等他名聲稍顯,我再征辟之,如此甚好!”   看來縣君對陳盛的人品也是贊賞的,提拔是遲早的事,王象聞言卻更加佩服楊俊,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當初若不是縣君賞識自己,自己恐怕還在放羊謀生。   楊俊好評品他人,總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判斷其性情品質,往往一語中的。   受他評價的人很快就會名聲鵲起,自然他自己的名望也會水漲船高。   這種快速集齊聲望,乃至拓展人脈的方式一般就是士族子弟的專屬,士族之間更是經常互相評品,簡稱互吹互利。   不同的是楊俊還喜歡評品那些出身低微的人,足可稱為伯樂。   ......   已過正午,陳盛找了家店肆填了填五臟廟,想到今日大獲豐收,也不由得些許得意。   湊夠賣身契的兩千錢,還得了一張價值幾萬的強弓。   短短一個月間便已不愁饑餓,小有名聲。   他深知自己所依仗的是精湛的射術以及過人的膽略,才能在大虎出沒的野豬林來去自如地打獵,想要出人頭地必定要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若是一昧求穩,恐怕難登青雲之巔。   得意過後又憂上心頭,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能夠留名青史的微末小人物,哪個不是早早地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相比於他們,如今他做的遠遠還不夠。   “這些許名聲還不足以有立足之地呀。”   走在街道上,看車馬川流不息,行人穿梭來往,忽感自身之渺小,歷史長河隨波逐流否?   些許煩憂也實在難以避免,出身寒微又誌向高遠者,哪個不總是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徘徊呢?   抬頭望天又見天地之曠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人生本就有無限的可能。   “進步進步!”摒棄困惱,陳盛發誓不再思前顧後,一心隻求上進。   暫時放下思緒,陳盛來到一處賣蔗糖的攤位,想著孩童應該都喜歡吃甜的,打算買些回家。   卻聽賣蔗糖的老人和一旁的中年攤主閑聊說道:“早上東門那邊放了告示,說是出重金懸賞殺虎的壯士,可是有十塊的金餅喲!老漢賣了一輩子的蔗糖還沒見過金餅長啥樣。”   中年攤主的攤位前沒人,聊天的興致倒是不錯,眉毛一挑道:“那大虎若是那麼容易捕殺,還放告示做什麼?我看這十塊金餅是無人敢領!”   “怎麼說?”老人好奇問道。   中年攤主湊近低聲道:“是虎妖!”   “哎呦喂!”老人身子後仰嚇了一跳,隨後神神秘秘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攤前的陳盛也不由得伸長耳朵,隻聽中年攤主煞有其事說道:“野豬林知道吧?那就是大虎出沒的地方,從去年到今年已經吃了二十幾人啦!吃人!”   老人聽得擔驚受怕,小心翼翼問道:“真是虎妖?”   “可不是嘛!”中年攤主說得起勁,“咱們縣卒不是沒去抓過,二十幾個人吶,幾天幾夜愣是找不到大虎,這說明什麼?這大虎賊呀!不是虎妖是什麼?”   “那可怎麼辦喲?”老人憂心忡忡。   大虎自然不是虎妖,對此陳盛深有發言資格,隻不過是大虎體型異於常虎,且殘忍兇猛,時人迷信,對於難以認知或者解釋的現象便歸咎於鬼神,以至於以訛傳訛。   不過倒是勾起陳盛的興趣,買了蔗糖後便朝著縣城東門城墻走去。   離得東門越近,街道上的行人越加密集,都趕著去看告示,湊熱鬧一事從古流傳。   隻見東門城墻內的告示下已經圍滿了人群,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皆都交頭接耳指指點點。   陳盛駐足凝聽,大家討論的焦點五花八門。   總結出來有用的信息便是大虎為禍鄉裡,殘害百姓,砍樹撿柴的鄉人還有往來行走的商隊皆都受其所擾,縣府也派出過兵卒抓捕,可惜都不能抓獲。   於是縣府聯合一些富戶出重金懸賞,希望有能人異士能夠為縣除害。   圍觀眾人的論調基本與之前老人跟中年攤主說的一致,這是虎妖,非常人難以捕殺!   “大家不要擠!不要擠!”城墻貼告示處,兩名兵卒高聲呼喊,維持現場秩序。   “什麼虎妖!至多就是大一點的大虎而已,怎麼?還能來攻城不成?”   一聲粗礦的聲音響起,在場眾人皆都為之注目。   隻見他麵色黝黑,圓眼短胡,身材十分健碩,特別是兩條粗壯的大腿,讓他的身材看起來是圓柱形的,一身褐色單衣顯得貼身緊湊。   他見這群百姓沒有見識就胡言亂語,不由得想要出聲反駁。   “嘿!你這混漢!你見過嗎就說不是?”   “怎麼?難道你是想去打虎嗎?快去快去!”   “到時候落入虎口,看你還敢不敢大言不慚!”   “二十幾個縣卒去抓捕卻尋不到大虎,你說說這是為何?”   唱反調的往往會被群起而攻之,眾人紛紛口出惡言,或是譏諷或是挑撥。   “某家東郡發乾人潘璋,雖然不曾見過那大虎,但也不是沒有打過虎!若是多人圍捕大虎,它自然遁入山林,這畜生就是這般習性,哪裡來的什麼虎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