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揭榜者陳盛(1 / 1)

潘璋?   人群較遠處的陳盛聞言不由得向前擠進去,隨後打量著自稱潘璋的男子。   身材魁梧,麵有膽氣,看著不似常人。   難道這就是日後的江表虎臣?此時怎麼會在東郡?若非是同名同姓,那便是他暫時還沒去江東。   這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人物吶,陳盛肯定記不住漢末時期所有的人物,但潘璋他還是認識的。   隻見眾人對潘璋所說還是不以為意,隨後便有人嗆聲道:“既然你打過虎,那這隻大虎你也打了吧。”   “對呀,既然不是虎妖,那你一定能打!”   “去!快去快去!少在這裡跟我們掰扯。”   潘璋聞言,黑黝黝的臉也不禁氣紅了,好心與他們解釋,換回來的卻是這般不理解。   但他也不傻,怎會受三言兩語的挑釁就去跟大虎拚命?   告示上可是明確說明那大虎害了二十多條性命,其中也有當地的老獵戶,雖不是虎妖,但比尋常大虎厲害是肯定的。   “哼!我家中還有老母,若無牽掛我必打了此虎!”潘璋氣呼呼說道。   “哈哈哈!原來也是說大話的......”   “不敢就不敢,說什麼家有老母?”   這下眾人的嬉笑嘲諷更加肆無忌憚,潘璋那麼大條的漢子杵在那任人指點,也不由得難堪至極。   人群裡的陳盛卻對大虎暗生想法。   正值全民矚目之刻,還有比這更好的成名機會嗎?   若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徐徐圖之,那就太慢了,眼下最多兩年兗州便會大亂起來,他必須在此之前盡可能地積累自己的勢力。   混亂就是他這種小人物上升的階梯,人生改變命運的機會往往也就那麼一兩次。   他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可這又不同於第一次打獵時折服江苞,還有在集市裡百步穿楊,前兩次他都是有九成八的把握,這次麵對的卻是大虎,正因為見識過大虎的實力,所以才不敢妄下定論。   轉念一想若是萬事追求絕對的把握,那他就絕對成不了大事。   很多成功都是搏出來的!   出身微末唯有靠拚才有機會。   經過前些日子的打獵吃肉,他的身體已經強壯不少,對於射術的感悟也漸入佳境,又得了把‘射虎’強弓,且隻要自己布置周密,小心謹慎,是有較大的把握捕殺大虎的。   而成功之後獲得的利益將是巨大的,名望對於一個漢末人士來說是難以想象的重要。   當斷則斷!   “此虎我欲要殺之!”   隻見陳盛闊聲大喝,隨後徑直走向貼著告示的東墻,掃了眼墻上的黃紙告示,一把撕扯下來。   “喂!汝瘋了不成!”告示墻下的的兵卒拔刀威嚇,“你揭榜做什麼?”   陳盛麵容沉靜不為所動,一雙深邃眼眸不怒自威。   隨即轉身對著周圍的人群大聲喊道:“這大虎唯有我能殺!”   眾人驚訝不已,一時間鴉雀無聲,好霸道的說法!   潘璋終於擺脫了眾人的指指點點,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全在揭榜的陳盛身上。   他此時也不禁好奇,何人這麼勇猛?敢直接揭榜?眾人的好奇不比潘璋小。   “啊?那潘璋已經是狂妄之徒,沒想到有人比他還要狂妄?!”   “直接揭榜?還隻有他能殺,這是什麼道理?”   “不過他倒是比那潘璋有勇氣,人家來真的!”   “我倒是要看看他是什麼說法......”   相比於潘璋的發言被眾人群嘲攻擊,陳盛直接揭榜倒是讓他們措手不及,一時間竟沒人敢出言相問,似都在等陳盛解釋。   “我揭此榜隻為兩件事。”   陳盛麵向眾人,目光炯炯放眼掃視,與之接目者皆下意識閃避。   “第一為父報仇!去年我父就是死於這大虎之口。春秋之意,父仇不共戴天!身為人子,我恨不能啖其肉飲其血!”   “第二為民除害!大虎為禍鄉裡,我韋鄉更是首當其沖,不知有多少鄉裡人命送虎口,我既是韋鄉人,當保境安民!”   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蕩在周圍,眾人不無屏氣凝神,漢朝以孝治天下,為父報仇人之常理,無人敢說一句不是,保境安民安的就是他們,如此大義怎能反駁?   “郎君高義,吾等佩服不已!”人群裡一位老儒生拱手拜道。   “為父報仇天經地義,郎君至孝!”一位商人同樣贊嘆道。   “郎君之義人所皆知,但那大虎不是尋常野獸,要量力而行呀。”一位有經驗的獵戶好心勸道。   陳盛深深作揖回禮,接著說道:“我若為此而死,雖死無憾!”   “好!”悶雷似的吼聲從耳邊傳來,卻是那潘璋叫好,“我潘璋願意舍命相陪!”   潘璋的慷慨豪氣倒是讓眾人另眼相看,看來他家中有老母並不是他找的借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陳盛轉身看向潘璋,與他點頭示意,隨後婉拒道:“你家中還有老母,我行孝你也要行孝。”   委婉拒絕的話讓潘璋愣住了,他緊緊盯著陳盛,頓時心神激蕩,生起結交之意。   不止是為父報仇的孝心,還有為民除害的大義,更有舍我其誰一往無前的霸道之氣,這些都無不令潘璋心馳神往,大丈夫當如是也!   “敢為足下姓名?”潘璋誠懇地問道,結交之心溢於言表。   “在下陳盛,潘兄亦是慷慨男子。”陳盛回道,“待我打了這大虎,必與你相交。”   說罷陳盛將黃紙告示塞進對襟長衣內,又對著圍觀的人群遙遙一拜,便從東墻右邊走向東門,經過那看告示的兩個兵卒,他又道:“我既揭榜事在必成!”   迎著眾人贊嘆的眼光從東門走出城去,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浩蕩之氣,雖說他早已打算揭了此榜,並對所說話語做過校對,本想著也就跟演電視劇般走個過場。   沒想到麵對眾人的贊揚稱嘆,他剎那間隻覺得豪邁之氣油然而生,被這深明大義的氛圍所感染,前世都說“人心不古”,古人之心確實更加單純真誠呀。   揭榜人已經離去,留下的話題卻被一遍又一遍地傳揚,此時的白馬縣裡無人不知此事。   眾人也無不為之折服,折服之後又不免擔憂,那可是吃了二十幾人的大虎呀!   漸漸的,陳盛在集市裡效仿百步穿楊的事情也被傳開,原來那陳盛是有真本事?!   擔憂之情又轉變為期待,陳盛能否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