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之”,是教人務實的智慧名言,人生而叫人,就會有榮辱感,虛榮心,事業心,有人生理想,何為理想,想要成就的事業就是人生理想,而這人生理想不是想成就自然而然就能成就,這需要一個過程,要耗費人的時間,精力,物力,財力,有人終其一生也未如償所願,也有人最終成就,成者奉行古賢聖之智慧,敗者多不明敗於何處!叫人徒生悲傷。 社會中無論什麼職業,都是無止盡的演化,沒有人能真正掌握一個領域的全部變化,人不過百十載,因為人類無限延續了千百萬年,必然有無盡的動蕩變遷,也就無人能成為超級掌控者哪樣的存在,超級掌控者可以反過來成就世間一切事,要成這樣的人也就古聖賢能辦到。 人生活著的意義大概就是過程,其它都無關痛癢,而這個過程需要有主動與被動追求目標堆補空虛,要填補空虛就要有積極,樂觀,開朗,活潑向上的人生目標,反之隻會是空洞,麻木,機械,厭倦,毀滅的歷程。 但凡能從事某一領域幾十年,甚至終生的奮鬥也不過是較常人有更深了解,若說掌控哪根本不可能,頂多影響哪一時代,或幾十代已經是鳳毛鱗角,而古時聖賢文化之所以流傳千古至今,說明這已近乎於道,何為道,無人,物超脫於外,可見其偉大神聖。 而常人最多不過圍繞衣食住行用而有所求罷了,不是常人不聰明,隻是常人都不理解“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之”的懊秘,都活在虛偽裡,沒有人把這智慧當智慧,哪也就是常人無異。 你可回想你一生的點滴是不是都活在別人的眼裡,凡事都在乎別人的看法,大小巨細,無有不是如此,至少我的所作所為就是如此。 之所以說常人,乃是我便是常人,最是了解自己,我的一生,父母,家庭,姊妹,妻女,親朋,都是如此,我們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是太在乎得失,榮辱,以至於偏離我們想要的結果太多,凡事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又合乎群體,以至於活得平庸而貧困,我們都迷失了哪個真正的自己,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 據說能知行合一的人,能成就世間一切事,我現在一事無成,無法驗證,但這是個美好的事物,當一個人能真正達到知行合一,哪人生肯定是質的改變,人生理想這將變成小事情,關鍵是他將可能造福整個人類世界,這是何其偉大的事情。 麵對生活中的種種誘惑,物質,精神的,能做到心如止水,知行合一可能嗎!根據自己幾十年經歷,哪是比“愚公愚山”還要艱難的事情。 至少我是要麵子的人,我受不住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受不了別人冷言嘲諷,總活在別人眼裡,麵對金錢,物質,美食,權利我都動心,總想成就大事業,總想得最好的事物,而又不肯踏實耕耘。 如此這般,可見人生要麵對太多東西的乾擾,想到就去做到就如逆水行舟般堅難,知行合一真不是一個常人能行的,正因常人不能行,才體現這真正的“知行合一”的智慧吧! 到現在我算是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多年都一事無成,隻因自己好高婺遠,不肯踏實耕耘,不明知行合一的真意,一直以來都是自欺欺人罷了,一個人的一生能成為別人的笑話,這本是不是這一個人的錯誤,而是笑話者本身也不過就是一個笑話才會笑話別人的人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為人不是生來就叫人,是自己稱自己為人,其本質還是虛偽的不切實際的,人也就萬千物種之一,也是一種動物罷了,因此動物之間的笑話本就是件毫無意義的笑話。 如若這能成為一個讓別人有前車之鑒的故事何償不是一件幸事,可在這快節奏的發展時代還有人能靜心看嘛,大概也隻能隨緣吧。 前半生活得迷茫,不知為何!這後半生更不知其意義,隻有一點是通透的,人總該麵對現實,麵對自己的內心想法,去修證哪些勃雜的念頭,去掉浮焦的燥動,直麵自身本性,以真正的行動去實踐自己認知,方不負通達的念頭。 每個站著說話的人都不會腰疼,這是句俗話,卻正好表達正在寫書的自己,要知行合一,就要以身試道,而以身試道的人是隻有了結果才夠資格說這樣的話,我是不夠格的,卻寫出這樣的話有違常理,我卻寫了,是表明我真的很沒用,想把希望寄托於別人。 事實就如此,每個想用文字表達真理的人都把自己有限的感悟和經驗,用有限的語言文字最大化表達清晰,這是一種無止境的求索,而語言的優美與邏輯思維也是各種不同,我純屬瞎編亂湊,毫無邏輯思維,更與優美搭不上半點關係,隻有一種直白的書寫,想到什麼寫什麼,能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或相近,已經是力所能及,這是上學留下的不能訴說的遺憾,這也算是一種告誡讀者的啟示。 若在意語句的優美可忽略,能對語句後的意思有感悟可觀望多些鼓勵,讓我有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