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是很多人的夢想,是既體麵又榮耀的事情,可以當職業,也可當業餘愛好,如若受大眾追捧與肯定,哪是名利雙收的美談,反之則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但這依然不能阻止人們的償試與執著追求。 如今四十載,讀書雖不破萬卷,但所行之路卻不知幾萬裡,紙上得來終虛淺,是深信不疑,百無一用是書生更是深有體會。 我有種錯覺,所讀之書除了空虛優美,卻一無是處,皆太理想化,抽象化,以至於有種反感很多書藉的情緒,不知是自己膚淺還是膚淺。 長久以來我都是讀者,也曾有過寫書的念頭,皆因時間,精力與學識遠遠不夠,又怕被人評論太淺溥,望而止步,現如今也不管自己的膚淺與否,也償試一翻,不在乎揚名立萬,抱著虛心求教的心態,隻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小願望。 先不去管寫的好壞,有無優美意境,縝密思維連貫性,我寫的是自己的主觀想法,能與讀者產生些許共鳴已是最大欣慰,望多些看法與評論。 所經歷的現實,讓我明白當代的教學教育是不置可否的重要基礎條件,是當今時代人們各行各業的根基,離此都將一無是處,每個時代都有相適應的一套知識體係與語言係統,與之相應的個體必須掌握的硬件,隻有掌握當今體係,你才能通古延今,這是最切實際的個人必須學的技能。 妄想跳過這一過程,也就無從談其未來,隻有經歷過才知何對何錯,什麼事情最重要,我的家庭,以及經歷無一不驗證這個事實,我之所以至今一事無成,也都是年輕時的輕浮所造成的,雖然不後悔,但是現實的狀況讓我苦不堪言,這就是代價,從生存角度來說,這是必然,從感情上來說,現如今生存價值遠高於精神感情,要想兩者和諧,隻有兩方麵都到相同階段,否則都隻會讓人失去平衡,由此帶來許多負麵的情緒。 我想寫一種簡潔而又有意義的東西,思來想去卻也隻有自己主觀上的一些感悟,也不知這感悟的深淺與慵俗,很隨意卻也有幾分赤誠在裡麵,人生縱有千般苦,也別有萬分精彩,千般苦的是求而不得,萬分精彩的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生活細微體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你方唱罷,我方登臺,戲裡戲外,終隻一臺,既然我們都是戲中人,哪逢臺作戲再正常不過,又何須管它戲好戲壞,都無非一臺戲,終歸要作罷,哪也就不用再計較太多得失,成敗榮辱。 說來一句話,真到自己身上卻沒有說話時的篤定,這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我不明白,但我確時是這樣的人,所有篤定的快言快語,一到自己現實中就成了自欺欺人的笑話,阿Q精神,孔乙己,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隻能這樣形容自己,我一直以來無法自行更正自己的這一行為,也實屬辦不到,所以寫作我真的佩服古今聖賢,他們肯定都是知行合一的人,否則也寫不出千年傳奇萬古流芳。 我要想寫書,就得言行合一,寫優美雅文現實中須得有哪種清新脫俗淡雅的人生經歷,寫智慧名言,須有大成就者方可為之,而我一事無成,想來也隻能寫些膚淺一無是處的胡話,如此可知寫書,真不是一般凡夫能為,得等現實境界提升到大成者方能為之,要不寫出來的東西就都是兒戲,叫人情何以堪。 原來我感覺很多書空洞虛幻,是有原因的,反感的原因也大概是不能從中體會知行合一的意境,才心生厭倦,想想自自己寫的東西,我釋然了,我離真正的寫作還差十萬八千裡遠,還要更深入體驗深刻人生經歷才能寫出象樣點的東西。 加油學習吧,失敗的主觀理想主義者,致逝去的青春年華,致失敗的自己。 全書完,致敬所有正在努力奮鬥的同誌們,作者水平有限,寫無可寫,隻能先去閉關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