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費信的招數(1 / 1)

地底之下 山芒果 2805 字 2024-03-17

“這…”陳橋完全沒想到費氏產業的員工竟然不知到自己東家是誰,不過這也不奇怪,列寧還有衛兵不認識呢。費氏藥房的真正東家,其實是費氏家族,並不是個人,費氏家族人員眾多,員工不可能個個都認識。   “我也不是很清楚費師是什麼職位,但費師是費家人。”費在安南是大姓,兩個姓費的人之間可能並無瓜葛,但費家就是特指了,說到這裡,陳橋又加了一句,“就是費鴻江的爺爺。”   “啊,你說的是費總!”費信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費鴻江在店裡卻是大名鼎鼎,人家五歲就提著凳子在店裡追著店員砸了,能不出名嗎?   陳橋不知道員工口中的費總是不是費信,不過他也沒繼續解釋,這名員工一看就不是主事之人,不用在他身上費太多口舌。   “公子,請先等一下,我去把店長叫過來。”聽說是來找費總的,又能報出費鴻江的名字,員工不敢怠慢,掩身迅速走開。不一會兒,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在店員的帶領下走了過來。走到近處,男子加快腳步,上前緊緊握住陳橋的手,熱情道:“你的事,費總已經給我交代了,陳公子,你是先在店裡轉轉,還是直接上二樓。”   店長的熱情讓陳橋有些膩歪,第一次被人稱為“陳公子”,也讓他有些手腳無措,“別叫什麼公子,今後叫我小陳,或者阿橋,都行。店我就不轉了,我們先上二樓吧,給你添麻煩了!”   陳橋是費總打的招呼,又認識費鴻江,店長本來還有點擔心,怕不好對付,現在看他彬彬有禮,不像費鴻江第二,不禁暗暗鬆了口氣。   藥店二樓,除了前邊設有百來平米的休息區,後邊四百多平方被隔成大大小小的房子,店長帶陳橋進到的房間足有一百平方。   “這是我們的操作間。”店長平淡語氣中帶著一絲驕傲。   能在鬧市區擁有一百平方的操作間,足以證明費氏藥房的底蘊。不過在陳橋看來,一百平方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能已經足夠,但對於煉丹房來說,卻有些狹小。而且陳橋還發現,這個操作間裡並沒有爐子,沒有丹爐怎麼煉丹?   店長是察言觀色的老手,他從費信那兒已經知道陳橋的來意,見陳橋麵色有點僵,趕緊解釋道:“這裡是鬧市區,不能有明火,費總已經安排了師傅,陳公子先在這邊學習一段時間的煉丹基礎知識,熟悉一下煉丹材料,到時候再去工坊那邊實操。”   對於收下陳橋後,該怎麼教他煉丹,費信也頗為費了一番思量。工坊是費家重地,丹方、材料等都在裡邊,費信肯定不會讓陳橋這麼一個外人輕易接觸。   煉丹是繁雜枯燥的,小孩子學東西往往是一時興起,等陳橋見識到了煉丹的辛苦乏味,說不定過幾天他就主動放棄了。在費信看來,陳橋學煉丹肯定是楊師要求的,管鬆一點,陳橋一個小孩,自然會滿山撒歡,哪還記得什麼煉丹。   不得不說費信是商人,算盤打得精。他和楊師分別收下對方晚輩,費鴻江那邊他反復叮囑過,不能輕易放棄,不然家法伺候。陳橋嘛,那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   該教的肯定得教,費信暗示過,按最“傳統”的方式教。何謂最傳統的方式,就是先教理論,甩出一些醫學大部頭,讓陳橋見識一下煉丹的繁雜,提不起學習煉丹的興趣,到時候陳橋自己不願學,楊師也打不出噴嚏。   聽店長的意思,會有多個師傅教自己,陳橋心裡暗喜。人多好啊,人一多,每一個都不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正好渾水摸魚。陳橋現在隻需要搞清楚“提純”是啥,以後隻有能從費氏藥房師傅們口中把一些係統中不懂的,弄明白就行了。   陳橋已經看出來了,費信並不想真心教自己,不過無所謂,陳橋相信自己的“勾兌”能力,一定能將藥房師傅們搞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定執行人,很多事情上他們是可以裝聾作啞的。   看陳橋露出滿意的笑容,店長暗嘆,“真是年少無知,背些藥書,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還在這裡傻樂。”   並不是費信背信棄義,丹藥是費家的賺錢利器,他不可能傻到將秘密向陳橋完全敞開。費信和楊師是朋友,但在利益麵前,朋友是最不值錢的二個字。   沒花多大功夫,陳橋帶著一本《黃帝內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笑瞇瞇走出了藥店。《黃帝內經》有十多萬字,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可謂高山筆立。陳橋連走都還沒學會,就讓他爬山,還是萬仞之山,這無疑是勸退之良方,還讓人說不出話來。   《黃帝內經》被稱為醫之始祖,是種花家醫學寶庫中的瑰寶。我以瑰寶對你,你總不能挑三揀四,說小話吧?   費氏藥房的師傅讓陳橋背《黃帝內經》,係統也提供了《黃帝內經》,豈不是做一件事情,完成二個任務,這感情好。   《黃帝內經》有十五萬字,陳橋打算一天背5000字,用一個月時間把《黃帝內經》背完。如果費氏藥房的師傅知道陳橋有這個打算,一定會驚得目瞪口呆,他之所以讓陳橋背《黃帝內經》,一來是秉承費信的意思,二來是嫌麻煩,丟本《黃帝內經》給陳橋,起碼一年半載不用再勞神費力了。   十五萬字,還是古文,正常人一年怕也搞不定,陳橋的計劃卻是一個月。這也是陳橋發現自己記憶力大進,想要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反正也沒跟別人說自己的計劃,即使做不到也不丟臉。   在接下來的日子,陳橋上午上課,下午在家背《黃帝內經》,時不時他還去河邊轉轉。上次在河邊采到紫煙果,讓他覺得這是一條“發財”的路,可惜事實證明,守株待兔說得沒錯,陳橋轉悠了半個月,再也沒發現靈草的蹤影。   鳥多無蟲,縣城邊上人來人往,陳橋上次能采到紫煙果完全是踩到狗屎了,現實中哪來那麼多靈草等著他采?看來今後隻有去丈人山、涐眉山這種深山老林碰碰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