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穩,一定要站穩!堅持,堅持住!”陳橋不停給自己打氣。最終在水裡折騰了半個小時,才精疲力竭被楊師叫上岸來。 他現在終於明白,楊過在洪水中練劍有多麼不容易。其實陳橋又經驗主義了,練劍可以前後騰挪,還可以在劍擊打水流時借力,更容易保持平衡。金大俠之所以設計楊過在水中練劍,主要是練習劍在有阻力的情況下,如何能運用自如,洪水隻是增加難度。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陳橋在瀑布下修煉完,上岸抹藥,恢復好體力,然後就去小溪裡站立,站立累癱,再上岸休息,休息完畢再來一輪,二輪過後傷也好了,就繼續去瀑布下修煉。 楊師肯定學過統籌學,把時間安排得明明白白。這也是楊師的教學特點,他會榨乾學員的每一滴潛力,不然也不會有京都惡魔這樣的“美名”。 在如此高強度修煉下,陳橋的修行長進飛快,四階中期,四階後期,五階初期…一個月後,當楊師說可以離開瀑布時,陳橋的修行已經來到六階初期,力量更是達到800公斤。 陳橋這次瀑布修煉,完全不能用“厚積薄發”來形容。他突破到四階隻休息了一個月,就又用了一個月從四階初期沖到六階初期。二個月時間沖連二大階,雖說不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也夠驚爆眼球了。 陳橋之所以在楊師的壓榨下,能有如此驚人的修行提升,除了係統給與的幫助外,四階到六階修行沒有坎也是重要原因。 回到安南縣,楊師並沒讓陳橋第一時間回家。他帶著陳橋先去理發,又帶他去浴室洗澡,再買了身新衣服,把陳橋全身上下收拾妥當,才讓他回家。 這次瀑布修煉強度整得有點大,陳橋被操練得都有些變形了,不收拾一番,楊師怕陳爸陳媽會打上門來。 楊師多慮了,陳橋被操練得有些變形,但吃得不錯,楊師一直野雞、野兔、野豬、山羊等保著。陳橋隻是臉上看起來瘦了,其實身上練出了腱子肉,個子也長高了。 回到安南,陳橋匆匆準備了一周,就參加了期末考試。陳橋輕鬆過關,文科、武科在班上都是第一,總成績也進入了全年級前三。這還是陳橋把修行壓製在了四階初期,不然完全可以拿下全年級第一。 陳橋對於是不是全年級第一完全沒有興趣,他現在頭都焦大了,又缺錢了! 瀑布下修煉一個月,沖擊四階剩下的10萬,以及去瀑布前提純賺的20萬,全部消耗一空。眼瞅著六階到七階這個坎慢慢逼近,又得準備破坎的錢了。 陳橋問過楊師,沖擊七階大概需要多少錢,楊師的回答是200萬。等級越高,破坎所需的藥劑品級也越高,自然更花錢。而且六階到七階的坎,比三階至四階的砍更難破。200萬隻是大致數字,如果陳橋不能一次過關,這個數字還將變大。 楊師告訴陳橋不用太著急,這一次去瀑布,修行增長太快,他需要原地踏步,沉澱一下。 陳橋問過楊師,這一次沉澱需要多久,楊師告訴他,最少需要二個月。陳橋一聽樂了,接下來便是暑假,正好可以把這二個月利用起來提純材料。二個月時間,賺50萬還是有希望的。 在瀑布錘煉皮肉的同時,一有時間,陳橋就會修煉花田觀想圖。修行等級的提升使得精神力提升變得更加容易,此時點進係統可以看到,“精”下邊的條槽後標注的是“五階”,而且條槽已經充滿了一半。 “修”下邊的條槽後標注著“六階”,條槽裡剛充了一點,這好理解,陳橋剛進六階,之後也沒再提升修行。 “體”下邊的條槽後標注著“五階”,條槽充滿度還沒到一半,看來體在修、體、精三者中還是最短板。 擁有係統近半年,陳橋也慢慢摸清楚了,“體”代表的是體修,而不是體質,混元琉璃體是體修功法,龍象功是修行功法。 “輔”最差,主條槽還沒啟動,條槽下邊出現了一道副條槽,副條槽充滿了大約三分之一。主條槽雖然是灰色,沒有啟動,但後邊的標注卻是“一品”。陳橋猜測,如果主條槽啟動,自己就是一品煉丹師了。 成為一品煉丹師就意味著自己能煉製一品藥劑,從提純材料到煉製藥劑,是煉丹上質的飛躍,別的不說,賺錢能力最少翻倍,這就意味著自己一個月最少能賺50萬。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50萬啊,單是想想就覺得美。 陳橋暗暗下定決心,暑假二個月,自己全泡在煉丹房。晨練在煉丹房蹲馬步、吃飯點外賣,睡覺準備睡袋…反正一句話,不達到一品煉丹師誓不出煉丹房。這是瀑布下修煉帶給他的啟示,真正的肝,就是睡覺也要抱著煉丹爐。 陳橋千算萬算,算漏了一點,就是楊師同不同意。 沒等陳橋向楊師開口,楊師就告訴陳橋,暑假他有安排,會帶陳橋去他老家。 楊師的老家在鄉下,肯定沒有煉丹爐之類的東西,放著大把的時間不能煉丹,陳橋有些不樂意,這得耽擱多少錢啊! 楊師對陳橋的想法大致能猜到一點,他告訴陳橋道:“不是我要回老家才帶你一起去,而是為了你的修行需要。修行不僅僅是品級堆砌,還要有心境的磨練。” 磨練心境?陳橋有些弄不明白。 “心境就是心靈的境界,是指人對宇宙萬物的認識水平,這需要去實踐,去感悟。紅塵煉心,煉的就是心境。” “要不然以大家族的底蘊,他們完全可以堆出10歲的凝神期,15歲的築基期。為什麼沒人這麼做,最主要就是心境跟不上。品級上去了,心境跟不上,就如磚壘高墻,卻沒抹水泥。對這種情況有一個成語能形容,就是‘危如累卵’。” 楊師這麼一解釋,陳橋雖說對心境還是不太了解,但也知道心境必須磨練,看來自己的發財大計隻能“隨風而逝”了。 陳橋不死心問道:“楊師,去你老家要呆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