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荀文若,戲誌才(1 / 1)

聽見“荀彧”這個名字,陳孟立刻就不困了。   除了穿越之前,就沒少聽這位王佐大才的名聲和事跡之外,穿越之後,大父和阿父提起此人時,也是贊不絕口。   阿父陳群更曾經在與孔融談論汝、潁人物優劣時稱“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   雖然阿父的這句評語,有給同鄉抬點的意圖,但在他所列的這些人裡,荀彧是排第一個的。   可見其在阿父心中的分量。   且現如今,潁川四家族中,荀氏為首,荀彧又是荀氏家主,這就相當於,荀彧是現如今潁川士人群體的總話事人。   陳孟既算是他的晚輩,現在來到了鄄城,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拜見。   更不要說對方得知他到了曹操這裡之後,還特意派人來請。   起床梳洗完畢後沒多久,曹昂就來找他了,說讓他和自己去給阿父和阿母問安。   陳孟點了點頭。   雖然事情已經在昨天跟曹操喝酒的時候談成了,但自己畢竟答應曹昂了,離開鄄城之前,都得給丁夫人演兒子。   這讓他有種簽了片約,跟組拍戲的感覺。   之後,兩人一起去拜見了丁夫人。   曹操也在。   四目相對,陳孟和曹操都回想起了昨晚喝多了稱兄道弟後,一個想當對方阿父,一個要當對方爺爺的一幕。   十分的尷尬。   而丁夫人則是嚴厲訓斥了陳孟一番,過程中夾槍帶棒地貶損曹操,說兩人酒量和酒品皆是不堪。   兩人隻能默默聽著。   好不容易等她說完,陳孟這才找機會告辭,並帶著張信已經準備好的禮物,前往荀彧府上。   依舊是曹昂帶著他去。   平日裡,隻要他在城中,就會去找荀彧學習。兩人早已有師徒之實。   荀彧更曾在與陳群、陳紀的信中多次提到曹昂,稱其器量不凡,想要在曹昂正式出仕後,便正式收其為弟子。   這一次,張信和許褚都沒跟隨。   這算是人家潁川士人群體之間的事情,他們這種外人,說好聽了是不便參與,說不好聽了就是沒資格參與。   車馬緩行,陳孟和曹昂很快抵達荀府。   畢竟是傳承已久的老士族,荀府雖然跟曹操的府邸一樣,看上去並不豪華,卻規矩甚多。   陳孟和曹昂自入門開始,就一直在以正式的拜訪禮節走流程。   過了得有半個小時,才正式入府,來到會客廳中。   廳中正有兩人端坐。   下手位置所坐的一個中年人,長相端正,眉宇間帶著深深的倦意,眼睛似乎都睜不開的樣子。   其頭頂閃爍的金色光芒,濃鬱卻黯淡。   而上位之人,看上去三十五六歲的年紀,長相英俊瀟灑,氣質與陳孟的阿父陳群頗為相似。   但仔細觀察,也能發現不同。   陳群是那種清雅脫俗的英俊,誰看了都得贊一聲風骨超然。   這位則是透著一種雍容大氣,那雙眸子極亮,仿佛能照徹人心。   自然就是荀彧了。   但和以往見過的所有人都不同,荀彧頭頂的光芒有些特殊。   那金色,濃鬱到了近乎熾烈的程度,在陳孟的視野中,這位仿佛頭頂烈陽。   且在那熾烈的金色中,有著絲絲縷縷的紫氣升騰。   難道,黃金級之上,還有更高級別的評價?   四目相對,陳孟立刻以晚輩之禮上前拜見:“晚輩陳孟,字玄空,見過仲父。”   荀彧跟陳群是同輩,陳孟自然應該管對方叫叔。   “玄空不必多禮。”荀彧笑著一指自己身旁座位,“快坐。”   伴隨話音,其頭頂光芒之中,有信息浮現:   【姓名:荀彧】   【等級:紫金級】   【成功為主君招攬,可獲得三倍黃金級智力、氣質加成,大師級技能*1】   果然!   陳孟悄悄收回目光。   陳孟和曹昂相繼落座後,荀彧笑著道:   “久聞玄空才學驚人,風采清逸,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不敢當仲父如此誇獎。”   陳孟又是一拱手:“我對您其實一直都極為仰慕,您才稱得上是學貫古今,才高八鬥。”   “才高八鬥?”荀彧好奇,“此話怎講?”   “這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陳孟一臉的真誠:“天下才學一石,荀文若獨占八鬥,古今士人共分其餘兩鬥。”   這句以後用來誇曹植的評語說出之後,荀彧稍稍錯愕,隨後連說不敢當不敢當。   但臉上那迅速擴大的笑容,卻是無法掩飾。   文化人,都喜歡別人用有文化的詞來捧自己。   而陳孟這才高八鬥,則是捧到了點子上。   “玄空,我來給你介紹一位同鄉。”   荀彧說著,看向那一臉倦容的中年人:“這位是戲忠,字誌才,是如今曹公最為倚重的大才。”   【姓名:戲忠】   【等級:黃金級】   【成功為主君招攬,可獲得智力、氣質加成,精通級技能*1】   話音落,戲忠正要對陳孟點頭,就感覺眼前一花。   等反應過來的時候,陳孟已經死死抓住了他的手,一臉熱情地道:   “仲父!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   戲忠愣了一下,滿是疲倦的臉上浮現出笑容:   “論年紀,我比你阿父年長,你該叫伯父。”   “伯父!”   陳孟臉上熱情絲毫未變:“久慕伯父大才,沒想到今日能在仲父府上得見,真大幸也!”   陳孟這話還真不完全是恭維。   荀彧的名聲和事跡,史上記載頗為詳細,但這位戲誌才就很少了。   可少歸少,這位的才能其實是很不一般的。   直到建安元年,也就是明年他去世之前,他輔佐曹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以前,最艱難也最關鍵的階段。   平定兗州,收青州兵;一路把袁術打出兗州,趕到九江;征徐州,將陶謙打急眼;爭奪兗州,大戰呂布、張邈等等等等。   可以說,但凡這些重大戰鬥有一次徹底失利,曹操的處境都會變得極其艱難且危險,最終隻得真正成為袁紹的小弟。   不否認曹操本身極具才能,也不否認曹操麾下多能人,但從史書所記的一句“太祖甚器之”的記載,就可以看出,戲誌才在這一階段,為曹操的勝利作出過重要貢獻。   他死之後,曹操甚至還發出過“自誌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的感慨。   作為三國歷史愛好者,陳孟如今看見了還活著的戲誌才,心中自然有些激動。   戲忠對陳孟那番“得見伯父,真大幸也”的說辭,很是受用。   畢竟,陳孟現如今在天下士人群體中頗具知名度,一般人,可無法得到他這般誇贊。   於是,戲忠便開始與他攀談起來。   聊著聊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嘆息道:   “我對元方公敬重已久,對你阿父長文亦是十分想念,可惜事務繁忙,近些年又身體抱恙,否則定要登門拜訪。”   陳孟等的就是這句,連忙又一次拉住了戲忠的手:   “剛剛就看伯父臉色不好,沒想到是身有不適。   正好,我學過些醫術,還算有所小成。伯父若不嫌棄,可否讓我替您把脈?”   “哦?玄空還學過醫術?”   戲忠笑著伸出手腕來:“那倒要勞煩你幫我看看了。”   他這其實就是禮節性的客氣。   在他身體不適這些年,曹操為他遍訪各地名醫。   可無論是哪一位,都說他是“為司命所召,人力不能及也”。   說得明白點,就是壽命將至,沒法救。   但此刻話趕話到這了,他也不想打擊陳孟的積極性。   隻是,很快他就發現,事情似乎跟他想象的不一樣。   在他的想象中,陳孟對醫術隻是略懂皮毛,之所以這麼積極,完全就是想顯擺顯擺。   戲忠也年輕過,理解他的心態。   怎料,陳孟竟看得十分認真。   不僅左右手臂都仔仔細細地把過脈,還依次看了他的眼、耳、口、鼻,並對他的胸腹部接連摸索,一邊摸一邊問他的感受。   等他停下手來,已是將近半個時辰過去。   見它停手之後表情嚴肅,連荀彧都忍不住出聲發問:   “玄空,可看出什麼了?”   陳孟點了點頭:   “仲父,可知‘腫瘤’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