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漢景帝病死,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漢武帝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漢武帝年號一共使用了11個,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登基之初,漢武帝繼續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大臣主父偃在向武帝上書中提出了新的建議,諸侯王的爵位由嫡子繼承,庶出的子孫無繼承資格,如果不讓諸侯的骨肉子弟有一定的封地,仁孝之道就無法得到傳揚。因此,主父偃建議允許諸侯推薦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 這看似是施以德惠,實際上是通過分封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滿足了漢武帝鞏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了激起諸侯武裝反抗的可能性,因為諸侯如果不乾,第一個反對的就是他們的子嗣們,因此武帝立即采納了這一建議。以法製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加強中央集權,這就是所謂的“推恩令”。 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 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采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製,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 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係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 在漢初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有三位令人矚目的年輕將領:李廣、衛青和霍去病。他們都是出身寒微,卻都在戰場上嶄露頭角,一鳴驚人。 公元前129年,衛青擔任主帥進攻匈奴。他率領精銳騎兵,深入匈奴腹地。在多次激戰後,衛青的鐵騎擊敗了名噪一時的匈奴單於冒頓,斬殺匈奴三萬餘人。這場勝利震懾了匈奴的囂張氣焰,漢朝北方得以長時間太平。衛青也因此立下汗馬功勞,受到漢武帝的重用。 此後幾十年間,漢軍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幾次深入匈奴,給匈奴以重大的打擊,建立這赫赫戰功的主帥正是衛青。而另一位重要的將領也在這過程中嶄露頭角,他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十七歲跟著舅舅衛青初次征戰,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裡,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斬敵兩千餘人,其中包括匈奴的一些重要官員,單於的祖、父輩親族,並且俘虜了單於的叔父羅姑比。此戰令霍去病勇冠全軍,被封為“冠軍侯”。 而之後,霍去病更是幾次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斬殺、俘虜匈奴兵共計十萬餘人,匈奴在漠南被蕩平,單於逃到了漠北。 而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到此山下,霍去病登臨山頂,南麵中原設壇祭拜天地,並在山上立碑紀念,以示此地納為漢家疆土。 這就是歷史上的“封狼居胥”,被後世視為武將們的最高榮耀。但是霍去病卻是英年早逝,年僅23歲就因病去世。 相比衛青和霍去病作戰有功,立下赫赫戰功,李廣的戰績則並不出色。他在漢匈戰爭中的表現令人失望。 根據史書記載,李廣雖然武藝高強,膽識過人,但他在戰場上屢次迷失方向,無法及時趕到前線參與作戰。這無疑影響了他立功立威的機會。 在一次戰役中,李廣本可以立下大功,卻因誤讀地圖而誤入沙漠。他率領的部隊行軍受阻,後來被匈奴軍隊擊潰。這場慘敗使李廣蒙羞,也無緣立下戰功。 而在漠北之戰中,李廣又在夜裡迷失方向,錯過了與匈奴主力決戰的機會。等他趕到戰場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衛青和霍去病已經戰勝匈奴大軍。李廣再次失去立功的機會。 最終,李廣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李廣的運氣成為他難以封侯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采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從此一蹶不振,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漢武帝也逐漸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於是派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羅馬),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漢武帝以軍功封張騫為博望侯,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司馬遷的《史記》也是在漢武帝時期完成的,原名《太史公書》,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漢武帝晚期,因對外戰爭、封禪等造成國力嚴重損耗,發布《罪己詔》,對自己深刻反思檢討,對施政方針的一次全麵糾偏,也向天下宣布了今後的調整方向。 公元前88年,漢武帝70歲時,開始考慮自己的後事。他叫人畫了一張“周公輔成王”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 那麼霍光又是誰呢?他正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