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位。 魏武侯就跟他父親不一樣了,魏文侯能夠放心大膽的任用吳起,相信他,把這麼強大的一支魏武卒由吳起統領。這是魏文侯多年來執掌朝政的底蘊,能夠駕馭這些大將。而魏武侯剛剛繼位,他不放心這支強大的力量掌握在吳起手上,其實也是對自己實力和掌控力的不自信,於是有意想要收回魏武卒,收回這支兵權。 而此時,魏武侯的相國叫公叔痤(cuó),他是個比較小心眼的人,嫉賢妒能,害怕別人搶走他的官位。而吳起給魏國立下汗馬功勞,而且也很有才能,他就對吳起非常嫉妒,也害怕吳起的能力,便想趕走吳起。於是公孫痤就經常在國君麵前說吳起的壞話,排擠吳起。 吳起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大多有能力的人都是這樣。一麵是國君對他的不信任,想要收回他的權力;另一麵呢,是國相公叔痤的排擠,想要打壓他。吳起心想,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於是就離開了魏國,到楚國去了。 楚國的國君是楚悼王,他聽說吳起來了,高興的不得了。他們早就聽說了魏國五萬兵馬打敗了秦國五十萬大軍的事,這都是吳起的功勞啊。這麼厲害的一個人來到了楚國,楚悼王能不高興嗎? 所以,吳起一到楚國,楚悼王就跟吳起說:“吳將軍,寡人也想要一支和魏武卒一樣強大的軍隊啊!” 吳起說:“這個…費錢啊,我在魏國能打造出魏武卒,那是魏國國庫充盈,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很成功,所以才有經濟基礎,來支撐起這樣一支軍隊。” 楚悼王說:“那你也在楚國變法啊,反正你也會,在魏國也都知道李悝是怎麼乾的。變完法不就能打造楚武卒了麼,你就一塊乾了。” 吳起想想也行,就答應了。 很快,吳起被封為相國,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實行了一係列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大概內容還是李悝在魏國搞的那一套,但是他比李悝更徹底,更狠。 比如說李悝在魏國取消世襲製度,但是李悝還給貴族保留了土地財產什麼的,讓他們雖然失去了權力,但是還很富庶,能夠繼續享樂。這樣貴族就沒那麼抵製,反正錢多,夠他們揮霍的。 而吳起就不一樣了,他在楚國規定,凡分封的貴族,傳三代之後官爵取消。取消之後,還把他們的土地和財產都充公了,趕到偏遠的邊區。貴族沒了權力,還被趕出繁華的地方,甚至連原來的土地和財產都充公了,這是讓他們開荒種地去啊! 所以這些貴族都恨死吳起了,跑到楚悼王麵前去哭訴,但是沒用,楚悼王支持吳起啊!不管吳起怎麼折騰,楚悼王都堅決站在吳起這邊,他是真想有個強大的軍隊啊,貴族們恨得牙根癢癢,就是沒辦法。 吳起不僅拿貴族開刀,還對楚國的官員下手。他把官員的薪奉一律減半,來充盈國庫,因為他練兵需要錢啊。吳起可能覺得一點點的發展經濟太慢,直接從貴族和官員那裡要錢是最快的,誰讓他們有錢呢。所以官員們也有苦難言,也對吳起心存怨恨。 在這些高壓政策下,吳起這些改革的實行,的確使楚國很快強盛起來,並且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楚悼王很是高興,迫不及待的要試試這支軍隊的實力。於是楚悼王帶著軍隊就出發了,他先向南找了個小國家小試身手,攻打百越。這支軍隊果然是得心應手,讓楚國又向南擴展了大片疆域。 但這畢竟是個小國,楚悼王覺得打的不過癮,他覺得想要證明這支軍隊的實力,最好的對手就是魏國的魏武卒了。 於是,公元前381年,在吳起的指揮下,楚軍北上援助遭到魏國攻擊的趙國,與魏軍展開大戰,最終,楚、趙兩國大敗魏軍。雖然這次勝利是兩國聯軍共同打敗的魏國,但是當初魏武卒可是打敗了秦國五十萬大軍吶。這一戰,打破了魏武卒不可戰勝的神話,也讓諸侯都認識到了楚國的強大,這是吳起在楚變法後所取得的成就。 但是吳起變法得罪了太多人,幾乎所有的貴族和官員都被他得罪了,他現在之所以還能順利的變法,打造軍隊,那是楚悼王對他絕對的支持和信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如果楚悼王死了呢?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故。這對吳起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那些被吳起壓迫的貴族和官員立刻展開了兇殘的報復,他們一刻也等不了了。就在楚悼王屍體停放的地方,那些貴族們組織人馬,闖入宮中,用弓箭圍攻毫無防備的吳起。吳起沒想到他們恨自己恨到這個程度了,敢在王宮攻擊自己。情急之下,吳起逃到楚王的屍體旁,趴在了屍體上。 按照楚國的法律,君王哪怕是死了,他的屍體也是不可侵犯的,誰要是敢傷害楚王的屍體,那是要被誅九族的。然而,貴族們已經恨極吳起了,他們隻要吳起死,也不管犯不犯上了。他們亂箭齊發,最終吳起被亂箭射死,同時箭射中楚王屍體的人還有七十多人。 隨著吳起的死,楚國的變法戛然而止,雖然新的楚王楚肅王即位後,按照律法誅滅了箭射楚王的人,但是貴族和官員們都已經受夠了苛刻貧苦的生活,一致上書要求廢除吳起的法令。楚肅王迫於壓力,隻好結束了楚國的變法,貴族和官員們重新掌了權,至此楚國的變法徹底宣告失敗。 如果楚悼王沒有死,楚國按照吳起的變法繼續改革下去,或許楚國能夠就此崛起。或者吳起能夠不那麼急於求成,跟他的師兄李悝學學,也許就是另一個結局。但不管怎麼說,魏國和楚國的變法,讓各個諸侯都見識到了變法的威力,誰變法,誰就強大,於是在戰國諸國間掀起了變法的浪潮。 這時,一位傳奇人物登上歷史舞臺,他的名氣比吳起還大,他的名字叫做,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