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秦朝(11):楚漢議和(1 / 1)

齊國失利,龍且戰死,這讓項羽非常恐慌。派武涉前去遊說韓信,說:“韓將軍現在兵強馬壯,你就別再跟著劉邦乾了,和項王聯合,咱們三分天下,你就是真正的齊王了。   韓信謝絕說:“我跟著項王那麼多年,他也不重用我。我說的話他都不聽,我的計謀也沒人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劉邦授我上將軍印,讓我率數萬之眾,而且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這麼信任我,我怎麼能背叛他,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   武涉遊說失敗後,韓信的謀士蒯(kuai)通知道天下大局舉足輕重的關鍵在韓信手中,他也想讓韓信自立。   於是蒯通用相人術勸說韓信:“將軍,我曾經學過相術,看您的麵相,最多也就封侯,而且還時刻伴隨著危險。但是看您的背相,卻特別的尊貴,貴不可言啊。”   韓信不解,蒯通就接著說:“現在您雖居臣子之位,卻有震主之功,所以很危險。現在劉邦和項羽的命運就掌握在您手中。您助漢則漢勝,助楚則楚勝。但是我認為,您現在最應該做的是讓他們雙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這樣,您才能和他們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蒯通又進一步指出,這是上天賜予韓信的機會,如果韓信不加以利用,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禍患。可惜韓信終究不忍背叛劉邦,又自以為功勞大,劉邦不會對他怎麼樣,於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   而劉邦這邊呢,在滎陽被楚軍圍困,他的盟友彭越卻幾次往返梁地,斷絕了楚軍的糧食,項王為此也感到很頭疼。到最後實在受不了了,項羽做了一張高腿案板,把漢王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擱置在上麵,跟漢王宣告說:“現在你如果不趕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   劉邦說:“我和項羽你作為臣子一塊接受了懷王的命令,曾說‘相約結為兄弟’,這樣說來,我的父親也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父親,那麼就希望你能分給我一杯肉湯。”   項羽聽完十分生氣,但是一旁的項伯勸他:劉邦就是個無賴,他什麼都不怕。可是大王您如果真的真的煮了劉邦的父親,恐怕會給落人口舌,在臺下留下惡名。於是項羽隻好作罷。   劉邦的糧食也不夠用,他是從敖倉運過來的,項羽軍也多次襲擾,切斷了劉邦的糧道,劉邦軍無法取得糧草補充,他也很緊張。於是劉邦就派人去找項羽,想要議和,把滎陽以西的地方讓給項羽,項羽歸還劉邦的老爹和老婆。   項羽估計也快受不了了,就準備答應。但是項羽的亞父、歷陽侯範增不同意,說:“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也就是說,劉邦現在快支持不住了。你這個時候不把他拿下,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項羽也覺得有道理,就加緊了進攻。   劉邦更加害怕了,就問誰有好辦法啊。這時候,劉邦的謀士陳平說:“項羽是匹夫之勇,範增才是咱們最大的威脅,除掉範增就好辦了。”   劉邦說:“你說的是,但是怎麼能除掉範增呢?”   陳平說:“我有一計......”   這個計謀就是歷史上屢試不爽的離間計。   楚漢之間雖然戰爭不斷,但是使者還是經常往來的。有一次,項羽的使者來了,劉邦就特意安排使者住進了最好的上房,還準備了一盤盤珍饈美味給使者享用。水果食物送進來以後,陳平就來了。   陳平來了之後,就問起範增的近況,並問範增有沒有讓使者給他帶信來。使者聽了莫名其妙,很不解的說:“我是奉楚王項羽之命來的,給範增帶什麼信?”   陳平一聽臉刷的一下白了,看了使者一會兒,小聲嘀咕了一句,“不是範增的使者麼?”說完,一甩袖子,走了。陳平走了之後,就進來幾個侍者,把剛上的水果食物一盤盤的撤走了,換上很差的食物,甚至有的都餿了。   使者一看氣炸了,心想範增的使者來了就好酒好菜,項王的使者來了就讓我吃這個?一氣之下,使者立刻回去復命了,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五一十的告訴項羽。項羽聽到後果然疑雲大起:難道亞父與劉邦私下裡有來往?然後,項羽就把範增的權力給剝奪了。   範增雖然歲數很大了,但是脾氣一點兒都沒減少,怒氣沖沖地說:“哎!天下的大事已成定局了,君王好自為之吧。就讓我告老回鄉吧。”   項羽也很有脾氣,告訴範增:那你就回去吧。   心中憋著一股怨氣的範增還沒有走到彭城,悲傷得毒瘡發作而死。   不久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劉邦第二次派遣了侯公前去遊說,遊說過程雖無史籍記載,最終的結果卻是成功了。   項羽不僅歸還了劉太公、呂雉等人,還與劉邦協議以鴻溝為界,以西為漢,以東屬楚,休戰議和。鴻溝就是黃河與淮河之間修的一條運河。   楚漢兩軍將士得知,無不高呼,歡慶議和。   不管項羽是否甘心議和並歸還人質,但引兵東歸,恢復元氣,確實是所有楚軍將士都希望的。於是議和成功後,項羽按照約定,帶領楚軍撤退,打算回都城彭城。   而劉邦看著楚軍有條不紊的撤退,心中感慨萬千。   終於結束了,數年的時間,自己不知道在項羽手底下敗了多少次,劉邦不得不承認,項羽確實很厲害。還好每次自己都能奇跡般的全身而退。他雖然沒能徹底擊敗項羽,但他堅持到了現在,還讓項羽和他議了和,劉邦已經感到很知足很驕傲了。   漢營之內,漢王劉邦見過太公,哭拜於地:“父親,孩兒不孝,讓您受苦了!”   劉太公卻一聲冷笑:“漢王何必行此大禮,老朽沒成為大王腹中之羹,已然很知足了。”   劉邦一陣尷尬,站起身來,又向呂雉施禮道:“一別多日,夫人身體可好。”   呂雉卻也一聲冷笑,道:“好,好的很。不過卻沒有大王好,大王一邊打仗,一邊還能納那麼多夫人,身體一定比妾身好多了。”   劉邦更尷尬了。   等劉邦安頓好自己剛回來的親人,就召開會議,準備罷兵返回關中了。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