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現在的世道,雖然沒有兵荒馬亂,但也是盜賊橫行。 沒有以一敵十的身手,沒有不要命的膽子,最好不要一個人出門,不然你可能前腳剛出村,後腳就被扒光了丟河裡了。 這還是心腸好的,心狠的直接綁起來把你賣給黑店,剁吧剁吧做成人肉包子當街售賣。 家裡一商量,決定由小舅護送吳咎進城拿一應手續,外公年紀大了,再說要說打殺的手段,小舅比外公那就高了去了。 外公雖說也打了一輩子鐵,掄大錘掄出了一身腱子肉,不過人到底是老了,小舅正處於人生的爆發期,更別說還是天生神力。 吳咎堅持“財不露白”的道理,武術卻不在這個範圍裡。 吳咎曾經在他的交際範圍內打聽了一圈,都沒有發現武功的的存在跡象,就連衙門裡的捕快衙役平日裡操練的都是一些軍伍中的攻殺技法。 吳咎大失所望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他生怕突然冒出來一幫武林高手喊打喊殺,將他這個未來的官老爺,現在的弱雞給捏死了。 大宋官府雖然玩得爛,但是它還是在規矩之內運行的,不會莫名其妙就要砍你的腦袋。 武林人士就不好說了,俠以武犯禁,以“俠”自詡的人都有非常自我的行事準則,律法對於這類人的束縛是最小的,一個不高興就要拔劍明劍心,你都來不及講一句理就被嘎了。 在古代有一身好武藝絕對是保家立命的根本,尤其是建炎元年這個混亂的年代。 吳咎前世是個網絡作家,眾所周知,作家都會麵臨腰、頸、肩、椎等方麵的問題,於是吳咎自學了三套武術。 第一套也不知道算不算武術,那就是華佗的《五禽戲》,這是吳咎最早接觸、練習的。 這個是真的有用,《五禽戲》是三者之中最簡單的,它有五套動作,虎鹿熊猿鳥各一套,雖然剛接觸的時候每學一個動作都很難,慢慢學會貫通之後發現,華佗果然名不虛傳,它有效改善了吳咎的腰肌勞損。 剩下的兩套分別是《太極拳》和《八極拳》。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就問誰沒有聽過這句話,人就是這麼得寸進尺,剛學了點皮毛就想連頂級功法。 所以,吳咎又自學了,但是這兩套拳法吳咎始終無法學會,也就是個花架子,估計是沒有名師引路的原因,吳咎連門都沒進去,好在基本的練法和各種理論他都學到了。 對於自己沒學會,問能不能教會別人還有會不會教壞,那就要看別人的緣法了。 命好,學會一門武術,打人如掛畫,威震八方客。 命歹,好一點學廢了,招式破綻百出還沒以前的王八拳能打;壞一點還是學廢了,不是嘴歪眼斜就是半身不遂。 吳咎將三套武術在家族內部傳授了下去,其中包括了鐵、吳兩家族的核心族人,在吳咎的堅持下女性族人也加入了進來。 教授的時候吳咎就和所有人約法三章,將自己對於這三門武術的造詣坦白了,學不學你們自己看著辦,出了問題不要來找我。 大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吳咎的人渣嘴臉初現端倪。 事實證明,約法三章還是有效的,不是眼歪嘴斜就是半身不遂,嚇退了好幾個過來湊熱鬧的嬸娘、小娘。 剩下的人都是想要嘗試一番的,他們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這塊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趟了這趟渾水。 吳咎是在五年前開始教授的,大多數人選擇了《八極拳》,對於《太極拳》和《五禽戲》男子大多是不感興趣的。 家族中也就吳咎在練《太極拳》和《五禽戲》,不是《八極拳》不好,是吳咎的羸弱體質撐不住八極拳的練法。 小舅練的就是八極,小舅不但有天生神力天賦的加持,而且是族中練武天賦最好的一個,截止到目前族中對練還沒有輸過,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 確定了人員之後,吳咎開始準備進城要帶的東西。 古代書生也是有書包的,就近上學用的是布包,有單肩挎包也有雙肩背包,大宋人民在生活方麵確實講究,不像他前世胳膊肘夾幾本就去學校了,文具直接揣兜裡,主打一個方便。 出門遊學或者趕考才會背上一個木質的書箱,就是《倩女幽魂》中玩人鬼戀的書生寧采臣背的那一款,隻是類似,書箱的樣式很多,越有錢樣式就越高端,有錢人追求的就是“不與人同”。 吳咎費力搬出了書箱,這是吳咎外公親自找村中木匠打的,吳咎可以自豪的說一句:“親,私人訂製的哦~” 可憐書箱已生塵,書箱自從有了以後,用的次數屈指可數,沒辦法,讓書童背著書箱出去遊學,非世家大族不能也。 啥叫遊學,就是說你要帶著保鏢隨從,到某個地方的書院或者人家借讀,要麼到書院旁聽,要麼到私人家裡借閱家藏典籍。 武力保全和關係網這兩個條件但凡缺了其中一條,也就甭提遊學了。 打開書箱櫃門裡邊空空如也,鬆木的清香氣息依舊可聞,“雖然已經沒必要看書了,但是……空著好像不太好,還是裝幾本書吧。” 吳咎已經過了背書的階段,帶不帶書都無所謂,他隨時可以默寫四書五經全本,考個舉人那是手拿把攥。 吳咎家裡的大部分書都是自己手抄的,書店賣的貴,一本書要成百上千文錢,大家注釋的經典更是貴的離譜,一本要五六貫錢。 為了不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破產,吳咎隻能厚著臉皮拿著“白書”找同學抄錄,還好學院有個講義氣的胖子同學,幫了他大忙。 大恩無以為報,吳咎隻好將其收為小弟,每天含淚接受小弟的孝敬。 “《周易》拿上、《左傳》拿上還有這本《尚書》也得拿上。”吳咎從書架上挑挑揀揀拿了三本裝了進去。 “還有這個也得拿上,第一桶金就靠這個了。” 吳咎從書架的邊角位置抽出了一本手抄版的《太白詩集》(36首),宛若寶貝般雙手捧著,翻閱了一番確定沒問題這才小心翼翼裝了進去。 這詩集是吳咎親手默寫出來的,古代的交通不便,信息的交流也不通暢,還有就是古人喜歡收藏,有啥好東西都想藏自家的地窖裡。 詩仙李太白的名頭雖然響亮,但他的作品流傳的並不多,隻有最著名的幾篇為人所熟知,其他的都流散在天南海北各地。 北邊張三家收藏記錄兩三篇,南邊的李四收藏一兩篇,一個人很難收集到全部,就是皇帝也不行,不過皇室肯定收藏地最多。 封建社會什麼最值錢? 答案是知識,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就是因為他們壟斷了知識,所以知識是可以換錢的。 別的朝代可能有異議,但唯獨大宋最值錢的一定是知識,因為有了知識就可以當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如今,雖然科舉考試經歷了數次改革,詩詞的含金量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高了,但是朝中大佬中還是有大批的詩詞愛好者,他們就是中舉的保證。 吳咎精挑細選了36篇詩,打算拿到書店去試試水,看能不能用它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吳咎將自己的臥室收拾了一遍,確定沒有疏漏這才帶著書箱走出了屋子。 小舅已經將家裡的耕地的水牛牽到了院門口,看到吳咎終於出來了,趕緊上前接過了他手中的書箱,背到了自己背上,絲毫沒有吳咎費勁吧啦的磕磣模樣。 水牛的背上有鞍子,專門給吳咎做的,可見家裡對他的寵溺程度,這就是讀書人的待遇。 吳咎爬上鞍子就要走,外公上去牛給摁住了,黑著臉沉聲問道“就這麼走了?” 那不然呢?吳咎一臉的茫然,難道是忘了什麼沒帶?於是連忙開口道:“外公都帶著……” “你可拉倒吧。”話沒說完就被外公的大嗓門給打斷了,“還都帶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怎麼出門不帶錢?還是你小子有私房錢?” 這倆小子真是每一個省心的! 外公蒲扇大的巴掌忍不住抬了起來,看了看吳咎的身板然後拍在了自家兒子的後背上,聽聲音就知道小舅的後背有多瓷實。 “爹?”小舅委屈啊,平白無故就被老父給了一巴掌,他到哪裡說理去? “怎麼,我說的不對,還是說你倆連繳納城門稅的幾個銅板都沒有還想進城,我咋不知道你倆本事這麼大呢?” 外公吹胡子瞪眼的,恨不得再給他一下,讓他倆長長記性。 “額……” 吳咎無言以對,他還真忘了,先前光想著賣書賺錢的事兒了,完全忘了自己是個窮光蛋,小舅也是個窮光蛋。 “笨蛋,大鍋~” “笨蛋,二鍋~”三娘、四娘很快就跟著桃子改口了。 家裡三隻小的站在一旁看熱鬧,看自家大哥、二哥吃癟頓時開心不已。 外公扔過來一隻錢袋,“裡邊有三百文錢,有剩下地別亂花,回來後要上交的。” 三百文的錢袋也不輕,握在手裡還握不住,吳咎接過來揣進了袖口,吳咎今天穿的是圓領士子服,寬袖的士子服在袖子裡麵有夾帶,裝錢袋這些小物件還是很方便的。 “路上別貪玩,把這個給你爹帶上。”臨行之際阿娘將一個包袱遞給吳咎,讓他交給在城裡打工的阿爹。 吳咎將包袱背到背上,並不是很重,估摸著就是換洗的衣服還有家裡做的乾糧。 這次沒問題了,吳咎與小舅和家人告別後便往城裡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