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儒是中華大地上的原生派。佛則是屬於外來戶。 此三派為何能在悠悠歲月中傳承下來是一個極其值得思考的問題。 道家講無為,無為而治。 儒家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佛家講慈悲為懷,阿彌陀佛。 此三派核心內容是教化。教人向善,教人淡泊,教人規矩。這對於封建社會的帝王統治階級來說如虎添翼,對於他們的統治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 商君書裡關於愚民的內容和道德經裡老子講的幾乎一摸一樣。這三派則在此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深受帝王推崇和喜愛,從而得以流傳後世千古,傳承下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越是底層民眾迷信成都就越高,普及率就越廣。還有一個就是越是位高權重者同樣也很在乎。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這樣的,在我的了解中,底層民眾的迷信和上位者的迷信有很大區別。越是底層民眾堅信度就越高,上位者則屬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越是底層民眾,反而把迷信這東西當成了救命稻草,在求神拜佛的時候總希望天上可以掉餡餅。上位者則更多是在盡人事後給聽天命加幾分心理上的保障。這是本質上的區別。 回過頭來說三派,現實生活中有太多把三派奉為圭臬的存在了。於國家,於社會來說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情,但對於個人而言,我認為則是一件悲哀的事情。這一點則又涉及到人生價值觀問題。先不作談。 縱觀整個歷史,此三派在歷史的長河中起到的作用大致分為以下幾個,一,成為當權者統治思想的工具。二,作為絕望者燃起希望的星星之火。三,作為懦弱者逃避問題的借口。四,作用教化。 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在我看來其實不然。人之初,本無性,其作為,求存爾。什麼意思呢,人生下來沒有善惡之分,一切種種行為都是求生存的本能而已。 再著說,對錯,善惡,好壞。這個東西無非是某一天某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製定出來的一種衡量製約標準而已。歷史中有無數例子。 佛家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皆虛妄,那為何又有六道輪回,西方極樂?此刻有人問了,因果呢?其實,深入研究就會發現佛家的因果有很大的出入。例子我就不舉了,如果有疑問可以仔細拜讀一下佛家書記。如果還有疑問,不妨從佛教起源之地結合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統一對比比較就會有新的認識。 道家講無為,順其自然。例如,被催婚的你會回上一句緣分沒到。其實呢?仔細反思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儒家思想是在內求的同時也畫了條條框框,從而起到了教化,駕馭掌控的作用,不過這個掌控並不是常言的掌控。 此三教不管原生還是外來,都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形成了東方特色的哲學思想體係,從天,地,人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闡述了中華文化對於世界的認知。 同樣,也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和傳播。 此三教的本質思想淵源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