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製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統治而采取的一係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幣製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但王莽的改製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導致了赤眉、綠林為主的農民大起義,新朝遂告滅亡。 王莽非常重視科學創新,他聽說有人用大鳥的羽毛造成了一種飛行器,可以讓人飛行一段距離,王莽立即親自見了這個發明者。 而且大力鼓勵稱贊此人,還有他發明的遊標卡尺,更是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王莽禁止奴隸買賣,雖然奴隸製已經成為過去,但是當時還是存在這樣的交易的。 不過王莽卻提出斷絕這種買賣,也就證明王莽非常注重人人平等,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認為這種想象很正常。 土地分配,這其實也是對他的管理打擊非常大的,王莽下令,所有人最多隻能占有100畝土地。 無論窮富,富人或者是貴族必須把多出來的土地讓給窮人,而且土地屬於國有,不再允許私人買賣。 王莽的國號叫“新”,也就是新王朝,代表與古人不同,要標新立異,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畢竟這個名字確實和其他朝代差了不少。 王莽對匈奴和高句麗非常不滿,王莽多次率軍擊敗匈奴,還有高句麗,甚至還把名字改成了下句麗,能想出來這樣的名字的人在當時恐怕也不多。 王莽對生產力也是很重視的,凡是無業遊民每年都必須要做出懲罰,做勞役之類的。 他還認為這些遊民可能會犯罪,這樣可以減少犯罪率,對民間的治安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還搞了一種貸款機製,可以貸款給農民去種地,最後隻需要收10%的利潤,或者是沒錢辦喪事,可以直接向國家貸款,而且不需要任何利潤,這種想法一直到現在才開始盛行起來。 不允許商人私自囤貨,而且國家會對商品進行明碼報價,為了不讓商人賠錢,王莽還會讓人把商人多出來賣不掉的東西買走,等到需要這種東西的時候,再用非常低的價格賣出去。 禁止私自鑄造貨幣,完全交由國家一起鑄造使用,對資源進行管控,如果需要開采必須納稅,還要有營業執照。 喜歡戴高帽子,往衣服裡麵塞一些羽毛,或者是其他動物的毛,可能他是想整個羽絨服出來。 不過也因為他的改革過於超前,導致民間起義四起,再加上“位麵之子”劉秀的起義,新王朝也隨之覆滅。 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在南陽郡舂陵起兵,史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舂陵軍的主力為南陽的劉氏宗室和本郡的豪傑。 當時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初期,劉秀是騎牛上陣的。 後經過激戰殺死了新野尉,劉秀才有了戰馬,不久又殺死湖陽尉,占領棘陽。 但隨即就遭遇甄阜、梁丘疵等所率的新軍。 在小長安潰敗,劉秀“單馬遁走”,途中還救了妹妹劉伯姬。 但姐姐劉元拒絕上馬,以免拖累劉秀,最終與她的三個女兒被新軍殺死。 此次兵敗後,新市、平林打算放棄對舂陵軍的支援,劉秀便偕劉縯、李通到宜秋見下江兵首領王常,說服他加入。 最終新市、平林、下江與舂陵兵聯合作戰,於翌年正月在沘水、淯陽等地大敗新軍,並擊殺甄阜、梁丘疵等新莽將領。 更始元年二月,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是為更始帝。 對此,劉縯及南陽劉姓宗室極為不滿,隻是迫於在聯軍之中,綠林軍人多勢大,又有強敵在前,隻得暫且作罷。 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劉秀則受封為太常偏將軍。 更始政權建立,復用漢朝旗號,此舉大大震動了新朝,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發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撲向昆陽和宛城一線,力圖一舉撲滅新生的更始政權。 同年五月,王邑、王尋率軍西出洛陽,南下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與嚴尤、陳茂兩部會合,迫使劉秀的部隊從陽關(今河南省禹州西北)撤回昆陽(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 昆陽漢軍僅九千人,眾恐不敵,欲棄城退守荊州故地。 劉秀以“合兵尚能取勝、分散勢難保全”為由,說服諸將固守昆陽。 此時新莽軍隊已逼近城北,劉秀率13名騎兵乘夜出城,赴定陵縣、郾縣調集援兵,後有步兵、騎兵一萬七千精兵赴援昆陽。 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強大,王邑軍向昆陽城發起進攻,並挖掘地道,製造雲車。 昆陽守軍別無退路,堅守危城。此時新軍久戰疲憊,銳氣大減。 劉秀於六月一日率領步騎萬餘人馳援昆陽。 劉秀親率千餘精銳為前鋒,反復猛沖,斬殺新軍數十人。 諸將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 漢軍士氣大振,劉秀繼續追擊,迫使新軍退卻,諸部也乘勝攻擊新軍,斬首數百千級。 隨後劉秀又以勇士三千人,迂回到敵軍的側後,偷渡昆水(今葉縣輝河),向王邑大本營發起猛烈的攻擊。 王邑依舊輕敵,下令各營勒卒自持,不得擅自出兵,自行和王尋率及萬人迎戰,王邑兵馬陷入困境,王尋戰死,諸將未敢出援。 昆陽守軍見城外漢軍取勝,乘勢出擊。 新軍大亂,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 此時突然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新軍萬餘人涉水被淹死,滍水為之不流。 新朝號稱百萬大軍的主力覆滅於昆陽城下,三輔震動,新莽政權土崩瓦解。 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混戰之中,新朝覆滅。 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馬不停蹄南下攻城略地時,劉秀的長兄大司馬劉縯被更始帝所殺。 劉縯無故被殺,對劉秀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但是劉秀能強忍悲傷、韜光養晦、隱忍負重。 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更始帝劉玄謝罪,對劉縯部將不私下接觸。 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並且表示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並且不敢為劉縯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 不過在獨居時就不吃酒肉,枕席間往往有淚痕。 部下馮異勸他盡情哀痛,劉秀製止道:“卿勿妄言。” 更始帝本因劉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殺之,見劉秀如此謙恭,反而有些自愧。 故劉秀不但未獲罪,反而得破虜大將軍、武信侯。 劉秀回到宛城並受封武信侯後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 但是,劉秀心裡明白,即便是一時讓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後也可能會得到與兄長劉縯一樣的下場,畢竟自己聲名遠播、功高震主。 當時新莽王朝雖然覆滅,但是黃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觀望態度,未曾歸附更始政權,赤眉軍在山東發展迅速、聲勢日益壯大,還有“河北三王”、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等割據勢力,劉賜對劉玄說:“劉秀是去河北招撫的最佳人選。 並且河北一帶隻能是劉秀去才合適。” 再說,能不能擺平河北,決定更始政權的命運。 當時南方流行一個童謠:“得不得,在河北。” 可是以大司馬朱鮪為代表綠林軍出身的將領強烈反對劉秀出巡河北。 當初劉玄殺劉縯,就是朱鮪和李軼的強烈提議,朱鮪他們不讓劉秀去的原因很簡單,不是他沒有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太強了。 劉玄很為難,朱鮪這邊的反對意見也是很有道理的,讓他去,劉秀勢力壯大,太危險,不讓他去,河北的招撫工作做不好,更危險。 就在劉玄猶豫不決的時候,馮異向劉秀獻計,一定要想辦法巴結左丞相曹竟及其子尚書曹詡,劉秀聽從了馮異的建議,“厚結納之”,在曹詡的協助下,劉秀才得以被派到河北,從而有了用武之地。 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劉玄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 路上,劉秀的摯交鄧禹杖策北渡,追趕上劉秀,對劉秀言劉玄必敗,天下之亂方起,勸劉秀“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 鄧禹的話,正合劉秀的心意。 劉秀到河北後不久,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即擁戴一個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而前西漢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 一時間,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甚至有南返逃離河北之心,幸得上穀、漁陽兩郡的支持。 尤其是上穀太守耿況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氣,對劉秀言道:“漁陽、上穀的突騎足有萬騎,發此兩郡兵馬,邯鄲根本不足慮”。 劉秀高興的指著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 不久,劉秀率軍在更始帝派來的尚書令謝躬和真定王劉楊的協助下,取得南欒之戰勝利,攻破了邯鄲,擊殺了王郎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促成和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劉秀親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此時距劉秀在宛城迎娶陰麗華尚不足一年。 馬成年少時為縣吏。 劉秀伐潁川時歸順,劉秀以馬成為安集掾,後調任郟縣(河南郟縣)縣令。 劉秀討伐河北,馬成就棄官步行,追到蒲陽趕上劉秀,劉秀任命馬成為期門,跟從征伐 公元25年,劉秀登基稱帝,改元建武,馬成升任護軍都尉。 建武二年(26年),隨蓋延平定割據東部的劉永。 建武四年秋,馬成拜為揚武將軍,督誅虜將軍劉隆、振威將軍宋登、射聲校尉王賞,征調會稽、丹陽、九江、六安四郡的軍隊攻擊割據江淮一帶的李憲。 當時劉秀到壽春,設立壇場,按祖禮授馬成軍權。 馬成進圍李憲於舒,令諸軍各深溝壁壘。 李憲多次挑戰,馬成堅壁不與交戰,圍守一年多,到建武六年春,城中食盡,於是攻城,屠殺舒城居民,斬李憲,追擊其黨羽,盡平定江淮地區。 建武七年夏,封為平舒侯。 建武八年,跟從大軍征伐割據隴西的隗囂,四川的公孫述派兵救援隗囂。 馬成與征西大將軍馮異、建威大將軍耿弇、虎牙大將軍蓋延、武威將軍劉尚在來歙率領下攻占天水,擊破公孫述將田弇、趙匡。 隗囂被消滅後,馬成出任天水太守,統帥軍隊如故。冬,征召回京師。 建武九年,代來歙掌管中郎將,率武威將軍劉尚等破河池縣,於是平定武都郡。 建武十年,大司空李通罷官,以馬成代理大司空事,居大司空府如實職辦事,數月之後復拜揚武將軍。 建武十一年夏,西羌各族數萬人,屯聚攻擊掠奪,拒守浩亹隘。劉秀派遣馬援、馬成發起攻擊。羌兵大潰,共斬首千餘級。 建武十一年,馬成與蓋延隨來歙進攻割據四川的公孫述,大敗公孫述的部將王元、環安於河池、下辯,陷之,乘勝進兵。 後因來歙遇刺退兵。 建武十四年,馬成屯兵常山、中山以警備北部邊疆,並領建義大將軍朱佑所部。 建武十五年,揚武將軍馬成﹑捕虜將軍馬武隨大司馬吳漢北擊匈奴,徙鴈門﹑代郡﹑上穀等地的官吏百姓六萬餘人,安置在居庸﹑常山關以東地區。 驃騎大將軍杜茂因指使軍吏殺人,免職。 馬成又代驃騎大將軍杜茂建築工事,自西河至渭橋,自河上至安邑,自太原至井陘,自中山至鄴,都建築堡壘,起烽火,十裡建一個了望哨所。 在職事五六年,帝以馬成勤勞,征召回京。 邊疆人士多有上書求其回邊的,帝因此再派遣馬成還屯。 等到匈奴南單於保塞自安,北方安寧無事,拜馬成為中山太守,呈上將軍印綬,仍領屯兵如故。 吳漢,字子顏,南陽宛縣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位。 出身寒微,起家亭長,進入漁陽郡販馬為業。更始元年,起家安樂縣令。率眾歸順蕭王劉秀,拜偏將軍、建策侯。 此後,斬殺苗曾、尚書令謝躬,平定銅馬、青犢等流民軍,忠心支持劉秀稱帝。 東漢建立後,拜大司馬、廣平侯,率軍掃滅劉永、董憲、公孫述、盧芳等割據勢力,攻打匈奴。 吳漢出身貧苦,後來在縣中當亭長。新朝末年,吳漢因門下賓客犯法,逃到漁陽郡,以販馬為業,往來於燕薊之地,交結各地豪傑。 更始元年,劉玄稱帝,派使者韓鴻招降河北各州郡。 有人告訴韓鴻:“吳子顏是位奇士,可以與他計事。“ 韓鴻召見吳漢,對他非常器重,以劉玄的名義委任他為安樂縣縣令。 更始二年,王郎詐稱漢成帝之子,在邯鄲起事,派人到河北招降,而劉秀此時也在經略河北。 吳漢素聞劉秀有長者之風,決心歸附,並對漁陽太守彭寵道:“漁陽、上穀突騎,天下聞名。您為什麼不集合二郡的精銳,歸附劉公攻擊邯鄲呢,這是難得的功勞哩。“ 彭寵雖然願意,但官屬都想歸附王郎。 吳漢辭去後,在路上見到一個儒生,儒生認為劉秀所過之處,郡縣歸心。 吳漢便詐為劉秀親筆書信,移檄漁陽,讓儒生交給彭寵,令他把所聽到的話去說服彭寵,吳漢也跟著到漁陽。 彭寵深以為然,派吳漢與上穀諸將會師南進。 吳漢等人沿途擊斬王郎將帥,終於在廣阿追上了劉秀。 劉秀任吳漢為偏將軍,使其率騎兵圍攻邯鄲,攻克邯鄲後,賜號建策侯。 為了補充兵源,劉秀準備到幽州征兵,但又顧慮劉玄任命的幽州牧苗曾從中作梗。 晚間召見鄧禹,詢問誰可完成征兵任務。 鄧禹推薦吳漢,並說:“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 劉秀乃拜吳漢為大將軍,持節征發幽州十郡騎兵。 苗曾聽說後,果然暗中部署,並命各郡不得發兵。 吳漢率領隨從二十人前去苗曾駐地無終。 苗曾以為吳漢沒有防備,便親自出城迎接。 吳漢乘其不備,令隨從將其就地斬殺,奪其兵馬。 幽州各郡震恐,莫不望風服從。 吳漢征調全部兵員南下,與劉秀會師清陽。 諸將見吳漢士馬甚為強盛,都認為他不肯分兵給別人。 吳漢回到幕府,呈上軍士名簿,諸將都請求將兵士調撥麾下。 劉秀笑道:“以前恐怕他不肯與人,現在提出請求的為什麼又這樣多呢?“諸將盡皆羞慚。 起初,更始派尚書令謝躬率六將軍攻打王郎,剛好劉秀趕到,共同平定邯鄲。 謝躬裨將搶劫虜掠,劉秀深為憎恨,雖都在邯鄲,還是分城而處。 後來,謝躬率兵數萬,還屯鄴城。 劉秀南擊青犢農民軍,並請求謝躬擋住尤來農民軍。 青犢軍被擊破後,尤來軍果然進犯,北走隆慮山。 謝躬留大將軍劉慶、魏郡太守陳康守鄴城,自己率諸將軍攻擊尤來軍。 結果,尤來軍奮力死戰,謝躬大敗。 劉秀乘謝躬北征,令吳漢、岑彭襲取鄴城。 吳漢派人勸降陳康,陳康乃開城投降,並獻謝躬妻子。 謝躬兵敗而回,不知陳康反叛,入城之後,被吳漢殺死。 此後,吳漢隨劉秀北上進攻銅馬、重連、高湖各支農民軍,常率突騎沖鋒陷陣。 劉秀平定河北後,吳漢又與諸將一同勸進。 劉秀即位後,根據讖語任命孫鹹為大司馬,導致群臣反對。 劉秀隻得讓群臣推舉,群臣都推選吳漢與景丹。 劉秀認為吳漢有“誅苗幽州、謝尚書“的功勞,封其為大司馬,統帥全軍,更封舞陽侯。 不久,吳漢率朱祜等十一將討伐朱鮪,圍困洛陽。 建武二年,吳漢率王梁、耿弇等九人共擊檀鄉農民軍於漳水,大破敵軍,收降十萬餘人。 劉秀派使者封吳漢為廣平侯,食邑四縣。 後來,吳漢率諸將擊鄴西山賊黎伯卿等,追到河內修武,攻破賊兵所有屯聚。 劉秀親自趕來撫問慰勞,又遣吳漢進兵南陽郡,攻取宛、涅陽、酈、穰、新野諸城。 吳漢在南陽放縱部下劫掠鄉裡,致使民怨沸騰,結果逼反了破虜將軍鄧奉。 不久,吳漢引兵南下,與秦豐戰於黃郵水,大破秦豐;又與偏將軍馮異擊潰銅馬、五幡等農民軍。 建武三年春,吳漢率領耿弇、蓋延進攻軹縣地區的青犢農民軍,迫使農民軍投降。 此後,吳漢又率領杜茂、陳俊等南下攻打梁王劉永,將其大將蘇茂圍困在廣樂。 劉永部將周建率兵來救,吳漢以輕騎接戰,結果墜馬傷膝,隻得還營養傷。 諸將道:“大敵當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吳漢裹創而起,殺牛飽饗士卒,激勵三軍,士氣大振。 次日天明,周建、蘇茂出兵圍吳漢。 吳漢選精兵為前鋒,奮力還擊,大破敵軍,蘇茂、周建棄城突圍出走。 吳漢留杜茂、陳俊守廣樂,自率大軍與蓋延將劉永圍困在睢陽。不久,城中食盡,劉永被部將殺害。 建武四年,吳漢率陳俊、王梁在臨平擊破五校農民軍,一直追到東郡箕山。 此時,鬲縣五姓豪強造反,驅逐縣長。 吳漢認為鬲縣造反,是縣長的責任,於是將縣長逮捕,傳檄各郡。 五姓豪強自動開城投降,諸將盡皆拜服。 同年冬,吳漢率耿弇、王常在平原擊破富平、獲索農民軍。 建武五年,農民軍夜攻漢營,軍中驚亂,吳漢堅守不動,不久軍心安定。 吳漢連夜發精兵出營突擊,大破敵軍,追討餘黨,一直追到無鹽縣,進擊勃海。 不久,吳漢隨劉秀南征董憲,圍困朐城。 建武六年,吳漢攻破朐城,斬殺董憲。 至此,東方諸郡國完全平定。 關東平定後,隗囂又反,劉秀命吳漢率軍鎮守長安。 建武八年,吳漢隨劉秀西征隗囂,與岑彭圍隗囂於西城,關中諸郡甲卒亦奉調圍城。 劉秀東歸前,告誡吳漢道:“諸郡甲卒但且坐費糧食,若有逃亡,就會沮敗眾心,應當都罷之。“ 吳漢與諸將以兵多勢眾,留諸郡兵以借其力,遂不遵命。 後來果然糧食短缺,士卒逃亡。 隗囂部將行巡,周宗亦率所借蜀兵前來救援,吳漢終以軍糧不繼而告敗退。 建武十一年,吳漢率征南大將軍岑彭自荊州入蜀討伐公孫述。 岑彭攻破荊門後,率領大軍長驅入蜀。 吳漢留守夷陵,修理舟船,事畢率所部三萬人溯江西上。 適逢岑彭遇刺,吳漢兼領其軍。 建武十二年,吳漢率部與公孫述大將魏克、公孫永大戰於魚涪津,大破蜀軍,遂北上進攻武陽,擊潰來救的蜀將史興,攻下廣都,前鋒直逼成都。 劉秀曾經告誡吳漢:“成都有十多萬部隊,不可輕視。隻要堅守廣都,待他們來攻時,不要與他們爭鋒。如果他們不敢來攻,你轉營強迫他們接戰,必須等到他們精疲力竭,才可以發起攻擊。“ 吳漢求勝心切,率兵二萬進逼成都,倚江為營。 自駐江北,留副將劉尚率萬餘人屯守江南,相距二十餘裡,在江岸修築浮橋作為聯絡。 劉秀聞知大驚,遣使責問吳漢道:“我對你下過許多指令,為什麼事到臨頭又亂套了呢? 既輕敵深入,又與劉尚另建營壘,如事情急迫,就來不及了。 敵軍如果出兵牽製你,而以大兵攻劉尚,劉尚被攻破了,你也就敗了。 幸虧現在沒事,你趕快引兵回廣都。“ 詔書尚未趕到,公孫述便已派謝豐、袁吉率兵十餘萬圍攻吳漢,另派萬餘人攻劉尚,使其兩不能救。 吳漢與謝豐大戰一日,兵敗還營,召諸將訓話:“如今與劉尚二處受圍,勢既不接,將來的禍患難以估量。 如今要潛師尋得劉尚於江南,合兵一處共同禦敵。 若是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必立;如其不然,敗必無餘。 成敗的時機,就在此一戰了。“ 諸將應諾。 於是閉營三日不出,乘謝豐等不備,夜間拔營疾走與劉尚合軍。 謝豐、袁吉發覺後急忙率兵追擊,吳漢等奮力迎戰,大敗蜀軍,斬謝豐、袁吉。 吳漢回到廣都後,留劉尚拒公孫述,上書報告劉秀,而且自我譴責。 劉秀道:“你回廣都,很是適宜,公孫述必不敢忽略劉尚而攻擊你。 如果他先攻劉尚,你從廣都五十裡率全部步騎赴敵,剛好遇到他的危困,必可破蜀兵。“ 此後,兩軍激戰於廣都、成都之間,漢軍八戰皆捷,圍困成都。 公孫述自率數萬人出城大戰,吳漢使護軍高午、唐邯率精兵數萬人沖鋒陷陣。 蜀兵大亂,高午沖入陣中刺傷公孫述,公孫述返回城中傷重而亡。 次日,公孫述大將延岑開城出降。 吳漢率部入城,放兵大掠,族滅公孫述、延岑家族,燒毀宮室,殘殺百姓。 劉秀大怒,嚴詞譴責吳漢,又指責副將劉尚失伐罪吊民之義。 建武十三年正月,吳漢旅浮江而下,到達宛城後,奉詔令祭祖。 建武十五年,吳漢再率馬成、馬武北擊匈奴,把雁門、代郡、上穀官吏人民六萬餘口,遷徙安置到居庸關、常山關以東。 建武十八年,蜀郡守將史歆在成都謀反,自稱大司馬,進攻太守張穆。 張穆逃奔廣都,史歆就移檄到郡縣,而宕渠楊偉、朐月忍徐容等各起兵響應史歆。 劉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護軍,精通軍事,所以派遣吳漢率領劉尚及太中大夫臧宮率萬餘人前往討伐。 吳漢進入武都,征發廣漢、巴、蜀三郡兵圍困成都。 後成都城破,史歆被殺。 吳漢乘筏沿江而下巴郡,楊偉、徐容等惶恐解散,吳漢殺其大帥二百多人,將其黨與百家遷徙到南郡、長沙。 建武二十年,吳漢病危。 劉秀親臨看望,並問吳漢後事。 吳漢道:“臣愚昧無知,隻願陛下慎重不要輕易赦免罪犯而已。“ 吳漢去世後,劉秀賜謚號忠侯,並發北軍五校、兵車、甲士為其送葬,效法大將軍霍光的喪禮。 吳漢性格好強、每次出征,劉秀都放心不下。 諸將見戰陣不利,有的便惶恐畏懼,失去鬥誌。 而吳漢意氣如常,正整理武器,審閱兵馬。 劉秀知道後嘆道:“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劉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吳公頗能振奮人的意誌,他的威望抵得上一國軍隊。 吳漢出征後,妻子在家購置田業。 吳漢回來後,責備妻子道:“軍師在外,官吏士卒供養不足,何必多買田宅?“ 於是盡數分給昆弟們和外家。 王梁,東漢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原為漁陽郡狐奴令,後投奔劉秀,被拜為偏將軍。 劉秀占領邯鄲後,封王梁為關內侯。 劉秀稱帝之後,王梁歷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濟南太守,先後被封為武強侯、阜成侯。 建武十四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梁卒。有子王禹。 王梁原是漁陽郡的小吏,後來被漁陽太守彭寵重用,被任命為狐奴縣縣令。 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劉玄令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鎮慰河北諸州郡。 劉秀到河北後不久,王郎在邯鄲稱帝,河北多從之。 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離薊南下。 上穀太守耿況勸說漁陽太守彭寵一起派兵支持劉秀。 彭寵的主要部下安樂令吳漢、護軍蓋延、狐奴令王梁也都力勸彭寵支持劉秀。 彭寵於是派遣步騎三千人,以吳漢行長史,率領都尉嚴宣、護軍蓋延、狐奴令王梁,與上穀軍合兵南下支援劉秀。 上穀兵、漁陽兵會師南下,沿途擊斬王郎的大將、九卿、校尉以下四百餘人,攻取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間所屬二十二縣,終於在廣阿追上了劉秀。 劉秀得到這支生力軍之後非常高興,把王梁、景丹、寇恂、耿弇、蓋延、吳漢等人都封為偏將軍,讓他們都繼續統領本部兵馬。 更始二年五月,劉秀攻入邯鄲,斬殺王郎,隨即封賞功臣,王梁被賜爵關內侯。 此後跟從劉秀,參加了平定河北的征戰。 更始二年,劉秀派鄧禹西征,馮異南駐孟津,自己親率主力北徇燕趙。 王梁被劉秀任命為野王令與河內太守寇恂一起留守大後方河內郡,王梁協助寇恂、馮異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令朱鮪等不敢出兵,劉秀認為王梁的功勞很大。 於是擢拜王梁為大司空,封武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