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春,檀鄉農民軍與五校農民軍合兵進擾魏郡、清河郡。 光武帝劉秀派大司馬吳漢率大司空王梁、大將軍杜茂、揚化將軍堅鐔、建義大將軍朱佑、執金吾賈復、偏將軍王霸、騎都尉劉隆、馬武、陰識等九將軍共擊檀鄉農民軍,詔令軍事一律歸屬大司馬,而王梁擅自發動野王兵,劉秀以其不遵詔令,令他在所在縣中停止行動,而王梁仍然擅自進軍。 劉秀以王梁前前後後都違抗命令,大怒,派遣尚書宗廣持符節往軍中斬王梁。 宗廣不忍心誅殺王梁,就用囚車將王梁載回京師。 到京師之後,劉秀感念舊情赦免了王梁,派宋弘取代王梁出任大司空。 一個多月之後,劉秀又任命王梁為中郎將,兼執金吾事。 派他北守箕關,王梁到任後攻擊赤眉別校,赤眉別校投降。 隨後劉秀再命杜茂與中郎將王梁一起清剿五校農民軍餘部,杜茂、王梁先後在魏郡﹑清河郡﹑東郡擊敗了五校農民軍,平毀了其所築的所有營堡,迫降農民軍持節的大將就有三十餘人,三郡清靜,道路流通,成為漢軍的重要後方基地。 建武三年春,王梁帶兵轉擊五校農民軍,一直追擊到了信都、趙國,大破五校農民軍,農民軍所有屯聚的營壘都平毀了。 建武三年冬,劉秀派遣使者持符節拜王梁為前將軍。 建武四年春,王梁奉命帶兵進攻劉永殘部占據的肥城、文陽,都很快攻下了。 王梁進而與驃騎大將軍杜茂合兵進攻劉永殘黨的大將佼強、蘇茂於楚、沛之間,攻拔大梁、砫桑,而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也分道並進,一年多全都平定了。 建武五年春,王梁跟從劉秀親征,在救桃城,破龐萌等戰鬥中,王梁戰鬥尤其有力。 劉秀任命李通代王梁為前將軍。拜為山陽太守,鎮守撫慰新歸附者,將兵一如過去。 在擔任山陽太守幾個月之後,王梁被征召入京,取代歐陽歙擔任河南尹。 王梁開渠引穀水注入洛陽城下,向東瀉入鞏川,等到渠成而水不流。 建武七年,有司彈劾奏明,王梁慚懼,上書請求退職。 劉秀下詔書說“:王梁以前率兵征伐,眾人稱他為賢,所以將他擢升到京師。 他建議開渠,是為人興利,眾力已過,而功不成。 百姓埋怨誹謗,言談者喧嘩吵嚷。 雖蒙皇帝寬宥,他本人還是執意謙退,'君子成人之美',特以王梁為濟南太守。“ 建武十三年,增加封邑,定封為阜成侯。 建武十四年,卒於官。 王梁死後,其子王禹嗣位。王禹去世,其子王堅石嗣位。 王堅石因父親王禹及弟弟王平參與了楚王劉英謀反的罪案而被追究,斬於市,封國被廢除。 賈復,東漢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三位。賈復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眾加入綠林軍。 歸順劉秀後,隨其擊信都、攻邯鄣、戰真定、破鄴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戰功赫赫。 建武三年,賈復出任左將軍。建武十三年,定封膠東侯,食邑六縣。 賈復年輕時勤奮好學,通曉《尚書》,被老師李生稱贊為將相之才。 新朝末年,賈復為縣吏,奉命與同僚到河東地區運鹽。 途中遇到盜賊,同僚都棄鹽逃跑,惟有賈復把鹽運回到縣裡,受到人們稱贊。 綠林軍起義後,賈復聚眾數百人在羽山響應,自稱將軍。 更始元年,劉玄稱帝,賈復率領部眾歸附漢中王劉嘉,被任命為校尉。 更始二年,賈復見更始政權日趨腐敗,於是勸說劉嘉脫離劉玄,另樹一幟。 劉嘉不願背叛劉玄,但卻寫信向劉秀推薦賈復。 於是賈復辭別劉嘉,前往河北,經過鄧禹的引見,見到了劉秀。 劉秀對賈復非常賞識,任命其為破虜將軍督盜賊,還將車駕左邊的馬賞賜給他。 同僚們因賈復新來都排擠他,要求劉秀將他調為鄗縣縣尉,劉秀道:“賈督有擊退敵軍於千裡之外的威風,剛剛任以要職,不得隨意撤除。“ 劉秀到信都後,拜賈復為偏將軍。 同年五月,劉秀平定王郎,賈復因功遷都護將軍。 後來在攻擊青犢起義軍的戰鬥中,賈復大戰先登陷陣,所向披靡,大敗敵軍,諸將都不得不信服他的神勇。 建武元年四月,賈復在真定大戰五校起義軍,深受重傷。 劉秀大驚說:“我之所以不讓賈復擔任與主力部隊配合作戰的將領,是因為他輕敵。 果然,失去了一位名將。 聽說他妻子懷了孕,如果生的是女兒,我就讓兒子娶她,如果生的是男兒,女兒就嫁給他。 總之,不讓他為妻子兒女擔心哩!“ 不久,賈復傷病痊愈,在薊城追上劉秀,並隨軍攻破鄴城。 同年六月,劉秀稱帝,賈復拜執金吾,封冠軍侯。 不久,賈復渡黃河攻打洛陽朱鮪,又大戰白虎公陳僑,連戰連勝。建武二年,賈復加加穰、朝陽二縣食邑。 此時,在南方還有許多更始政權中的大將沒有投降,其中包括郾王尹尊。 劉秀帝召集諸將商議,並問誰敢前往。 賈復慨然回答說:“臣請命攻擊尹尊。“ 劉秀笑道:“執金吾去攻郾王,我還有什麼憂慮呢!大司馬應去攻宛。“ 於是派遣賈復與騎都尉陰識、驍騎將軍劉植攻打尹尊。 不久,尹尊投降。賈復又率兵東打淮陽太守暴汜,暴汜投降。 同年秋,賈復又平定召陵、新息。 建武三年,賈復遷左將軍。同年,賈復在新城、澠池連破赤眉軍,與劉秀宜陽在會師,迫使赤眉投降。 賈復在征伐中,多次在潰圍中解救危急,身上受傷達十二處。 劉秀因此很少令他遠征,常讓他跟隨自己,所以賈復缺少獨當一麵的功勛。 諸將每次論功,賈復都默然不語。 劉秀便道:“賈君的功勞,我自己知道。“ 建武十三年,賈復定封為膠東侯,食邑鬱秩、壯武、下密、即墨、梃、觀陽六縣。 賈復知道劉秀想偃息乾戈,修理文德,不想讓功臣擁有兵權,就與高密侯鄧禹辭去兵權,研究儒學。 劉秀得知,罷掉左右將軍,將賈復免職,隻保留列侯的身份,不久又加特進。 後來,朱佑等人薦舉賈復擔任宰相,劉秀雖因“功臣並不用“的政策未加許可,但仍允賈復、鄧禹和李通三人參與國家大政。 永平三年,漢明帝命人繪二十八功臣像,掛於南宮雲臺,其中就有“左將軍膠東侯賈復“。 關於“將相和“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有範例。 那便是記載於《後漢書·寇恂傳》中,東漢初年劉秀的兩個功臣──寇恂與賈復之間的故事。 寇恂在東漢時期,相當於類似蕭何的“相國“地位,是位頗有領導才能的名吏,善於治理政務,很受劉秀的器重。 在他任穎川太守時,為嚴明軍紀,曾將大將賈復手下的一個部將處死。 而屢立軍功的賈復,知道以後,極為震怒,認為寇恂故意與他為難,憤怒表示:要與寇恂勢不兩立。 為了避免沖突,寇恂決定不與賈復見麵。 並且對賈復的部下,格外優待。 處處忍讓服低,不使矛盾激化。為了求得和解,煞費苦心。 這時,劉秀忙於重建漢室,統一中國,正需要這兩位將相共同協力,成就帝業。 為此,他親自出麵,設宴調解。 對賈復曉以大義,要他以大局為重。說:“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鬥?“ 賈復經過劉秀的勸說,終於回心轉意,不再耿耿於懷。 最後,兩人握手言和,同心同德,共扶漢室。 “指腹婚“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嫁娶形式。 所謂“指腹婚“,就是指子女尚在娘肚子裡,父母親就給指定了婚姻。 在我國,指腹婚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東漢賈復的故事。 《後漢書·賈復傳》記載,賈復在征戰五校農民軍時身受重傷,光武帝劉秀十分悲傷,為了表彰賈復的功勞就當眾宣布:“聞其婦有孕,生女耶我之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也。“ 這可能是關於指腹婚的最早記載。 這次的指腹為婚,隻不過是對傑出的有功之臣的安撫,可到了後來,卻慢慢演變成一種陋習。 馬成原是王莽政權的縣吏,投奔劉秀後,久經戰陣,參與消滅王郎、劉永、李憲、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是東漢中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中排名第十九。 劉秀稱帝後,任揚武將軍,封平舒侯,後改封全椒侯。 馬成年少時為縣吏。 劉秀伐潁川時歸順,劉秀以馬成為安集掾,後調任郟縣(河南郟縣)縣令。 劉秀討伐河北,馬成就棄官步行,追到蒲陽趕上劉秀,劉秀任命馬成為期門,跟從征伐。 建武八年,跟從大軍征伐割據隴西的隗囂,四川的公孫述派兵救援隗囂,馬成與征西大將軍馮異、建威大將軍耿弇、虎牙大將軍蓋延、武威將軍劉尚在來歙率領下攻占天水,擊破公孫述將田弇、趙匡。 隗囂被消滅後,馬成出任天水太守,統帥軍隊如故。冬,征召回京師。 建武九年,代來歙掌管中郎將,率武威將軍劉尚等破河池縣,於是平定武都郡。 建武十年,大司空李通罷官,以馬成代理大司空事,居大司空府如實職辦事,數月之後復拜揚武將軍。 建武十一年夏,西羌各族數萬人,屯聚攻擊掠奪,拒守浩亹隘。劉秀派遣馬援、馬成發起攻擊。羌兵大潰,共斬首千餘級。 建武十一年,馬成與蓋延隨來歙進攻割據四川的公孫述,大敗公孫述的部將王元、環安於河池、下辯,陷之,乘勝進兵。 後因來歙遇刺退兵。 建武十四年,馬成屯兵常山、中山以警備北部邊疆,並領建義大將軍朱佑所部。 建武十五年,揚武將軍馬成﹑捕虜將軍馬武隨大司馬吳漢北擊匈奴,徙鴈門﹑代郡﹑上穀等地的官吏百姓六萬餘人,安置在居庸﹑常山關以東地區。 驃騎大將軍杜茂因指使軍吏殺人,免職。 馬成又代驃騎大將軍杜茂建築工事,自西河至渭橋,自河上至安邑,自太原至井陘,自中山至鄴,都建築堡壘,起烽火,十裡建一個了望哨所。 在職事五六年,帝以馬成勤勞,征召回京。 邊疆人士多有上書求其回邊的,帝因此再派遣馬成還屯。 等到匈奴南單於保塞自安,北方安寧無事,拜馬成為中山太守,呈上將軍印綬,仍領屯兵如故。 光武中興以後,武陵蠻夷特別強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單程等人憑藉蠻夷的地形險要,大肆進攻郡縣。 建武二十四年,相單程等人向下遊攻打臨沅,朝廷派謁者李嵩、中山太守馬成攻打相單程,不能取勝。 馬成因此次率軍南擊武奚穀蠻賊,未建軍功,就呈上太守印綬。 建武二十七年,定封全椒侯,就國。 臧宮年輕的時候,曾擔任潁川郡郟縣的亭長、遊徼等職。 後來,率領賓客參加下江兵,在軍中擔任校尉。 綠林軍大起義後,南陽西漢宗室劉演、劉秀兄弟也起兵於舂陵。 為了抗擊王莽的部隊,舂陵兵加入了綠林軍。 於是,臧宮有機會結識了劉秀,並追隨他征戰。 臧宮作戰勇猛,軍中諸將都誇他勇敢。 劉秀見臧宮話語不多,做事勤勉,也很器重臧宮,把臧宮收納為自己的親信。 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劉玄令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鎮慰河北諸州郡。 劉秀進兵平定河北之戰中,臧宮被任命為偏將軍。 在隨後的戰爭中,臧宮屢次陷陣破敵,立下很多戰功。 建武元年六月,劉秀稱帝,臧宮被任命為侍中,騎都尉。 建武二年春,劉秀稱帝後第二次大封功臣,臧宮被封為成安侯。 建武元年九月,漢軍光復洛陽,為了鞏固洛陽,就要剿滅洛陽西、南一帶的流民軍。 建武二年春,剛剛封侯的臧宮與王常、景丹、朱佑、祭遵、王梁一起統領大軍南出箕關。 向南進軍,去清剿盤踞在洛陽西南地區的弘農、厭新、柏華、蠻中等流民武裝,經過一年的苦戰,平定了這些地方。 在清剿流民軍之後,又去清剿更始政權的殘餘勢力。 建武三年,臧宮又和征虜將軍祭遵去討伐盤踞在涅陽、酈縣一帶的更始政權的將領左防、韋顏。 在臧宮率領突騎猛攻之下,左防、韋顏大敗,被迫投降。 消滅更始殘軍之後,建武三年五月,臧宮又隨征南大將軍岑彭繼續南征,前去圍剿盤踞在荊、楚地區的楚黎王秦豐,經過二年苦戰,消滅了敵軍主力。 建武五年,臧宮單獨率兵徇江夏郡,先後攻克了代鄉、鐘武、竹裡等地。 因為在南征之中立下功勞,劉秀派太中大夫持節任命臧宮為輔威將軍。 建武七年,臧宮被改封為期思侯。 建武七年,臧宮率軍繼續南下,平定了梁郡、濟陰郡。 經過十年征戰,劉秀已經基本統一中國,隻有西南一隅的公孫述還沒有被消滅。 建武十一年三月,劉秀命令岑彭與吳漢、誅虜將軍劉隆、輔威將軍臧宮、驍騎將軍劉歆等將領調集南陽、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陽、零陵、長沙的水手六萬人,會集荊門,準備伐蜀。 漢軍攻破荊門之後,岑彭、臧宮、劉歆率領3萬餘人水陸並進,出垂鵲山,然後出秭歸,直抵江關,進逼江州。 江州城固糧多,不易攻破,岑彭、臧宮繞城而過,率主力及降卒3萬直指墊江,攻破平曲,收其米糧10萬石。 公孫述急調延岑、呂鮪、公孫恢等率重兵抵禦漢軍。 岑彭命臧宮率降卒5萬從涪水抵平曲,多張旗幟,廣設疑兵,牽製延岑之蜀軍主力,自率精兵乘船溯江而上直指成都。 當時,公孫述的部將延岑率領大軍拒住沈水,聲勢浩大。 而臧宮的情況卻很艱難。他手下人多,糧食少,運輸跟不上,補給困難。 好多士兵,心存去意,總想借機會反叛逃散。 郡內各縣的地方勢力,見此情形,也再次聚集自保,準備觀察成敗利鈍後,再決定究竟投向哪一邊。 臧宮本想率部撤回,可又擔心部下反叛,敵人追殺,一時猶豫難決。 適逢光武帝派謁者令率兵去見岑彭,有騎兵七百多人。 臧宮當機立斷,假傳聖旨,把這些兵調到了自己部下,壯大自己的聲勢。 他命令部隊晨夜行軍,並故意打出許多旗幟,派人登上山岡擂鼓吶喊。 行軍時,左岸是步兵,右岸是騎兵,夾擁著戰船浩然而進,呼聲震動山穀。 延岑沒有料到漢軍來得如此突然,急忙登山瞭望,看到漢軍陣容強大,士馬鮮明,他十分震驚。 臧宮乘勢縱兵出擊,大敗延岑,延岑部眾被斬首和落水溺死的有一萬多人,江水都變得混濁了。 延岑隻身逃奔成都,他的士兵全部投降,臧宮繳獲了他的兵器馬匹珍寶和一應輜重。 然後,乘勝追擊,一路迫降十幾萬人。 臧宮一路猛攻,進軍到平陽鄉,蜀將大將王元率眾向臧宮投降。 接著,又臧宮進軍攻占綿竹縣,擊破涪縣城,斬殺了公孫述的弟弟公孫恢。 又攻克了繁縣、郫縣。 臧宮前後繳獲的節杖就有五條,印綬更是高達一千八百個。 整頓兵馬之後,臧宮率軍進攻成都北方的門戶--雒城。 此時,大司馬吳漢統帥的南線漢軍攻占廣都,乘勝進逼成都,就等臧宮兵抵成都,南北夾攻了。 但是,一路高歌猛進的臧宮在雒城遇到了蜀軍頑強的的抵抗,由於雒城池深城高,防守嚴密,臧宮一時難以攻下。 從此,雙方在南北兩路同時開始對峙,戰局陷入了僵局。 經過半年多的全力圍攻,臧宮終於拿下了雒城。 建武十二年十月底,臧宮率領北線漢軍與吳漢率領的南線漢軍在成都城下會師,對成都形成了合圍之勢。 南北會師之後,臧宮去吳漢的軍營會晤,他率兵進入小雒城門,耀武揚威地經過成都城下,來到吳漢營中。 吳漢見到臧宮,特別高興。兩人飲酒高會。 酒後,吳漢對他說:“將軍來時經賊兵城下,震揚了威力,行走如風,照耀如電。然而窮寇難以估量,回去時希望你改行他道。“ 臧宮心氣高傲,哪裡肯聽,他仍從原路返回營地。敵人也不敢攔截他。 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吳漢、臧宮率部屯於成都城鹹陽門以外,準備與公孫述在城下展開決戰! 公孫述令延岑率領主力攻擊臧宮所部,自己去戰吳漢。 臧、岑交手,延岑三合三勝。 但此時公孫述胸部中槍墜落馬下,蜀軍敗入城中。 公孫述當晚就死了。 次日晨,延岑投降。 吳漢、臧宮統兵入城。 光武帝劉秀因蜀地剛剛平定,地方不穩固,就任命臧宮為廣漢太守,率軍鎮撫蜀地。 建武十三年,為了犒賞臧宮平定蜀地的戰功,朝廷增加臧宮的封地,改封他為酂侯。 建武十五年,臧宮應征召回京師,以列侯奉朝請,定封為朗陵侯。 建武十八年,臧宮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建武十八年,漢朝在蜀郡的守將史歆在成都謀反,劉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護軍,精通軍事,所以派遣吳漢率領劉尚及太中大夫臧宮率萬餘人前往討伐。 圍困一百多天,成都城破,史歆被殺。 建武十九年,妖巫維汜的弟子單臣、傅鎮等人傳播謠言,聚眾滋事。 他們攻進原武城,劫持官吏百姓,自稱將軍。 朝廷派臧宮率領北軍及黎陽營將士包圍原武城。 當時單臣等糧草豐足,漢軍幾次攻打,都未能攻克,士卒多有死傷。 光武帝召集大臣谘詢方略,公卿、諸侯王都說應該懸重賞購求敵首。 東海王劉莊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說:“妖巫劫持吏民,其心不會長久。他們內部一定有因後悔而想逃跑的。隻不過由於我們圍城太急,他們沒有機會出逃罷了! 為今之計,最好是略緩城圍,讓他們得以逃出城去。 一逃,有一個亭長就足可以擒獲了。“ 光武帝采納東海王的建議,命令臧宮撤出部分兵力,暫緩城圍,敵人果然分散逃出。 臧宮等斬殺了單臣、傅鎮,平息了變亂。 臧宮回京,因平亂之功升任城門校尉,又轉任左中郎將。 後又出兵到武溪平亂。 兵到江陵,敵降而歸。 東漢初年,因為長期戰爭,力量比較薄弱。 所以對匈奴采取防禦的方針和策略。 後來,匈奴饑疫連年,內部紛爭反覆。 光武帝劉秀召見臧宮,問他對匈奴問題的看法。 臧宮說:“願率五千騎兵以立功。“ 光武帝劉秀笑著說:“你是常勝將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能跟你討論敵情,因為你根本不把敵人放在眼裡。“ 建武二十七年,臧宮和楊虛侯馬武一起上書劉秀,建議北擊匈奴,刻石紀功。 但光武帝劉秀長年寄身軍旅,頗厭武事,並且知道天下疲耗,人心思定,隻想偃武息兵,與民休息,不想輕起邊釁,疲國困民。 於是下詔書給臧宮、馬武,闡明自己的觀點。 這封詔書,部分地表現了光武中興的思想基礎,對朝廷認識轉變影響至大。 由於在這封詔書中,光武帝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此後,將領們再也沒有人提起用兵黷武之事了。 建武十一年,臧宮率兵參加討伐蜀地割據者公孫述的戰事,他駐軍在到中盧縣,這裡是駱越人聚集之地。 當時,公孫述的將領田戌、任滿正與漢軍征南大將軍岑彭在荊門對峙。 由於岑彭等人屢次出戰失利,駱越人心浮動。 有人準備叛漢歸蜀。臧宮手下,兵力單薄,估計難以控製局麵。 正好屬縣送來幾百輛運輸車。 臧宮一見,頓生巧計。他讓人乘夜鋸斷城門的門檻,命令運輸車輛來而復往,出入城門,絡驛不停。 於是,車聲轔轔,整整響了一夜。 駱越派來偵探消息的人,聽到一夜車聲不絕,看到城門門限也斷了,就傳語族人,說漢軍大部隊來了。 駱越的首領聞訊,不敢再懷二心,送來牛、酒犒勞漢軍。 臧宮排兵列陣,殺牛擺酒,款待、撫慰他們。 駱越地方這才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