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聖通因為日漸失寵,她的外戚也始終不像陰家兄弟那樣受到劉秀的親信和重用,因此越來越對劉秀感到怨恨和不滿。 建武十六年,劉秀度田,收到一片簡牘,寫到: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東海王劉陽在朝堂上當眾揭露,這是因為”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製,不可為準。 劉秀由此加大了度田的核查,並殺了十餘個郡守。 在平定了度田引發的叛亂之後,劉秀將叛亂的魁帥嚴厲處罰,遷往他地,度田成為東漢定製,社會恢復了安定,形成了牛馬放牧,邑門不閉的大好局麵。 而劉秀在經過“退功臣進文吏”,削弱了朝堂上功臣的影響力,讓他們安享富貴,不過逢年過節入朝覲見而已。 又經過“雖置三公,事歸臺閣”極大的加強了皇權,將權柄牢牢握於手中。 經過度田,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在度田中殺了不少郡守,震懾了朝堂,在執政風格上“嚴猛為政”,做到了“總攬權綱”,此時他已經能夠控製廢後易儲,國本動搖造成的政治影響。 建武十七年,也就是在天下平定四年之後,光武帝決定廢皇後郭聖通,立貴人陰麗華為後。 劉秀認為她心懷怨恨,對她性情的評價是像鷹鸇、無後妃之德,認為她在自己死後不會善待陰麗華母子; 而陰麗華是原配,與自己情深意重,應該侍奉宗廟,居國母之位。 因此在國家政局穩定之後,便開始行廢立之事。 西漢廢後之後立新後,間隔少則半年,多則兩年。 但因郭聖通生有五個嫡子,郭聖通被廢之後,劉疆仍然可以以長子身份合法居於太子位之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秀將廢立皇後同時進行。 並強調因皇後失德而導致中宮異位,進而致使國本動搖,是異常之事,不是國家之福,因此不得慶祝。 將廢後引起的政治動蕩減到了最小。 教導太子讀書的郅惲小心翼翼的在大殿之上替郭聖通說了一些勸諫劉秀的話。 他說:“臣聽說夫婦之間的感情,連兒子都無法乾涉父親,何況臣下怎麼能乾涉君王呢,這是臣下不敢說的。 即便如此,希望陛下衡量事情輕重,不要違背父子人倫,不要讓天下人橫加議論。 劉秀說:“郅惲善於用自己的心去體諒主上的心思,他知道我一定不會有失偏頗而忽略國家大事。” 這裡,劉秀說郅惲最能體諒自己,並保證以後不會因此影響輕慢國家大事。 君臣父子乃人之大倫,鑒於西漢易儲多次發生父子相殘的慘劇,郅惲最擔心的也是這種事情在皇廷重演。 於是用武丁、尹吉甫這等賢君名臣因娶後妻,放逐前妻之子的例子,勸劉疆主動讓位。 郭聖通因過失遠遠小於前代廢後,在被廢之後即被封為中山王太後,移居皇宮北宮居住。 劉秀給了郭氏一個“王太後”的身份而不是將她廢為庶人,並且給其娘家諸人封侯,賞賜他們大批金錢,親自蒞臨郭府,後來又給郭聖通的兒子們增封。 一來,郭氏家族在劉秀即位之初有從龍之功,身為外戚謹慎小心十餘年。 郭聖通也誕育皇家子嗣,對皇室宗族有功,行為上並無嚴重過失。 劉秀是歷史上著名的善待功臣、心胸寬廣之人,甚至自己殺兄仇人更始帝的三個兒子都冊封為侯,自然會對郭聖通和郭家格外厚遇。 二來他接受了郅惲的進諫,盡量減少廢後異儲的負麵影響,做到“無令天下有議社稷”。 詔書一下,導致郭聖通所生的長子劉疆一下子由嫡長子變成了庶長子,而劉陽則由庶子變成了嫡長子。 此時嫡庶異位,他在太子位上便名不正言不順了。 劉疆因此十分不安,聽從了郅惲的建議,多次上書表示要讓出太子之位。 從此,東海王劉陽以嫡長子身份在朝堂之上參與政務。 建武十九年,他在平定妖巫單臣、傅鎮在原武之亂中顯露出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華。 劉陽優秀的表現昭示著,經過兩年的準備,在劉秀的細心栽培下,劉陽在朝堂上具備了足夠的資歷、聲望和參政的經驗,可以承擔儲君的重責。 同時,成為了庶子的劉強也在太子位上愈發感到不安,最終劉秀同意了劉疆辭掉太子位的請求,將帝國皇位的繼承權交托到劉陽手中。 同年,劉秀決定改立陰麗華的兒子劉陽為太子,前太子劉疆退位東海王,下詔。 劉莊當太子後,即就東宮,劉秀親自考察,以十萬錢重金禮聘當世名儒桓榮教授太子。 同時任用何湯、劉昆、包鹹、鐘興等有教授學生經驗的大儒文士傳授皇太子學識。 因為前太子劉疆一直沒有就東宮,因此沒有現成的東宮建製,屬官、製度皆不完備。 建武二十四年,班彪諫言選任賢能擔任太子太傅,完善東宮和諸王府的官署,依據西漢舊典設立皇太子湯沐和坐朝儀製。 劉秀同意了。 建武二十八年,經過九年的學習,劉莊學有所成。 劉秀極為重視太子太傅的人選,特地召集百官,商討舉薦事宜,最終任命張佚為太子太傅、桓榮為太子少傅。 建武二十八年六月,又發生了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 更始之子壽光侯劉鯉怨恨劉盆子害死自己的父親,於是通過郭聖通之子劉輔結交賓客,殺了劉盆子之兄故式侯劉恭。 劉秀震怒,不顧郭聖通剛剛去世,下詔大捕諸王賓客,甚至造成一家三口伏屍於郭聖通靈堂的慘劇。 並將劉輔下詔獄三日。 受牽連而死的多達數千人。 不過還是有幸運之人,通過陰家依附諸王的馮衍聽說這件事之後,自己去詔獄認罪,卻得到了格外優容,被放了出來。 同年八月,郭聖通的前四子劉疆、劉輔、劉康、劉延和許美人之子劉英皆就國,陰麗華諸子都留在洛陽,明帝即位後數年,才陸續就國。 陰麗華所生的次子劉蒼也受到父親的重視,在建武時期也撰寫奏章,參與朝政。 陰麗華的兄弟陰識、陰興一直備受劉秀的親信與重視。 陰識在隨陰麗華到洛陽後便先於功臣封為陰鄉侯。 立功之後,劉秀想要增封,當時劉秀地盤很小,許多功臣還沒有封地,陰識剛獲封地,又要增封。 他為了避免有人覺得劉秀分配不公,以“托屬掖廷”為由拒絕,後來為劉秀擔任關都尉,鎮守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函穀關。 後來又成為帝王親信之臣——侍中。 劉陽任太子之後,他即輔導東宮,並擔任守執金吾守衛皇宮。 劉秀出巡郡國,他鎮守京師。 陰麗華的弟弟陰興到來之後,除了擔任黃門侍郎之外,還擔任了守期門仆射,掌管劉秀的親衛隊。 在建武九年之時被提拔為侍中,並賜爵關內侯。 因為母弟被殺,劉秀又想增封列侯,此時,來歙、大司徒王霸等都沒有被封列侯,而陰興認為“富貴有極,人當知足”。 自己雖然以劉秀親衛隊長的身份跟從征伐,但是沒有真正去前方打仗而拒絕。 在建武十九年,陰興成為九卿之一的衛尉,並輔導皇太子。 建武二十年劉秀病重時,他在雲臺廣室受顧命。 劉秀病好之後,又想以他為三公之一的大司馬,陰興以有損聖德再度推讓,劉秀才準允。 陰識、陰興所舉薦的人選也被劉秀任用,許多官至高位。 正是因為陰識、陰興處處替劉秀著想,也受到了皇帝的特殊信任,以皇後外戚執掌京師禁衛。 而大多數皇後隻有丈夫死後,兒子即位,升為太後之後,外戚才能得到這樣的位置,這是兩漢外戚中非常罕見的現象。 尤其是有外戚王莽篡漢的先例在前,劉秀卻仍然願意把權利與陰氏分享,可見對陰氏的信任。 陰麗華最小的弟弟陰就,在賓客馬成犯法被抓竟然求劉秀親自出麵解救。 雖然劉秀明辨是非,令馬成伏罪,但當時賓客不過豪門仆從一般,如此小事竟勞動天子出麵,可見陰就的驕縱。 並且他還膽大包天欺騙郭聖通的五個皇子獲得千萬錢而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東漢一朝,陰氏一門四侯、牧守數十,從地方富戶一躍成為東漢著名政治家族。 中元二年,劉秀駕崩,劉秀與陰麗華夫妻相伴走過三十四載的崢嶸歲月。 歷經亂世離別、皇朝建立、屈身為妾、位正中宮,陰麗華作為最理解、支持劉秀的人,始終伴隨劉秀左右。 劉秀也將自己千辛萬苦建立的皇朝基業交到了他們的兒子手中。 漢明帝劉莊即位後,對陰氏、郭氏的族人一視同仁。 當時在京師洛陽,郭氏家族與樊氏、陰氏、馬氏,並稱為“四姓小侯”。 並且,明帝讓郭聖通最小的兒子劉焉可以得以往來於京師。 就連到了章帝時代,身為陰麗華嫡係子孫的漢章帝還親自到郭氏家中,大會郭氏族人,君臣非常的和睦。 陰氏黯然的做了十六年的貴人,也就是“妾”的地位,但仍能如此不偏不倚的厚待郭氏一族。 一則是因為雖然為妾多年,卻一直備受寵愛,沒有受什麼委屈; 二來,她身為管仲後人,注重家風品行之外,並且還與她自身的品性有極大的關係。 劉秀評價她“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性賢仁,宜母天下”,第五倫評價她“友愛天至”,史書描述她“性仁孝,多矜慈”。 通過其丈夫和朝臣的評價,我們看得出,這是一位生性善良、性格溫和、心胸開闊的女性。 也許是歷經戰亂痛苦、親人離散給了她更多的人生智慧,也許是受劉秀的君子之風的影響,讓她得以用從容平靜的態度麵對數十載的波瀾人生。 因為劉秀、陰麗華和劉莊用理性、平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廢後易儲,也讓東漢後來的三位廢太子皆得以保全,甚至漢順帝劉保被廢太子後又重新登上帝位。 劉莊即位後,尊皇後陰麗華為皇太後。 東漢一朝,女主之盛,在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極為罕見。 陰麗華作為東漢開基之後,相對於後來的鄧、梁等女主,在政治上是沒有建樹的。 唯一做過的一件政治大事就是幫助劉莊冊立開國功臣馬援的小女兒為後,也就是被尊為中國歷代上賢後典範的東漢明德皇後。 陰麗華的五個兒子,除了劉衡早死之外,劉莊是開創明章之治的明君,劉蒼是傳頌千古的賢王,但也有不讓她省心的兒子——劉荊。 劉秀駕崩後,劉荊便偽造郭況給劉疆的信函,鼓動劉疆謀反。 劉疆因恐懼直接將送信之人和書信封起,上交給明帝。 明帝是眼中不揉沙子的個性,很快查明是劉荊所為,於是將劉荊貶為廣陵王,遣就國。 因為是同母弟,對其格外優容,劉荊三番四次意圖造反,劉莊都不加追究,僅僅下詔不得臣屬吏人了事,甚至連食租都不減。 陰麗華去世三年後,劉荊用巫妖詛咒,被檢舉後自殺。 陰麗華的弟弟陰就因為受姐姐、姐夫寵愛而驕縱非常。 在永平朝擔任少府之職,車駕曾經沖撞禁衛,車府令徐匡收捕駕車人,反而獲罪,劉莊雖然赦免了徐匡,但仍然把他降職。 有一次劉蒼在正月朔旦入宮朝賀,少府應該依照舊例給璧,陰就竟然不給,後來劉蒼的屬官朱暉把璧騙到手拿走了。 由於陰就驕橫,其子陰豐脾氣狷急,娶了酈邑公主。 有一次小兩口吵架,陰豐殺死了公主。 陰豐被處死,陰就夫妻身為父母應當連坐,兩人因此自殺,他的封國新陽侯國被取消。 劉莊因陰氏為皇帝舅氏,格外優容,不對其一門加以極刑。 劉荊屢屢生事,以及陰就家出事,也許是陰麗華在晚年遭遇的最大不幸。 永平七年,在位二十四年之久的陰麗華崩逝,與劉秀合葬原陵,葬禮極為隆重。 後來和熹太後鄧綏下葬時的禮儀完全比照了陰麗華當年的規模和程序。 而終東漢一朝也隻有鄧綏獲得了如此的殊榮。 陰麗華是中國歷史上皇後謚號製度之第一人,自此以後皇後謚號為帝謚加上本謚成為歷代定製,沿用至唐初,長達六百年。 永平十七年,在陰麗華去世十年之後,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劉莊,夢到父母生前的快樂幸福樣子,以為回到了年少時在父母身邊的日子。 從夢中高興得醒了過來,之後發現原來是一場夢,又難過得無法入睡。 斯人已逝,音容猶在,由此可見劉莊對父母深深的依戀之情,直到年老還仍然懷念在父母膝下備受疼愛的那段美好時光。 這位光武帝有何豐功偉業呢? 是因為光武帝尊崇熱愛人民,所以天意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 下麵來了解下這位優秀的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在同一全國之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立即對當下的民生減輕負擔,放出奴隸和犯人,改革製度,減輕賦稅。 有效地控製了官吏的財富,縮小了貧富差距,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做了很大的恭喜。 賦稅減輕,農民就開發了新的耕地,人口和耕地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慢慢的提升和擴大。 農民能夠吃飽,穿暖。 這也就奠定了東漢前期的繁榮昌盛。 也可以說漢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傑出貢獻的政治家。 在古代的帝王之中,很多會為了自己的陵墓大動乾戈,甚至於從開始繼位當皇帝,就開始為自己死後的墓穴尋找風水寶地,(小編疑問:如此的有心機,剛剛繼位就為死後墳墓找地方,這心操的真夠可以的!) 其中秦始皇嬴政就發動了全國的勞動力,建造了歷史上最大,氣勢恢宏,建造時間最長的秦始皇兵馬俑。 而漢光武帝的陵墓不同於其他興建自己陵墓的帝王,自己的陵墓是親自選址,帶著人到了北邙山和黃河之間的一塊空地,就下令葬於此地,不同於其他帝王的陵墓是葬於某龍脈之下。 而是,麵朝大山,背靠黃河的格局,而且下令要求不得超過25畝地。 建立在黃河河灘之上,這樣的隨意,唯一的要求是排水係統完善即可。 這可是在歷代帝王的陵墓中,不僅算不上是富力,還是相當的簡陋。 漢光武帝這個陵墓建造的是相當隨意簡單的了,可以說是建造在黃河泥潭裡了。 可是有專業人事分析:劉秀選址的地方曾是龍馬背負“河圖”、神龜背負“洛書”出現之處,是孟津一帶風水最好的地方。 劉秀也是非常相信風水之說的,選在這裡也是想沾沾龍馬,神龜的瑞氣啊。 兩千多年來,黃河多次的改道重修,劉秀的陵墓依然安然無恙,沒有得到氣候和盜墓者的侵害。 就算是秦始皇的陵墓也是有很多盜墓者光顧的。 劉秀的選址雖說是在黃河泥潭之內,水下四米內都是水泥,加上黃河之水竄流之急,很多盜墓者也是不敢輕易去碰觸的,這樣反而更急保護了自己的陵墓的安全。 所以兩千多年來,逃過了天災,避過了人禍,這座僅僅25畝大小的陵墓一直安然地躺在黃河泥潭之中,從未被打擾。 或許這塊風水寶地真的有神靈在此庇佑,讓埋葬此處的靈魂都得到了千百年的安息。 古代封建時期諸侯爭霸,王侯將相等級森嚴,說到皇帝那可是真龍天子,但是要說他們是否有真正的實力,那也不一定。 歷史上的昏庸之君、亡國之君也不在少數,但要說到開山鼻祖,諸位開國皇帝那肯定是能力出眾,具有超乎常人的本領。 開國皇帝們都是改朝換代,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歷史走向的超級牛人。 他們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被改變成各種書籍,他們的名號甚至出現在武俠小說中。 這就是漢光武帝劉秀,劉秀出生在濟陽宮,也是能力出眾,從王莽的手中將政權奪了過來。 當時的王莽也不是水貨,甚至因為他出色才能與天馬行空的創造力,被稱為穿越時空的人。 很多人都認為王莽是從未來穿越到那個時代的,不管是從墳墓中發掘的玻璃水晶杯,還是他讓妻子穿短裙,都與那個時代的格格不入。 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是一位穿越者,但是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穿越的打不過開掛的,這麼一說,這位開掛的指的就是劉秀了。 說起開國君主往往跟殘忍掛鉤,打江山的時候稱兄道弟,一旦奪了政權統領天下,可就不顧什麼兄弟情義了。 功臣們都變成了虎視眈眈的敵人,自己手中的政權唯恐握不穩,甚至先下手為強,將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們一一除去,以絕後患。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就是這樣一位心狠手辣的人,他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後,就用各種手段將曾經為他打天下的功臣除去,甚至是誅連九族。 唐朝的李世民也是這樣一位鐵石心腸的人,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甚至六親不認,發動政變。 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劉秀就大大不同,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仁慈的開國皇帝。 他的故事也是非常的經典, 在劉秀那個年代,西漢已經日益沒落從漢元帝開始,漢王朝就開始逐步走向下坡路。 到了漢成帝更是昏庸不堪,導致大權旁落,大漢王朝進一步落寞,到後期甚至被王莽篡權,建立了新的朝代。 但是王莽推翻漢朝的政權之後,推行了很多改革,這些改革很多不切實際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並且觸動了很多統治階級的利益,也沒有考慮到平民的利益。 再加上當時時運不濟,上天不給麵子,旱災水災接連發生,導致很多綠林好漢揭竿而起。 很多地主階級統治階級的勢力也開始趁機反撲,頓時導致朝廷大亂。 這個時候劉秀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麵,劉秀在南陽郡騎兵招兵買馬之後,力量雖說不強。 但是憑借著劉秀非常強大的軍事才能,在他的指揮下往往幾千人的軍隊戰鬥力勝過幾萬人。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十分優秀的將領,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竟然不是很高,很多人都不明就裡,誤以為劉秀隻是歷史上的一個小人物。 歷史的淵源埋沒了這位開國之君的萬丈光芒。 他的一生仿佛都在開掛,他的開掛可不是隨便一說,那在歷史上可是有記載的。 當時劉秀率領幾十個兵逃往山裡,後麵跟著幾千人的王莽手下的追兵,就在這危機關頭,突然山洪暴發,阻斷了追兵的路,讓劉秀趁亂逃脫。 後來在作戰中劉秀甚至召喚來了隕石,根據後漢書中的記載,在大戰開始前的一天晚上,忽然有隕石墜落在敵軍陣營。 就在這時,劉秀也把握住了這次機會,率領幾千名精銳的騎兵,直接沖向王莽的軍隊中。 幾十萬大軍就這樣在天災人禍的夾擊之下,作鳥獸散,至此王莽大勢已去,劉秀光武中興,重振旗鼓。 那是因為他的運氣實在是好到逆天了。 漢朝曾施行推恩令,目的就是為了削弱諸侯的勢力。 劉秀就是推恩令的間接受害者,他是一位漢室宗親,但卻生活得與普通百姓無異,無非就是不愁吃穿罷了。 屆時,王莽建立新朝,但是因其一係列騷操作導致社會動蕩不安,社會矛盾激化,於是一幫義士揭竿而起,其中便有劉秀。 劉秀初時勢力甚微,便與綠林軍合作。 一次大軍浩浩湯湯地向劉秀攻來,劉秀不敵,節節敗退,最後軍隊之後敗退至昆陽。 最終,王莽大軍兵臨城下,足足四十萬兵力,眼看著就要破城而入了,同陣營的綠林軍都打算棄城而逃了。 劉秀揮手拒絕,讓他們守好城池,自己則帶著十來人去搬救兵。 劉秀離開之際,王莽軍隊曾對綠林軍勸降,但是被拒絕了,正當王莽大軍準備攻打城池時,異象發生了。 天上烏雲遍布,瞬間下起了傾盆大雨,不光如此,這些雨還是夾雜著隕石的隕石雨。 一時間,敵軍被砸得亂了陣腳,更有甚者,害怕地趴在地上不敢動彈。 這時候劉秀趕了回來,帶回來了萬餘人,沒辦法,時間實在太短了。 但是這也足夠了,王莽大軍已經潰不成軍,縱是人再多也無濟於事。在劉秀的指揮下,士兵士氣大漲,向著王莽的軍隊攻擊。 兩軍打的難舍難分,但是劉秀還是占了上分,王莽軍隊開始慌亂逃走。 最終,在氣象的幫助下,劉秀贏得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這場戰役也被稱為昆陽之戰,流傳至今。 劉秀之兄劉演也是和他一起起義的,可以說這份戰功是他們共同打下的。 起義軍曾擁立過一位皇帝,便是更始帝劉玄。 劉秀劉演兩兄弟功高蓋世,在民間威名赫赫,勢頭更是超過了劉玄。 皇帝是見不得將軍名聲超過自己的,這使劉玄對兩兄弟起了歹心。 他先是對劉演下了殺心,專門為了設了一席鴻門宴,劉演因此身死。 劉秀為了自保,隻好對於兄長的死不聞不問,表現出毫不關心的樣子。 但是劉玄還是不放心,劉秀知道劉玄不會這麼輕易放過自己,於是來到劉玄麵前主動請罪,細述自己的過錯,並且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麼功勞,一切都是綠林軍的功勞。 劉玄看到劉秀如此表態,也不好直接殺了他。 於是他便起了“借刀殺人”的念頭,此次會麵後,劉秀被剝奪了帶兵的權力。 同時,他手下的兵力也被劉玄收走,但是劉玄卻給他留了一條命,讓他去河北待著。 劉秀征戰多年,總有仇敵,恰好河北就有著勢力是想要劉秀的小命的,剛到河北,劉秀便遭遇了追殺。 誰成想,劉秀意外躲過了追殺,並在河北重新發家,很多義士聽聞他的威名也來投奔與他。 劉秀的實力又慢慢壯大,接著還吞並了幾個割據勢力,最後,劉秀稱帝並成功擊敗了劉玄的軍隊,一統了天下。 自此,漢朝去而復回,史稱東漢。 劉秀一路上雖也有坎坷,但走得也算是一帆風順,起決定性的便是他的逆天好運。 說來也怪,劉秀參與的戰爭中,幾乎都是勝利的結局。 在河北稱帝後,更是過分,無視差距,一路壯大,最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劉秀,真乃神人也,真不愧是位麵之子。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新莽末年,劉秀在家鄉起兵。 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麵。 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初五日,劉秀在南宮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遺詔說:“我無益於百姓,後事都照孝文皇帝製度,務必儉省。 刺史、二千石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員或通過驛傳郵寄唁函吊唁。 劉秀死後,其子劉莊繼位,於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劉秀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 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隻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西漢建平元年,劉秀出生於濟陽縣,他出生的時候,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當年稻禾一莖九穗,因此得名秀。 元始三年,劉欽去世,年僅9歲的劉秀和兄妹成了孤兒,生活無依,隻好回到祖籍棗陽舂陵白水村,依靠叔父劉良撫養,成了普通的平民。 由於劉秀勤於農事,而其兄劉縯好俠養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經常取笑劉秀,將他比做劉邦的兄弟劉喜。 西漢自漢元帝以來,朝政日益衰敗。到了漢成帝之時,成帝昏聵不堪,委政母族。 致使以太後王政君為首的王氏外戚集團獨攬了朝政大權;又專寵趙氏姐妹,從而形成了“趙氏亂於內,外家擅於朝”的局麵。 漢哀帝死後,王政君之侄王莽連立漢平帝、孺子嬰兩幼主,其地位歷經“安漢公”、“攝皇帝”,表麵上幾乎就是昔日周公攝政的再次重演。 初始元年,王莽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正式代漢登基稱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國”,西漢在歷經214年的統治後終於滅亡。 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實際,又觸動了上至豪強、下及平民的利益; 加之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裡、哀鴻遍野。 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大批豪強地主也乘勢開始倒莽。 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雖名為皇族後裔,但他這一支屬於遠支旁庶一脈。 劉秀為人、與其長兄劉縯不同,劉縯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豪傑,欲圖大事; 而劉秀則為人“多權略”,處事極為謹慎。 新朝王莽末年,天下的亂象已現,劉縯和南陽的諸多子弟都欲趁亂起兵,而劉秀卻持謹慎的態度以觀時局。 可見劉秀起兵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謹慎決斷的,見天下確已大亂,方才決定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