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 這是孔子對齊景公的勸誡,也主張了孔子在其位,就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 不少人把它理解為愚忠、愚孝,其實這並非孔子之意。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領導,就要有領導的樣子,德行等方麵要給他人做表率。如果你是員工、下屬,就要把本職工作做好。 笏板,朝廷相見時所執的手板,上麵記事,以免遺忘。它的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笏板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記錄和提示,相當於現代公司開例會的記事本與備忘錄,也是古代官員早朝時,向皇帝匯報工作的記事工具,也是他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其中,五品以上的高級官員,可能使用珍貴材料的笏板,如象牙或玉石,而普通官員則可能使用更簡單的材料,如竹子或木頭製成的笏板。 隨著時間的推移,笏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官方認可的禮儀用品,尤其在封建王朝的禮儀製度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古代,伴君如伴虎,大臣稍有不慎便可能招致滅頂之災,作為臣子需要時刻警醒自己,做到自己的本分,為君王、百姓負責。 其中,漢朝的黃霸、於定國、許廣漢、霍顯等大臣們,做得非常到位! 漢武帝元光五年,黃霸出生於河南太康縣,自幼攻讀法律之學,胸有大誌,喜歡做官。 漢武帝末年,黃霸以待詔身份捐官做了侍郎謁者,後因兄弟犯罪,被彈劾罷官。 隨後,黃霸捐穀求官,授補左馮翊,管轄沈黎郡,負責郡內錢糧事宜。黃霸在任內,公正無私,經上司考察,升任河東均輸長,負責征收、買賣和運輸郡內貨物。 天漢四年,黃霸因清正廉潔被舉薦為河南太守丞。 黃霸熟稔法律條文,在任內勤於觀察,待人接物溫良謙讓,處事議政合乎法度,順應人心,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愛戴。 左將軍上官桀等人與燕王合謀作亂,霍光殺掉他們之後,仍沿用漢武帝末年的嚴刑峻法製度,以嚴厲的刑罰約束臣民,導致各地官吏以執法嚴酷為能,唯有黃霸寬和以待,愛民如子,因此贏得了仁厚的名聲。 元平元年,漢昭帝崩,沒有兒子。 光祿大夫邴吉建議把流落民間的漢武帝曾孫劉病已迎入宮中,入繼大統。 宣帝由於幼年遭遇變故,長期生活在民間,深知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因而重視吏治,注意減輕人民負擔,發展農業生產。 宣帝聽說黃霸執法公平、仁厚愛民,就召升為廷尉正。 黃霸在任內數次裁斷疑難案件,朝廷上下都認為判得很公平,不久轉任丞相長史(丞相府秘書長)。 本始二年五月,漢宣帝為標榜自己是漢武帝正統嫡孫的身份下詔頌揚漢武帝,要求群臣討論武帝的“尊號“和“廟樂“。 群臣莫不贊成,唯獨長信少府夏侯勝極力反對,認為武帝對百姓沒有恩澤,不能另立廟樂,時任丞相長史的黃霸支持夏侯勝,拒絕在彈劾夏侯勝的聯名書上簽字。 丞相蔡義和禦史大夫田廣明帶頭聲討夏侯勝的罪行,定性為大逆不道。 同時,又揭發黃霸事先知道夏侯勝的觀點而沒有舉報,犯有包庇慫恿之罪;兩人都被捕入獄,判處死刑。 不過漢宣帝並沒有按慣例將夏侯勝和黃霸按大逆不道罪處死並夷三族,而是長期關押。 夏侯勝、黃霸被關在牢裡後,過了很久也沒見行刑,黃霸就提議跟夏侯勝學習經術,夏侯勝以已獲死罪為由拒絕了他。 黃霸引用《論語》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夏侯勝覺得他說得很好,於是就教他學習《尚書》。 本始四年夏天,關東四十九郡同日地震,夾雜山崩,城墻房屋倒塌,死了六千多人。 宣帝為祈求太平而大赦天下,夏侯勝和黃霸得以被赦出獄,夏侯勝出獄後被任命為諫大夫,便讓左馮翊宋畸舉薦黃霸為賢良,又親自向皇帝舉薦黃霸,宣帝便提拔黃霸當了揚州刺史。 地節三年,黃霸因治績卓著,賢良考核名列上等。 宣帝對黃霸在揚州任內的工作很滿意,下詔表彰,任命黃霸為河南禹州太守,俸祿兩千石,並賜一丈高的車蓋,車軾為丹黃色,以示德高望重。 黃霸任太守時,漢宣帝勤勉政事,多次頒布詔書,恩澤天下,地方官吏卻不讓百姓知道這些詔書內容。 黃霸於是遴選品行優秀的下屬官吏,分散到屬縣宣傳恩澤詔書,讓民眾都能知道皇上的旨意。 同時,黃霸還注重聽取百姓之聲。 黃霸對待百姓寬大仁慈、暗中又明察秋毫,深得吏民擁護,郡內的戶籍人口逐年增長,治績天下第一。 宣帝非常高興,征召他擔任京兆尹。 不久,黃霸因為有過失而被貶,以八百石的官秩再度出任潁川太守,任職八年。 五鳳二年,宣帝下詔表彰黃霸的吏治之功,封為關內侯,賜黃金百斤,俸祿升為二千石。幾個月後,宣帝任命黃霸擔任太子太傅,隨後又提拔為禦史大夫。 五鳳三年三月,黃霸77歲,接替丙吉任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戶。黃霸擅長治民,卻不善於為相,任丞相時建樹不是很多,風采不如前任,名聲也比他治郡時有所下降。 黃霸擔任丞相期間,召集九卿、博士一起接見各郡前往京師匯報政績的官吏,黃霸想按照治理情況,對各地的官吏劃分等級,恰巧京兆尹張敞家中的鶡雀飛到了丞相府,黃霸以為是神雀,便商議著想上書稱瑞,後來知道是張敞所養,就沒有奏報皇上。 張敞反對變更法令,就將事情的始末稟告了宣帝:“臣家的鶡雀飛到丞相府,在場的官吏都認得這種鳥,丞相問及,卻都說不認識,可見眾人都懼怕丞相的權勢。 如今朝廷製定的法令,勸民從善,防盜禁奸,條文已經詳備了,不可增改。 應該令大臣訓示各地官吏,回去稟告郡守,推舉人才一定要名符其實,郡中公務應依法而行,不可擅自製定法令。“ 天子采納了張敞的奏言,黃霸因此十分慚愧。 樂陵侯史高以外戚身份任侍中一職,名望很高,黃霸推薦史高可任太尉。 漢宣帝令尚書召黃霸質問說:“太尉一官廢除已久,其職責由丞相兼管,這是為了息武興文。如果國家動亂,邊境吃緊,左右大臣都可領兵打仗。丞相的任務是宣明教化,評判冤案。任命將相是我的職責;況且史高是我的近臣,我深知他的才能底細,何勞你越職舉薦他呢?“ 尚書請丞相陳言己見,黃霸羞慚滿麵,連忙摘下帽子謝罪,數日後宣帝才裁定黃霸免罪。 從此以後,黃霸再也不敢向皇上進奏。然而自從漢朝興起,講到治理地方官吏民眾的,還是以黃霸為第一。 黃霸任丞相五年,甘露三年壽終,享年82歲。 武帝後期,為加強中央集權而製定了極其嚴酷的法令,同時建立了察舉製度,並任酷吏以嚴刑法。 昭帝繼位後,朝中嚴格遵循武帝時期的法律製度,以嚴刑峻法來控製各級官員。 於是一些世俗官吏為迎合皇上旨意,就以在執法上能盡量采用嚴刑酷法作為一種有才能的表現,以能吹毛求疵作為衡量能力的標準。 黃霸斷案卻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 黃霸任潁川太守時,得知某鄉有孤獨老人去世,沒有後人來安葬,黃霸就親自督管此事:哪個鄉裡治所的大樹可以砍伐作為棺木,哪個驛館飼養的豬可以用來祭祀等。 郡內官吏依言前去,跟黃霸所說一言不差。 黃霸的細心達到如此程度,可謂明察秋毫。 不知內情的人都稱他是神明。奸邪之徒懼怕黃霸,隻好去別的郡縣,潁川郡內的盜賊隨之日漸減少。 為了解民間情況,黃霸還常派官員微服私訪,並親自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間,關心百姓疾苦。 有一次,黃霸想要考察民間情況,就派了一名年長廉潔的下屬秘密出行訪察。 下屬依言出發,微服出訪,不敢在驛亭住宿,餓了就在路邊吃些食物,這時忽然飛來一隻烏鴉,叼走了他手裡的肉。 恰巧有人要去郡衙,看到了這一幕,就對黃霸講了這件事。 下屬回來後,黃霸迎上前慰勞他,說:“太辛苦了!在路上吃飯還被烏鴉搶走了肉。“ 下屬大驚,以為黃霸對他外出的所有情況都已知曉,所以對所問的事情絲毫不敢有所隱瞞。 黃霸為政,教化為先,然後才用刑罰。 黃霸任潁川太守時,多次頒發刑律均告之於民,達到家喻戶曉,使犯罪率大大降低。 同時他還製定詳細的安民條款,規勸黎民遵章守法,勤事農桑,節約資財,並安排長輩們率領著伍長,在民間頒布施行,以教化民眾。 黃霸注重官吏的持續性,盡量避免無謂的人員更替,以求培養長期穩定工作的官員。 許縣縣丞年老耳聾,督郵報告黃霸想要辭退他,黃霸不同意,說:“許縣縣丞廉潔清明,雖然年紀大了,尚能勝任接待迎送的工作,要多幫助他,不要讓有賢德的人失望。“ 有人請教他這麼做的緣故,黃霸道:“頻繁更換長吏,送舊迎新要花費不少費用,而且奸猾小吏會乘機銷毀賬冊文書而盜竊財物,公私耗費很多,所有的這些費用都得從百姓那裡取得,換上的新官又未必賢德,甚至還不如他的前任,隻會增加混亂。要他們管理政務,距離安定的局麵還相差很遠。“ 西漢時期,穎川郡有一家富戶,兄弟倆在一起生活,他們的媳婦都懷孕了。 兄長的媳婦生了個死胎,但是一直隱瞞著不告訴別人。 弟弟的媳婦生了個男孩,兄長媳婦便生了惡念,將孩子強奪過來並聲稱是自己所生。 雙方各執一詞,一直論爭了三年都未能斷決。 穎川太守黃霸聽聞此事後,派人把孩子抱到法庭中間,命令她們妯娌倆上去爭奪,表示誰能把孩子搶過去,便將孩子判給誰。 兄長媳婦爭奪時用力很猛,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反觀弟弟媳婦,既想把孩子爭回來,又恐怕會傷著孩子而不敢使勁兒用力,表情極為悲傷。 看到這裡,黃霸頓時明白了其中緣由,斥責兄長媳婦說:“你隻想得到兒子,怎麼會顧慮到用力爭奪會使孩子受到傷害呢?孩子是誰所生,這件事已經非常明白了。“ 隨即把孩子歸還給了弟弟媳婦,兄長媳婦隻得認罪。 黃霸年輕時擔任陽夏遊徼,與相士一同乘車出遊,看見一女子,看相的人說:“這女子將來肯定是富貴之人,如果不是這樣,相書將不能使用了。“ 黃霸就前去詢問,得知女子是鄉裡巫姓人家的女兒。 於是黃霸就娶她為妻,並與她白頭到老。後來,黃霸果然高居丞相之位。 於定國,初為獄吏,郡決曹,補廷尉史。以材能舉侍禦史,遷禦史中丞。宣帝即位,以曾諫昌邑王,超遷光祿大夫、平尚書事。 後任廷尉,決獄審慎,罪有疑者皆從輕處理,時人比之張釋之。 甘露三年為丞相,封西平侯。元帝時,關東連年災害,民多流亡,遂上書自劾歸侯印、辭相位,罷官就第。後卒於家。 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郡郯縣人。他的父親於公曾任縣獄史、郡決曹等官職,判案公平,觸犯法網而被於公依法判刑的人,沒有因不服而心懷怨恨的。 郡中的百姓為他立了生祠,稱作於公祠。 東海郡有個孝婦,年輕守寡,又無子女,很恭謹地奉養著婆婆,婆婆想讓她改嫁,她始終不答應。 她的婆婆對鄰居說:“我這孝順媳婦事奉我很勤勞辛苦,我憐憫她年輕守寡又沒有子嗣。我年紀大了,卻這樣長時間地拖累年輕人,這可如何是好啊!“ 後來老太太為了不再拖累媳婦竟自縊身亡。 老太太的女兒卻上告縣官說:“媳婦殺死了我母親。“ 縣吏逮捕了孝婦,孝婦辯解說不是自己殺害了婆婆。但在縣吏的嚴刑逼供下,孝婦最後竟屈打成招。 此案上報到郡曹府,於公認為這個婦人奉養婆母十多年,以孝順聞名鄉裡,一定不會是她殺害了其婆母。 太守不同意於公的分析,於公竭力爭辯,最終也未能說服太守,於是他抱著判決書在郡曹府上大哭,並借口有病。 太守最終還是以謀殺婆母之罪將孝婦處以死刑。 孝婦冤死以後,郡中大旱了三年。 後來新太守上任,占卜大旱的原因,於公說:“那位孝婦不該死,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強行決斷,災禍恐怕是由此而生吧。“ 於是太守殺了一頭牛,親自前往孝婦的墳前祭奠,並為她立了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上果然立即降下大雨,當年該郡五穀豐收。郡中人由此更加敬重於公。 於定國從小就跟隨他的父親學習法律,父親死後,定國也任過獄史、郡決曹等官職,後補廷尉史,並被推選與禦史中丞從事辦理謀反者的獄案,因才智出眾辦案有方升為侍禦史,又升任禦史中丞。 正值漢昭帝劉弗陵去世,昌邑王劉賀被征召繼位,行為淫亂,於定國上書規諫。 後來劉賀被廢,漢宣帝劉詢即位,大將軍霍光兼任尚書事,他上書分條奏請皇上,凡是當時曾規諫過劉賀的大臣都破格升官。 於定國因此而升任光祿大夫,平尚書事,很受重用。幾年後,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為廷尉。 他為人謙虛恭謹,尤其敬重精通經術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來拜訪的人,定國都以平等禮儀相待,照顧周全,尊崇備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贊譽。 於定國判案公允,盡可能體恤鰥寡孤獨之人,不是特別肯定的犯罪,都盡量從輕發落,格外注意保持審慎的態度。 甘露年間,於定國取代黃霸任丞相,被封為西平侯。 三年後,漢宣帝劉詢駕崩,漢元帝劉奭即位,因於定國是在職的先帝舊臣,漢元帝劉奭很敬重他。 當時陳萬年任禦史大夫,與定國共事八年,兩人議論政事沒有相抵觸的情況。 後來貢禹代替陳萬年為禦史大夫,與於定國政見多有不和,由於於定國比較明了熟悉政事,所以漢元帝劉奭往往認同於定國的意見。 然而,漢元帝剛即位不久,關東連年遭受災害,百姓流離失所,大批湧入關內,有人上書皇上把責任推到大臣身上。 元帝於是多次在聽朝之日召見丞相、禦史,進宮受詔,逐條用職務責備他們,說:“地方上那些狡詐不忠的官吏害怕因捕拿盜賊不力而遭受責罰,任意懷疑加害良民,甚至使無辜之人冤屈而死,有的官吏發現盜賊後,不立即去追捕,卻反而拘禁丟失財物的人家,使得後來百姓再受到盜賊的劫掠也不敢向官府報告,因此使得災禍和惡劣風氣逐漸滋長擴展。 老百姓多有冤屈,州郡官吏卻不加處理解決,不斷有上書鳴冤的人來到京城。 由於二千石的官員選舉的下屬官吏名不符實,因此,令長丞尉諸官多不稱職。 農田遭受災害,官吏不肯減免其賦稅,反而催收其租,以致百姓窮困加重。 關東流民饑寒交迫,疾病流行,朕已下詔令官吏運輸糧食,打開倉廩,拿出庫藏之物,救濟災民,向災民們賜發了禦寒冬衣,這些措施恐怕不能夠維持到春天。 丞相、禦史你們打算怎樣彌補這些過錯呢? 你們都要認真地分條陳述我的過失。定國於是上書謝罪。 永光元年,春天降霜,夏季寒冷,太陽暗而無光,漢元帝又下詔分條責備說:一個從東部來的郎官說那裡的老百姓因災荒父子不能相互照顧。 這些情況丞相、禦史你們這些主管大臣為什麼隱瞞不報告呢? 或是從東部來的那位官員誇大其詞了? 兩方麵反映的情況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異,我希望了解其真實情況。 收成還尚難預料,一旦有水旱之災,後果很讓人擔心。 公卿大臣你們有什麼可以防患於未然,或救難於已然的辦法沒有?請各位以實相告,不要有什麼忌諱。“ 定國見此詔書,內心惶恐害怕,於是上書引咎自責,並歸還侯印,乞求告老還鄉。 漢元帝答復說:“您輔佐我治理天下,不敢稍有懈怠休息,國家各種政事,都是由您總攬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現今我漢朝承接著周、秦以來窮困衰敝的局麵,民俗教化衰落,百姓缺少禮儀,陰陽失調,災禍出現,不是單一的原因所引起的,推類考察古之所記聖人言行,尚不敢自己獨擔過失,更何況是平常之人呢! 我曰思夜想,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災難的,還是沒能完全搞清楚。經書上說:'如果說天下有罪過的話,那麼所有的過錯都該歸在我一國之主的身上。' 您雖身居要職,又何必獨擔責任呢? 繼續努力監察郡國守相等地方官吏,不稱職的不要讓他繼續在位欺壓百姓。 請您繼續主持國家大政,力求用盡你的聰明才智,還當努力進食,小心養護身體。 定國於是又上書說病情加重,堅決要求辭官歸鄉,漢元帝便賜給他四匹馬拉的可以坐乘的車、黃金六十斤,罷官歸家。 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是昌邑(今山東巨野)人,年輕時擔任昌邑哀王劉髆的侍從官。後來漢武帝出遊,從長安到甘泉宮,許廣漢是隨駕人員之一,誤取別人的馬鞍放到自己的馬背上,事情發覺,執法者將其定為盜竊,當處死刑,有詔令死刑犯可以選宮刑,於是許廣漢便做了宦者丞。 始元七年,上官桀謀反,許廣漢參與搜索部分罪犯。 上官桀在宮中的公館內有繩索,長有數尺,可用以捆綁人的有數千根,用箱櫃封存著,許廣漢搜索未得,其他官吏卻搜索到了,許廣漢因搜捕不力犯罪判刑,送到掖庭聽差,後做了暴室嗇夫。 當時,漢武帝的曾孫劉詢寄養於掖庭,與許廣漢同室而居。 掖庭令張賀,原本是劉詢的祖父戾太子劉據的家吏,劉據被誣害時,張賀也受了宮刑,以舊日恩情對劉詢十分照顧。 等到劉詢長大,張賀想把自己孫女嫁給他。 張賀的弟弟張安世為右將軍,與霍光同心輔政,聽到張賀稱贊劉詢,想把孫女許配給他,張安世怒道:“皇曾孫是罪人衛太子之後,有幸能得到一個平民衣食就算不錯了。不要再談把女兒嫁給他的事。“ 於是張賀不再提此事。 當時,許平君,年十四五歲,已許給內者令歐侯氏為兒媳,正擬出嫁時,歐侯氏的兒子去世。 許平君的母親帶她去問卜,卜者說是大貴人之兆,其母內心高興。 張賀聽說許廣漢有女,就設宴相邀,酒興濃時,就說:“皇曾孫是皇帝的近親,即使地位卑賤,也可能當關內侯,可以擇其為婿。“ 許廣漢便同意了。 次日,許廣漢之妻聽訊後,很生氣。 許廣漢請人作媒說合,才同意嫁給劉詢,許平君和劉詢於元鳳六年成婚。元平元年,生下兒子劉奭。 後來,霍光廢黜劉賀後,擁立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封許平君為婕妤。 同年十一月十九日,漢宣帝立許平君為皇後。 許平君被立為皇後之後,霍光認為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是罪人不應該封為國丈,一年多以後才封為昌成君。 霍顯,西漢時期大將軍霍光之妻。有傳言她並非霍光的第一任妻子,範明友之妻也並非她所生,而是霍光前妻所生。 又過了一年,宣帝冊立許皇後的兒子為太子,封昌成君為平恩侯。 霍顯非常惱怒,吃不下飯,甚至吐了血,說:“這是在民間時生的孩子,怎麼能立為太子呢?要是皇後生了兒子,反而隻能做王嗎!“ 她又指使霍皇後去毒害太子。 皇後屢次召見太子賜給他食物,但保姆總是先去品嘗,皇後暗藏毒藥卻無法使用。 後來謀害許皇後的事逐漸泄露出去,霍顯就和自己家的女婿及子弟們陰謀造反,陰謀泄露,宣帝將霍家誅滅殆盡。 霍禹繼爵為博陸侯後,太夫人顯改變了霍光生前自己設計的墓地規製而加以擴大。 建起三個出口的門闕,修築神道,北麵靠近昭靈,南麵越出丞墨。大肆裝修祠堂,輦車的專用道直通到墓穴中的永巷,又幽禁平民、奴婢、侍妾來守護。 還大建住宅,製造乘坐的輦車,增加飾有圖案的繡花坐墊、把手,並塗飾黃金,又用皮裡著絲絮包住車輪,侍從婢女用五彩的絲帶拉著顯所乘坐的車,在住宅中遊戲取樂。 當初,霍光寵愛家奴總管馮子都,常同他商量事情,等到顯守寡獨居時,她便和馮子都通奸。 而霍禹、霍山也同時修繕住宅,常在平樂館跑馬追逐。 霍雲每當朝會的時候,多次稱病私下外出,帶著很多賓客,在黃山苑囿中張圍打獵,卻委派奴仆代為上朝謁見,沒有人敢譴責。 而且顯和她的幾個女兒,不分白天黑夜地進出長信宮的宮殿中,沒有限度。 宣帝在民間時就聽說並知曉霍氏尊貴強盛日子長久,心中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霍光去世後,宣帝才開始親自治理朝政,讓禦史大夫魏相任給事中。 顯對霍禹、霍雲、霍山等人說:“你們這些人不努力繼承大將軍的遺業,如今大夫任給事中,一旦有人在中間挑撥,你們還能拯救自己嗎?“ 後來霍、魏兩家的奴仆爭路,霍氏的奴仆就跑到禦史大夫府中,要踢壞他府中的大門,禦史為此叩頭請罪,他們才離開。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霍家,顯等人才開始知道將有憂患。 等到魏大夫擔任丞相,經常在閑暇時被召見談論政事。 平恩侯和侍中金安上都能直接出入宮禁中。 適時霍山仍舊兼領尚書的事務,但皇上叫官吏百姓可以密封奏章上報,不必通過尚書,群臣百官進見皇上可以獨自往來,霍氏對此非常不滿。 宣帝剛登基時,就冊封卑賤而未顯達時所娶的許妃為皇後。 顯很喜愛她的小女兒成君,想使她得到富貴,就暗自派產科醫生淳於衍下毒藥殺死許後,乘機勸霍光要宣帝娶成君,取代許後成為皇後。 當時許後突然死亡之時,官吏逮捕了宮中所有醫生,並彈劾淳於衍在治病過程中行跡可疑,不合常理,就把她關進了監獄。 獄吏對她審問得很急迫,顯害怕事情敗露,就把實情告訴了霍光。 霍光大吃一驚,想親自去告發這件事又不忍心,正在猶豫。 適逢此案的奏章上報,霍光就乘機批復對淳於衍不必再追究。 霍光薨後,真相開始慢慢泄露出去。 對這件事皇上隻是剛聽說到但不明虛實,就調動霍光的女婿度遼將軍未央宮的衛尉平陵侯範明友任光祿勛,第二個女婿諸吏中郎將羽林監任勝出任安定太守。 幾個月後,又調出霍光姐姐的女婿給事中光祿大夫張朔任蜀郡太守,孫女婿中郎將王漢為武威太守。 過了不久,又調霍光的大女婿長樂宮衛尉鄧廣漢任少府。 再調霍禹任大司馬,隻戴小帽子,沒有印章,撤銷了他的右將軍及所統轄的駐軍官兵,隻是讓霍禹的官名與霍光一樣,都是大司馬。 又收回範明友度遼將軍的官印,隻讓他任光祿勛。 還有霍光的三女婿趙平為散騎騎都尉光祿大夫統領駐軍,又把趟平的騎都尉官印收回。 所有統領的胡人、越人騎兵、羽林軍以及兩宮衛隊所統領的士兵,都改為由宣帝所親信的許、史兩家子弟代為統領。 霍禹被任命為大司馬後,就稱說有病。 霍禹原先的長史任宣來探望問候,霍禹說道:“我哪裡有什麼病?天子不是靠我家將軍怎麼能到現在的地步,如今將軍的墳墓還沒有乾,他就一律疏遠排斥我們家族,反而任用許、史兩家的人員,還沒收了我的官印,真讓人死都弄不明白。“ 任宣見霍禹怨恨很深,就對他說道:“大將軍的時代怎麼還能再有!把持國家的權柄,生殺予奪操在手中。廷尉李種、王平、左馮翊賈勝胡以及車丞相的女婿少府徐仁都因冒犯大將軍的意旨而被下獄處死。 使樂成這樣的小戶人家子弟因為受到將軍寵愛,官至九卿,爵為列侯。 百官以下隻事奉馮子都、王子方等人,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裡。 這是各自有自己的時代,如今許、史兩家是天子的骨肉姻親,得到尊貴正是理所當然。 大司馬如果因此而心懷怨恨,我認為不應該。“ 霍禹聽後沉默不語。過了幾天,霍禹又上朝處理事務。 霍顯和霍禹、霍山、霍雲眼看著自己的權勢一天天被削奪,幾次相對流淚啼哭,自相埋怨。 霍山說:“現在丞相執政,受到皇帝信賴,全部改變大將軍當時製定的法令,將公田授給貧民,以宣揚大將軍的過失。 又有諸位儒生,大多是窮人子弟,遠道而來客居京城,衣食不保,卻喜歡口出狂言,不避忌諱,大將軍曾對這些人忌恨如仇,如今陛下卻喜歡同眾儒生交談,又讓他們自行上書答對政事,這些人就盡說我們家的事。 曾經有人上書說大將軍在時,主弱臣強,攬權獨裁,如今他的子孫當權,兄弟們更加驕橫恣肆,恐怕將要危及宗廟社稷,災異怪事頻繁出現,都是因為這個緣故。 他的話說得極其痛切,我就壓下沒有把此書上奏。 後來上書的人更加狡猾,全都使用密封奏事,皇上就叫中書令出來取走,不通過尚書,皇上越來越不信任我了。“ 顯問道:“丞相屢次說我家的事,難道就沒有罪過嗎?“ 霍山答道:“丞相廉潔正直,哪裡能有罪?我家的弟兄們和各位女婿大多行為不慎。又聽民間盛傳說霍家用毒殺死了許皇後,真有此事嗎?“ 顯很害怕,就全部將實情告訴了霍山、霍雲、霍禹。 霍山、霍雲、霍禹驚慌地說道:“ 像這等事情,為什麼不早對我們說呢?天子離散斥逐我們家的幾個女婿,是因為這個緣故啊。 這是一件大事,處罰可不會輕,怎麼辦?“ 從此他們就開始有了邪謀。 當初,趙平的門客石夏知曉天文,他對趙平說:“熒惑守著禦星,禦星是太仆奉車都尉的星宿,他們不是被貶官就是被殺死。“ 趟平內心替霍山等人擔憂。 霍雲的舅舅李竟的好友張赦見霍雲家族岌岌可危,就對李竟說:“如今丞相與平恩侯當權,可以叫太夫人告訴太後,先把這兩個人殺了。罷黜陛下,就在於皇太後。“ 長安男子張章告發了這件事,宣帝就把此事交給廷尉處理。 執金吾拘捕了張赦、石夏等人,後來又有詔令製止,不準拘捕。 霍山等人更加恐慌,相對說道:“這是天子看重太後的麵子,所以沒有深究。但是兇兆已顯現,又有毒殺許後的事,陛下即使寬大仁厚,就怕他左右的人不聽,時間久了仍然會追查,一旦查清就要被滅族,我們不如先動手。“ 於是就叫幾個女兒各自回去告訴自己的丈夫,都說:“哪裡還有地方避難呢?“ 適逢李竟因與諸侯王勾結而致罪,供辭中涉及霍氏,宣帝就下詔說霍雲、霍山不宜在宮中供職,免官回家。 霍光的幾個女兒對待太後無禮,馮子都數次犯法,皇上就一同加以責問,霍山、霍禹等人感到很害怕。 題在夢中見到住宅中的井水溢出流到廳堂下,廚房裡的爐灶掛在了大樹上,又夢見大將軍對顯說:“你知道我們的兒子要被捕了嗎?他們很快就會來捕人的。“ 住宅中的老鼠一下多了起來,與人相互碰撞,用尾巴在地上亂畫。 貓頭鷹幾次在殿前的樹上叫喚。 住宅的門無緣無故毀壞,霍雲尚冠裡住宅中的門也無緣無故地壞了。 街巷口的人都看到有人坐在霍雲的屋頂上,揭下瓦片扔到地上,到跟前去看,卻又沒有見到人,感到非常奇怪。 霍禹夢中聽到車馬喧喧嚷嚷地來捕捉他,全家對這些怪事感到憂愁。 霍山說道:“丞相擅自減少宗廟供品的羔羊、兔子、青蛙,可以用這來定他的罪。“ 他們設謀叫太後為博平君設置酒席,把丞相、平恩侯以下的官員召來,讓範明友、鄧廣漢奉太後的製令將這些人拉出去斬首,乘機罷除天子而立霍禹為帝。 相約定的計劃還沒有實施,霍雲就被任命為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被任命為代郡太守。 霍山又因為抄寫宮禁秘書犯法,顯為此上書表示願獻出城西的宅第及一千匹馬用以贖霍山的罪。 宣帝在奏書上隻批復知道了。 剛好他們密謀的事被發覺,霍雲、霍山、範明友自殺,顯、霍禹、鄧廣漢等人被捕捉到。 霍禹被腰斬,顯及她的幾個女兒兄弟都被處死。 惟獨霍後被廢黜幽禁在昭臺宣。與霍家相牽連而被定罪誅殺滅族的有好幾千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宣帝於是下詔書說:“不久以前,束織室令史張赦指使魏郡的大戶李竟給冠陽侯霍雲回話,密謀犯上作亂,朕因為大將軍的緣故,就將事情壓住沒有公開,希望他們能改過自新。 如今大司馬博陸侯霍禹和他的母親宣成侯的夫人顯以及堂弟的兒子冠陽侯霍雲、樂平侯霍山和他們姊妹的女婿們陰謀造反,企圖連累百姓。 幸虧祖宗的神靈保佑,被事先發覺並捕獲,全部都伏法處決。 朕對這件事很痛心。 所有被霍氏所連累的人,如果事情發生在丙申以前,還沒有發覺報官在押的,一律赦免。 男子張章先發覺了這件事,把它告訴了期門董忠,董忠又報告給左曹楊,楊憚報告給侍中金安上。 楊憚被召見陳述情況,後來張章又上書報告。 侍中史高與金安上建議告發這件事,說不準霍氏進入宮禁中,霍氏的陰謀才沒有成功,他們都同樣有功。 特封張章為博成侯,董忠為高呂侯,楊憚為平通侯,金安上為都成侯,史高為樂陵侯。“ 宣帝剛登基時,去參拜高廟,大將軍霍光與他同坐一輛車,皇上心裡很害怕,好像有芒刺在背.後來車騎將軍張安世代替霍光陪乘,天子就比較安逸自在,身體舒展自如,感到非常安全親近。 等到霍光死後,他的宗族也都被誅,因此民間就傳說著:“威勢震動君主的人不會被容留,霍氏的禍患開始於陪乘.“ 元始二年,霍光堂兄弟的曾孫霍陽被封為博陸侯,賜食邑一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