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部:紙醉金迷 第二十三章 煮木為酪(1 / 1)

王莽掃清了這些障礙,各種符命祥瑞紛至遝來,不斷有人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   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即新始祖,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   王莽在朝野的廣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權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   由於漢末以來,政治腐敗,朝廷奢華無度,地方搜刮盤剝,再加上豪強地主大量兼並土地,使得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政治危機愈演愈烈。   王莽執政以來,為了獲取民心,雖然采取了一係列緩和社會矛盾政策,但也始終未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為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才可能實現政通人和。   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後,企圖通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製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製度開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製”。   王莽在始建國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將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製;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均不得買賣。   其後屢次改變幣製,更改官製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   但由於這些政策隻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後,又企圖通過嚴刑峻法強製推行,使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了社會的動蕩。   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因此導致天下各豪強和平民的不滿。   王莽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境外政權也采取了一係列錯誤政策。   他脅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海郡,以便與國內已有的北海郡(國)、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海”。   為了使這塊荒地像一個郡,必須強製移民,於是增加了五十條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   為了這個西海郡,王莽招來了最初的不滿。   他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   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於璽”,改授予“新匈奴單於璽”;   甚至將匈奴單於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   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   王莽又主動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不僅導致邊境沖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   王莽掌權之初,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擁戴,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   王莽進京時曾召請新都相孔休,想任命他為國師,被孔休杜門謝絕。   大司空彭宣、王崇,光祿大夫龔勝,太中大夫邴漢等也請求乞骸骨,謝官歸裡。   以後,在他專權期間,一麵大封其親信,多達395人,一麵將劉氏宗族諸侯王32人,王子侯181人廢黜,其代漢野心逐漸暴露。   因此,劉氏宗族及貴族官僚相繼起兵反抗是必然的。   居攝元年,安眾侯劉崇率百餘人攻宛,因人少失敗。   居攝二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打出為國討賊,以安社稷的旗號,起兵十餘萬,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三輔二十三縣十餘萬人起而響應。   王莽聞訊後,連忙派關東甲卒前往鎮壓,鬧得首都周圍十分緊張,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將翟義等人的反抗鎮壓下去。   居攝三年九月,期門郎張充等六人密謀劫殺王莽,擁立楚王,事發後被誅殺。   新朝建立後,反莽活動仍沒有停止。   始建國元年四月,徐鄉侯劉快率數千人起兵。   真定人劉都等密謀舉兵造反,事泄被誅。   這些反莽活動,開始十分微弱,且被相繼鎮壓下去,但卻表明,劉氏宗族及一部分地主官僚與王莽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   與此同時,下層普通百姓的反抗活動也此伏彼起,層出不窮。   王莽改製沒有解決西漢末年以來的土地兼並以及流民問題。   相反,由於他興師動眾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大興土木,還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甚至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非命。   例如征句町時,王莽發吏民二十萬,因軍糧前後不相及,士卒饑疫,三歲餘死者數萬人。   人禍加上天災,使土地荒蕪,物價騰貴,米價由漢文帝時的每石數十錢漲至二千錢。   到王莽末年,更達到了每斛價值黃金一斤。   天災人禍迫使百姓流落他鄉,人相食的慘狀史不絕書。   麵對這種現象,王莽無計可施,竟然異想天開,派人教流落關中的饑民“煮木為酪”。   這種悲慘的生活,怎麼能使百姓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呢!   始建國三年,各地百姓苦於新莽政權頻繁的征發,相繼棄城郭流亡為盜賊,其中並州等邊境地區尤甚。   天鳳二年,五原、代郡一帶百姓不堪北征匈奴士卒的騷擾,數千人起而造反,捕盜將軍孔仁經過一年多的圍剿,才將盜賊平定下去。   天鳳四年以後,天下愈愁,盜賊起,各地人民紛紛起而反抗。   在這一年,瓜田儀在會稽長洲率眾起義,堅持長達數年之久。   同年,瑯琊海曲婦女呂母為被縣宰冤殺的兒子報仇,率眾攻破縣城,處死縣宰,自稱將軍,出沒於海上,其勢力迅速發展到數萬人。   呂母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農民起義的第一個女領袖。   天鳳五年,東海人力子都率眾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活躍於徐州等地,王莽遣使者發郡國兵擊之,不能克。   在北方,也出現數十支起義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銅馬部、青犢部、上江部、城頭子路部等。   在南方,有張霸在南郡的起義、羊牧在江夏的起義、秦豐在南郡的起義、王州公在廬江的起義。   這些義軍人數不等,少則數千,多則數萬、數十萬,其活動範圍往往跨州連郡,活躍於廣大地區。   在國都附近的“三輔”地區,小股起義也多得不可勝數。   地皇二年,三輔盜賊麻起,甚至在長安城中也有盜賊出沒,王莽不得不置捕盜都尉官,令執法謁者追擊長安中,建鳴鼓攻賊幡,而使者隨其後。   在當時遍布全國的起義軍中,有兩支最大的隊伍,成為農民起義的主流,這就是南方的綠林軍和北方的赤眉軍。   在王莽推行新政時,屢有旱、蝗、瘟疫、黃河決口改道等災害出現,由於王莽改製不僅沒能緩和社會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劇烈動蕩,國庫也耗費殆盡無法撥款賑災,造成了民眾生存難以為繼。   因此於天鳳四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饑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及綠林大規模的反抗。   地皇四年王莽在南郊舉行哭天大典。   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王揖等護衛下逃往漸臺,公卿大夫、宦官、隨從還有千餘人。   守城的王邑日夜搏鬥,部下死傷略盡,也退至漸臺。   這時他的兒子、侍中王睦正想脫掉官服逃命。   王邑將他喝住,父子倆一起守著王莽。   最後隨從王莽的千餘人全部戰死或者被殺。   王莽在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問杜吳王莽的屍身在哪,杜吳告訴他在“室中西北陬間。”   公賓就斬了王莽的首級,懸於宛市之中,數十個軍士爭相殺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屍體。   百姓們聽說王莽的首級在宛市,‘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新朝滅亡,王莽的頭顱,被後來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遭大火,遂被焚毀。   王莽不切實際地廢除了五銖錢,盲目推行各種新幣製,使貨幣的流通和信用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使財政經濟陷於癱瘓。   王莽的幣製改革本意是削弱豪強大族的經濟實力,但由於幣製復雜混亂,導致民間交易很不順暢,造成了民間物價的不穩定。   並且每次改製的錢幣大小不斷縮小,價卻越來越高,實質上剝削了普通民眾的財富。   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製,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抑製漢末土地兼並帶來的的危機,但嚴重損害了大地主豪強的利益,使他們開始厭惡王莽的統治。   由於沒有切實的強製措施,地主豪強多餘的土地大多沒有交出來,所以朝廷沒有足夠的土地分給應該受田的無地、少地農民,使他們也失去了信心。   僥幸分到土地的人也不滿意僅僅得到所有權不屬於自己的“王田”。   始建國四年,王莽在朝野的壓力下,宣布恢復土地自由買賣。   禁止買賣奴婢並沒有改變奴婢的身份,也未獲得民眾支持。實際上官僚地主暗中進行的土地和奴婢買賣並未停止,因而被處以重罪者的不計其數,更引起了他們的激烈的反對。   三年後,王莽隻得讓步,於是土地和奴婢買賣合法恢復。   為了抑製商人對農民的過度盤剝,製止高利貸,控製物價,改善財政,王莽在始建國二年下詔實行五均六管(管通管)。   所謂五均,即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等城市設五均司市師,管理市場。   各城設交易丞五人。錢府丞一人。工商各業,向市中申報經營,由錢府按時征稅。   每季度的中月由司市官評定本地物價,稱為市平。   物價高於市平,司市官照市平出售;低於市平則聽民買賣;   五穀布帛等生活必需品滯銷時,由司市官按本價收買。   百姓因祭祀或喪葬無錢時,可向錢府借貸,不收利息,但分別應在十天或三個月內歸還。因生產需要也可貸款,年利不超過十分之一。   所謂六管,是由國家對鹽、鐵、酒、鑄錢、五均賒貸實行管製,不許私人經營;控製名山大澤,對采集者征稅。   從五均六管政策的內容看,如果認真推行是可以得到良好的社會效果的。   但五均的前提是政府必須掌握相當數量的商品和貨幣,並且有強有力的管理手段。   由於沒有這兩方麵的條件,王莽隻能依靠富商大賈來推行,反而給了他們搜刮百姓的機會,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壟斷性經營。   由國營對鹽鐵等實行統管統製,早已被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再次實施自然不會有好結果,而由國家控製名山大澤,實際隻是給主管官員增加了財源。   最終,國家沒有增加收入,百姓卻加重了負擔,正當的商人和手工業者也受到打擊。   王莽食古不化,認為改製後-切都要符合古義。   於是掀起了空前絕後的改名運動,無論地名、官名、建築名,幾乎都進行了修改,而且還任意調整行政區劃和行政部門的職權。   此後仍一改再改,有的郡名一年間改了五次,最後又改還到原來的。   官吏和百姓難以記住,所以每次頒發詔書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後注舊名。   頻繁的改名給正常的行政工作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麻煩,造成官民心理上的厭惡。   王莽改製期間出臺的一些政策違背了客觀規律。   如“王田製”,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並按井田製重新分配。   王莽著意於立即消除土地兼並,初意未始不善,但這一政策違背了當時封建土地私有製的發展規律,這就注定了它的失敗。   結果,既沒有能力兌現無田者可按標準受田的承諾,又危及官僚大地主的特權利益。   再如幣製改革恢復已被歷史淘汰的原始貨幣,直接違反貨幣發展規律,徒增貨幣流通的障礙。   改革過急過速,容易采取一些過頭的政策措施而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會基礎。   如王莽將奴婢改為“私屬”,並禁止奴婢買賣,本意是要製止奴婢數量的擴大,解決社會上日益嚴重的奴婢問題。   但這項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對,因為禁止奴婢買賣,既觸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無路可走的農民斷絕了一條賣身為奴的生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莽還采取行政手段,對不恰當的改革措施強製推行,引起普遍不滿。   如幣製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輕換重,所鑄大泉,重不過12銖,隻相當於五銖錢的2.4倍,卻要當五銖錢50枚用,所鑄重一銖的小泉,卻要與五銖錢1枚相等。   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難以禁止盜鑄私錢。   王莽隻得實行諸如“以私鑄錢死”、“一家鑄錢,五家坐之,沒入為奴婢”等嚴刑酷法來強行禁止。   但是,政策強製對於經濟規律是無法抗拒的。   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強製強化到何等程度,依舊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想當然的改革措施終究得不到貫徹,不切實際的亂改還引起社會的混亂。   地皇三年,王莽見四方農民相繼起義,王匡,廉丹等數戰不利,知天下潰畔,事窮計迫,乃議遣風俗大夫司國憲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澤、六管之禁,即位以來詔令不便於民者皆收還之,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滅亡。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改製的失敗,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輕於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製中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領導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敗。   王莽通過禪讓的方式代替漢朝成為皇帝,被古代多數封建儒士所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