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在國子監挑選和審核人才的方式,屬於她自己的職責範疇,朱允炆無意乾預,也無法乾預。 自內閣成立之後,朱允炆終於從繁雜的奏折中解脫出來,隻需偶爾與內閣大臣和六部的官員討論國事,生活變得相對輕鬆。 然而,隨著他對大明帝國的深入了解,內心不由湧出陣陣不安。 大明朝表麵看起來興旺發達,實則如同即將噴發的活火山,其根本問題在於土地占有和稅收。 朱元璋對待官員手段嚴酷無情,但對於自己的家族成員卻格外寬厚。 他曾經頒布命令,所有子孫後代都由朝廷負責供養,意味著這些藩王及其後裔無需勞作,僅憑皇室的供給即可生活。 雖說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但他所定下的規矩卻是極不明智的。 不論其他方麵如何,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朱元璋在數學方麵並不精通。 熟悉“指數”概念的人不會輕易作出這樣的決定。 朱元璋的時代,隻有幾十個人需要照顧,飲食消費不多。 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已經增長到二十萬人口。 僅供養這些人,一年就需要耗費八百六十萬兩銀子,顯然,他沒考慮過國庫的承受能力。 不對,他甚至沒考慮到,人口會增長如此之多。 更何況,還規定後代無需納稅。 不納稅也就罷了,但至少別占用土地啊。 每個王爺像瘋了般搶占土地,而這些土地並未向國庫貢獻稅收,國家又該如何維持運作? 根據朱允炆所知的一些後代統計數據。 明朝時期的河南地區,幾乎三分之一的耕地都歸屬於親王。 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土地,似乎有三分之一都不屬於皇帝管轄。 在朱允炆看來,大明的衰落與朱元璋所埋下的這些禍根密切相關。 這一切都必須改變! 此時此刻,變革的抵抗力還不算太大。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朱允炆能夠預見,那些叔叔們可能會以“違背祖製”來指責他,這些藩王們出於自身利益,也肯定會做出反擊。 現如今的他們,已不再是安逸的王爺,而是握有強大軍力的兇猛狼。 如果不對他們削權剝勢,想要掌控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朱允炆放下手中的奏疏,轉向三德子吩咐:“傳解縉。” 沒過多久,解縉步入了武英殿。 朱允炆遞給他一份奏疏,輕聲道:“讀完後給朕回話。” 解縉接過奏疏仔細查看,裡麵是由燕王府的長史邊萬濤密報的,詳細描述了朱棣即將進京時,北平府的情況。 “民眾沿途歡呼,士兵悲泣不已,民心皆向燕王,實在令人驚嘆。” 邊萬濤的報告讓解縉感到震驚。 “燕王這次進京,引起了不小的動靜。”朱允炆輕輕地冷笑著。 解縉將奏疏放下,急忙回答:“燕王這樣做,可能是因為擔心……” “擔心?擔心什麼?” 朱允炆冷聲打斷道:“擔心朕會將他留在京師?” “嗬,不論其他,燕王在駕馭民心的能力上,的確比朕強。” 解縉渾身冒著冷汗,對燕王朱棣的影響力感到深深的憂慮。 “皇上乃大明之主,燕王隻是一個藩王而已。”解縉坦誠地說:“他雖在北平深耕多年,但若皇上一聲號令,動用大軍,立刻就能將其製服。” 朱允炆輕輕搖頭,深呼吸一口氣,道:“解決藩王問題,朕自有對策。今天叫你來,是想談論一個人。” “是?” “鐵鉉。” “鐵鉉?” “沒錯,你對他怎麼看?”朱允炆目光落在解縉身上,微笑著。 那些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鐵鉉的名字。 在後世,尤其是山東,許多地方都有供奉他的祠廟。 他是明代的一位英雄,曾給朱棣帶來巨大的麻煩,也是挽救了建文王朝的關鍵人物。 在濟南之戰中,鐵鉉憑借殘兵敗將堅守了三個月,之後又與大將軍盛庸聯手,追擊勝利。 作為內閣成員的解縉,對朝廷內的官員自然有所了解,聽朱允炆提起,立刻回答說:“皇上是指鼎石鐵鉉嗎?” 鐵鉉,人稱鼎石,這個稱號是由朱元璋親自授予的。 解縉看到朱允炆肯定地點頭,便繼續說道:“鐵鉉為人堅定果決,智慧敏銳。” “在太祖時,他曾擔任禮部給事中,處理事務極為勤快。” “後來調至都督府斷事,處理案件迅速,未決案件迎刃而解。” “鐵鉉的能力不可小覷,他是國家的重要支柱。” 朱允炆審視著解縉,發現他的眼光還算是敏銳的,並未因為鐵鉉目前的低職位而輕視他。 “那就讓鐵鉉入兵部,擔任左侍郎吧。”朱允炆決定道。 解縉自然不會反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朱允炆步至一副地圖前,凝視著指向北平的方位,向解縉表明:“我們不能僅僅關注藩王,大明帝國,應成為全球的璀璨之星。隨朕一起,讓朕帶領你們見識這個廣闊世界的真實麵貌。” 解縉心中激起熱情的火焰,目光充滿熱切地注視著朱允炆。 朱允炆微微一笑,忽然指示道:“命令工部,召集江西、福建、湖廣、南直、浙江隸等地區的工匠前往龍江船廠,朕需要一隊能進行遠洋航行的海船。” “遠洋船隻?”解縉帶著疑惑望向朱允炆。 朱允炆沒有多作解釋,隻淡淡地指示道:“去辦吧。” 解縉不敢追問,隻能攜帶著疑惑退場。 朱允炆明白這個世界的廣闊,同樣知道哥倫布尚未降生。 西方國家不是鐘愛殖民活動嗎? 讓大明帝國與他們一較高下,看究竟是他們強還是大明強。 關鍵是,朱允炆還打算派遣使者前往南美洲,目的不在於殖民或控製。 而是獲取如土豆、花生、辣椒、玉米、番茄以及煙草等物資。 此外,還有橡膠樹。 可惜在明代早期,這些後來普遍的食材和資源尚未出現。 連享用一道番茄炒蛋都成了奢望。 抽煙的樂趣? 那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關於土豆搭配牛肉的夢想,可能隻能停留在幻想中。 為了飲食的豐富,更確切地說,為了提升物資多樣性、減輕饑餓問題,以及為了大明王朝的繁榮昌盛,建立一支艦隊是必要的。
第一十二章:不論其他,燕王在駕馭民心的能力上,的確比…(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