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鐵鉉漸漸恢復了平靜,沉著地點頭,情不自禁地稱贊: “陛下的這個方案肯定能成功,建立強大軍隊的路徑定將在我們手中實現。” “現在我終於明白,這正是陛下裁減十萬大軍的堅實根基!” 茹瑺低下頭,再次審視新兵訓練計劃,輕輕搖頭,感慨地說: “身為兵部尚書近十載,我茹瑺未曾見過如此深邃的見識。” “如今陛下,不僅設立內閣,整頓朝政,還推出新軍訓練計劃,打造新軍。” “顯然,我們的聖上,考慮之深遠超乎尋常。” 鐵鉉收起文件,以嚴肅的態度對茹瑺說:“這個事項,我們還需向魏國公征詢意見。” “隻和魏國公商量?”茹瑺感到意外。 鐵鉉注視著茹瑺,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通常情況下,盡管陛下信任魏國公徐輝祖,不過也不該忽視曹國公李景隆。 然而,陛下竟然沒有提及過李景隆。 這暗示了李景隆並未獲得陛下的青睞。 鐵鉉輕微皺著眉頭,說道:“我們隻需遵從陛下的旨意,其他事項並非兵部所能介入。” 五軍都督府內部的明爭暗鬥,並未波及到兵部。 鐵鉉無意參與這些爭鬥,他隻想盡快完善新兵訓練方案,培養京營的新軍。 ...... 武英殿,側殿。 朱允炆根據記憶,簡略地繪製出一幅世界地圖,目光從南美洲轉向了歐洲。 洪武31年,即公元1398年。 名士如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已逝多年,歐洲的文藝復興依然在進程中。 英法百年戰爭大概還在繼續吧? 歐洲的資本主義正逐漸生根,不出幾十年,大航海時代就將開啟。 大明的時間正逐漸流逝。 朱允炆明白,如果不加強海軍和航海事業,未來四百多年中國可能淪為半殖民地,外國人將在這片土地上肆意燒殺掠奪。 朱允炆不願見證這段歷史的重演。 然而,開啟遠航之路並非易事。 其中最大的障礙,是資金不足。 朱允炆曾視察過內庫,雖然物資豐富,但並非隻屬於他一人。 實際上,將內庫視作皇帝的私人財產是一種誤解。 在朱元璋的時代,他認為天下本就屬於自己,無需設立私人金庫。 “君主視四海為家,天下財富用於天下,豈可分為私與公?” 這正是朱元璋所言。 朱元璋認為宋朝的覆滅與皇室將國家財富作為私產有關。 因此,明代初期的內庫實質上就是國家的財庫。 雖然朱元璋建立了內庫體係,但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加上他未曾深入研究經濟學,經常濫發貨幣且未與金銀掛鉤。 到朱允炆時代,國家的經濟狀況已經開始惡化。 朱元璋晚年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因此對官員的薪酬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祿鈔和祿米,改為隻發放祿米。 畢竟,那時候的貨幣已經不再有價值了。 此外,明朝的稅收主要以賦稅為主,實際上就是收取糧食。 到了朱允炆的時代,如果中央財政擁有三百萬兩白銀,那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 當然,如果把糧食作為貨幣計算,其價值還能達到一千萬多兩白銀。 但這些金錢和糧食,大半都用於維持軍隊。 無論是邊疆的軍隊、京城的軍隊還是地方的軍隊,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糧食支持。 同時,還需要支付官員的薪酬。 特別是諸多王爺和皇親國戚,他們雖然沒有多少才能,卻領取著豐厚的俸祿,有時甚至超過了內閣大臣的薪水。 如此一來,國庫的收入和支出幾乎打平,每年到最後國庫都會幾近空空如也。 朱允炆輕嘆一聲,隻需再有幾年的和平發展,大明的經濟就有望回升。 然而,當前的政治局勢,是否真能維持和平呢? 朱棣這位強勢的人物,他會堅決對抗到底,還是最終選擇屈服? 朱允炆對此並無把握。 “工商業的問題真是棘手。” 朱允炆按摩了一下眉心,如果不推進工商業的解封,僅依賴農民的土地產出來致富大明,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然而,大明王朝裡卻沒有商人的身影。 朱元璋對商人懷有深切的憎恨,他甚至頒布了“對那些不從事生產的人,可以隨意捕殺”的嚴苛命令。 唐宋元明清幾個朝代中,商人在明朝的地位可謂是最低的。 這恐怕與朱元璋的出身背景相關,再加上曾有奸商導致他家人的死亡,朱元璋始終將商人和貪腐的官員視為同等令人憎恨的存在,認為應當強力壓製。 在明朝初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社會地位的劃分僅限於軍人、農民和工匠,商人這一身份根本不被承認。 強調農業、壓製商業,這成了朱元璋的一項基礎國策。 要改變這一國策,最大的挑戰不在於已安葬於孝陵的朱元璋,而是深植於儒家思想中的“重視農業、抑製商業”的傳統理念。 那些擔任官職的人更傾向於穩定,優先發展農業經濟。 至於商人? 今天可能在京師,明天就跑到北直隸,後天甚至可能漂洋過海,這讓官員們如何管理? 將他們束縛於土地之上,不是更容易進行管理嗎? 再者,商人賺取了大量財富,形成了富豪階層,這豈不是減少了國家的財富,普通百姓又如何生存? 這可能正是那個時代官員們的內心所想。 但歷史已經證明,陳腐的體製無法束縛經濟法則這隻猛獅。 明代的商人們總有辦法,例如先買塊地,自稱為農民,明明是種地的,卻偏要經商,難道多搞一些副業就不行了嗎? 如果這還不可行,就勾搭些軍戶,擁有軍籍,讓侄子代替自己服役,作為軍人,經商又有何不可? 這些表麵遮掩的商人群體,逐漸成為明朝經濟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他們肩上的束縛,依舊沉重,非常沉重。 朱允炆明白,要合法化商人身份,這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所在。 至於商業這隻蓄勢待發的猛獸如何行動,就取決於自己如何引導。 然而,目前並非行動之時,因為朱棣即將進入京城。
第一十六章:君主視4海為家,天下財富用於天下,豈可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