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濱,其渚湯湯。渭水泱泱,源遠流長。大禹治水,疏川導滯。昔日文王夢飛熊,渭水尋薑尚,興周八百載。紫氣東來,老子騎青牛過函穀,留下五千言 道德經,為文化之源。三秦大地自古是雄才輩出之地,秦王掃六合而一統天下;楚霸王破釜沉舟,終破百二秦關。劉邦斬白蛇起義,子嬰獻傳國玉璽,楊堅代周,天下重歸於一統,帝王們將足跡踏遍了八百裡秦川... 然而再多的英雄人物也難以改變數千年以來朝代更迭、興衰更替的命運,曾經有多麼輝煌最後就有多麼落魄。如此一片滿是帝王之氣的關中土地此時兵微將寡,竟隻讓一個未及束發之年的孩子帶著一群老弱殘兵鎮守,李淵也不禁為之感到惋惜,“短短四十年,大隋朝如強弩之末,開皇的繁榮也僅僅是曇花一現...這君王無道,到頭來都是百姓遭殃...百姓遭殃吶!” 渡河後,李淵紮營於朝邑長春宮。李建成和劉文靜率數萬人屯兵永豐倉,據守潼關。李世民率殷開山等數萬人沿渭水北岸迂回包圍長安。 李淵在起兵前夕,曾給關中的女婿柴紹夫婦寫信,召他們去跟隨自己起事。柴紹有些驚慌,尚不知如何是好,就對三娘說道:“嶽父欲起事,我願前往。戰場兇險,帶上全家恐怕太過於招人耳目,世道艱難,若我獨自前去又怕你會處於險境。” “父親召喚,你去便是,不用掛懷家裡,更無須擔心我。我一個婦道之人,尋個藏身之處不難。”三娘果斷地說道。 “既如此,我先行一步,夫人保重。”柴紹一人輕裝簡從地走了。三娘看著這偌大的宅院,心中已有了計較。父兄已然走上了這條路,這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自己與他們便是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與其東躲西藏提心吊膽的成為俎上之魚,不如先發製人招兵買馬打出一片天地助父兄一臂之力。 於是三娘立刻召集所有家丁,變賣了家產,並且把在鄠縣的李氏莊園也變賣了。三娘拿著這些銀兩賑濟災民,結交死士,很快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在司竹園起義。 李淵起兵的消息傳開了,朝廷到處搜捕李淵的親屬。三娘決定先下手為強,膽識驚人的她到處聯絡反朝廷的義軍。當然,朝廷自然不會放過三娘,縣令不斷地攻打三娘。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三娘率領義軍打敗了朝廷的每一次進攻。這時有胡商何潘仁為首的一支義軍擋在了三娘前麵,其部眾近幾萬餘人,人數遠超過三娘,想要招撫何潘仁隻怕沒那麼容易。但形勢所迫,朝廷在後方窮追不舍,三娘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去招撫。於是三娘派家丁馬三寶先去遊說。 原本隻是想試探一下何潘仁,沒想到馬三寶竟然說服了何潘仁,勢力遠超三娘的何潘仁竟然甘願做三娘的手下。三娘實在不知道馬三寶用了什麼手段,馬三寶說道:“若夫人孤軍奮戰隻怕有十個馬三寶也難以說服何潘仁。唐公豪爽仗義,有濟世之才,天下人都仰慕。何潘仁孤軍一支,人數雖多卻是一群烏合之眾,說到底若朝廷想剿滅他是輕而易舉之事。若他擋了夫人的道,將來唐公必不會放過他。若他投入到夫人麾下,就是投入到了唐公麾下,將來封官加爵,自會前途無量。” 三娘點點頭道:“所謂趨利避害,人之本性。” 馬三寶與何潘仁聯合打敗了朝廷軍,三娘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後續又收編了幾支義軍,實力大增。很快就占領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隊伍越來越大,三娘一麵安撫嘉獎將士一麵嚴令禁止搶奪百姓財物。沿途百姓見三娘治軍有方,令出必行都對這支由女人當主帥的隊伍肅然起敬,親切地稱之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許多人不遠千裡前來投奔。 李淵在關中的其他親屬聽說李淵起兵後也紛紛響應。李淵從弟李神通也在鄠縣起兵,部眾至數千人。李淵的女婿段綸在藍田起兵,有眾萬餘人。0而獨自留在河東的李智雲就沒那麼幸運了。李淵起兵時,他被抓捕押解送往長安。李淵渡河後,李智雲被刑部尚書陰世師殺害。消息傳來,李淵驚聞噩耗幾乎暈厥,眾人急忙喚醒。李淵又痛哭不止,將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裡,腦海中一次次浮現出與幼子的最後一次見麵... 李建成李世民在門外守了一夜,都不敢打擾父親,直到天亮,李淵緩緩推開門,李建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請父親責罰,當日我隻顧與四弟逃命,未顧及幼弟,一切都是我的錯。” 李淵雖臉上安然如故,但心中難掩哀慟,用盡量壓製住悲泣的聲音緩緩說道:“不怪你,過去了,不提了...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是對為父最大的幫助...你們不用陪為父,快去忙你們的事情吧,不能讓將士們在半路上等著,你們去為父才放心...二郎,扶起你大哥...” 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李淵悲傷,他必須振作起來,籌謀劃策。三娘的信使到達時,李淵正想著如何掃平渭南等地。接過三娘的信,李淵原以為隻是女兒一封平常的家信。讀完信後差點不敢相信女兒的這些壯舉,李淵便問信使:“信中所說屬實嗎?三娘真的已經打下了這麼多地方?” 早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信使連忙說道“唐公請...放心,這是我家夫人的親...親筆信,信中...句句屬...屬實...我家夫人現...有部眾七萬餘人,夫人就...就...盼早點與唐公匯合呢...” “好啊,三娘好樣的...好樣的...,真乃女中豪傑,三娘之功,堪比木蘭...堪比木蘭...”李淵竟情不自禁的啜泣起來,像是喜極而泣,又像是悲從中來... 李世民沿著渭水北岸向西,一路招降納叛,得到三娘的接應後順利抵達涇陽。李淵命劉弘基、殷開山率兵南渡渭水,奪取長安故城。李世民隨後引兵赴司竹園,使新附的地方武裝李仲文、何潘仁等部屯於阿城,其兵力發展至十三萬人。 此時,長安幾乎被李世民圍住,兵貴神速,李世民隨即派遣使者請李淵赴長安。李淵擔心的正是東方的朝廷援兵,打探多日方知朝廷與瓦崗寨激戰正酣,誰都無暇西顧。 另一邊,屈突通與劉文靜在潼關相持月餘,急於進軍,便派桑顯和夜襲劉文靜軍營。劉文靜沒料到對方的進攻如此猛烈,以至於營柵被攻破了二柵,僅剩劉文靜一柵還在支撐。桑顯和再度發起進攻,李淵軍死千餘人,劉文靜左右亂箭橫飛,眼看就抵擋不住了。 然而天不助屈突通,任誰也無可奈何。就在劉文靜敗相逐漸顯露之時,桑顯和因軍士疲憊而下令停止進攻,就地開飯。劉文靜抓住戰機,重新立起營柵,與數百騎南山騎兵前後夾擊,桑顯和全軍覆沒。 經此一戰,屈突通元氣大傷,再無力西進。李淵便命李建成挑選精兵自新豐直抵長樂宮,命李世民率新附諸軍回屯長安故城。李淵率部自潼關以北渭水以南一路西進,至長安紮營於城東。 李淵一路西進,所到之處,廢去一切離宮舊苑,並釋放宮女,歸還其親屬。李淵還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廢除一切苛政禁令,除殺人、劫盜、背軍、叛逆者死外,其餘死罪一概廢除。李淵父子治軍有道。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所到之處秋毫無犯、雞犬不驚。百姓皆稱贊其為節製之師,紛紛加入到李淵父子的隊伍中。 當年文帝楊堅代周後,本來定都於漢代長安城,由於其久經戰亂,破敗狹小,於是文帝在長安城東南建了一座新都,定名為“大興城”。 此時的大興城已被李淵父子團團圍住。李淵嚴申軍令:士兵不得擅自離營,不得入附近村落搶掠。李淵派使者勸降,城中的代王與守將無論如何都不肯投降,算是留給大隋朝最後的體麵吧。李淵隻好下令攻城,並與部下相約“毋得犯七廟及代王、宗室,違者夷三族!”。 李淵匯合李建成、李世民、劉弘基之兵20餘萬攻打長安,李建成部將雷永吉率先登上城頭,京城長安被攻克。 當初欲去江都向楊廣告發李淵的李靖被兵禍阻滯未能到達江都,隻能與眾將共同守衛長安。如今李淵完全控製了關中,李靖自知插翅難逃,隻好束手就擒。李淵問道:“當日在馬邑,我見你博學多才、膽識過人,很欣賞你。我自認非大奸大惡之輩,你為何非要孤身一人去告發我,為何非要與我為敵呢?”。 李靖說道:“李靖有眼不識泰山,但李靖為隋室官員,食君俸祿當忠君之事。當日冒犯了唐公,今日落入唐公之手,李靖自無可辯駁。” “有骨氣。既如此,我便成全了你。來人,將李靖和陰世師等人關在一起,擇日問斬!”李淵豪無表情地說道。 當初決定逃出晉陽城時,李靖根本沒想到會成為李淵的階下囚。那時的他滿腦子都是李淵要謀反,根本不會管局勢如何,也不會想到李淵起兵的速度如此之快,連他這個告密者都來不及傳遞消息。李靖不甘心,滿腔抱負再無用武之地,臨刑前大聲疾呼:“都說唐公豪爽仗義,起兵是為天下除暴安良,難道天下未定,您為私人恩怨就要置我於死地,您的心胸未免太狹隘了吧?” 另一邊,李世民去為李靖求情,說道“父親,您一向愛惜人才。李靖的才學氣魄皆常人所不及,您也常說他是難得一見的將才,殺了實在可惜,不如將其留下,他必會對父親感恩戴德”。本來李淵也沒打算真的要殺李靖,正好李世民求情,李淵便順勢放了李靖。李世民將李靖召入幕府。 李淵攻下大興城後並未過多的興師問罪,除了殺陰世師和骨儀等人,其餘一無所問。文武將佐請李淵登帝位,李淵仍在等待時機。關中雖被攻下,但朝廷的實力還在,貿然稱帝必然會與整個隋室為敵。李淵決定迎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改元“義寧”,尊楊廣為太上皇。楊侑授李淵為大都督、大丞相,進封唐王。改武德殿為丞相府。一切事物鹹歸相府。同時設置丞相官屬,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李綱為司錄。李建成為唐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秦國公,李元吉為齊國公。 在潼關與劉文靜對峙的屈突通依舊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回救長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直到李淵派家僮去招降,他才知道關中已經被李淵父子完全控製了。一怒之下,屈突通竟將家僮殺死,他堅持一人不能侍二主,承蒙隋室厚恩,唯有以死報國。 長安已失,屈突通命桑顯和鎮守潼關,自率主力東去洛陽,投奔越王楊侗。屈突通前腳剛走,桑顯和便獻出潼關,投降了劉文靜。劉文靜派副將竇琮、段誌玄等率精騎與桑顯和去追擊屈突通。屈突通沒走多遠就被追上了,他命令部下原地紮營準備自守陣營,卻發現自己的兒子屈突壽出現在陣前。屈突通認為對方用兒子來威脅他,正苦惱不知如何應對時,卻聽兒子說道:“父親,您就降了吧,您已經盡力了。” 一聽這話,屈突通就氣不打一處來,怒道:“你身為人子,竟勸為父大逆不道,從此以後我沒你這個兒子,你便是我的敵人。” 不給兒子辯解的機會,屈突通命令身邊的人向兒子放箭。桑顯和看不下去了,他來到陣前,大聲說道:“將軍,您的家在關中。各位部將的家,所有兵士的家,也都在關中,為什麼要往東去?” 眾將士一聽此話,紛紛扔掉兵器投降了。屈突通見大勢已去,下馬向揚州的方向再三跪拜,大哭道:“陛下,臣盡力了。兵敗如山倒,臣沒有辜負陛下。天地神靈,實所共鑒。” 屈突通被迫歸降,被押送到長安。李淵問:“將軍為何不早點歸順呢?” 屈突通道:“我未能盡忠職守,愧對代王。” 李淵非常贊賞屈突通,下令將屈突通釋放,並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為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