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防洪防汛(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834 字 2024-03-15

自開元以來,唐玄宗手下的宰相,真是各有千秋,姚崇善於調節,宋璟執法嚴厲,張嘉貞重視吏治,張說擅長寫文章,李元紘節儉治國,韓休與張九齡個性率直,等等。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當尚書右丞相既要看得遠,又得要腳踏實地,還得理順好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裡裡外外各種關係。好在倪若水飽讀詩書,在尚書、門下等部門任過要職,又曾在長安、鹹陽以及汴州做過要職,實地考察,積累了豐富的吏治經驗,處理問題還比較輕車熟路。   當時的唐朝,全國分為十個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這十道隻是監察區,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劃,但已經囊括了全國的地裡分區,基本上形成了道、州、縣的行政格局,當時的道不設常官,設置采訪使。采訪使的使命就是考核地方官吏,體恤老百姓疾苦,掌握信賞和刑罰等政績。並且還規定,地方都督、刺史,每年輪流到京城集中,向皇帝匯報政績及歲計,稱朝集使,類似於當代的紀高官。   後來,皇帝調他到鹹陽當知縣。那一年六月底,鹹陽地區普降大暴雨,股雷子閃電,轟隆隆的雷聲震得令人心悸,明晃晃的電光,支離破碎般發出強紫色光亮,猶如老天爺揮舞長鞭子狠狠地摔打著大地。那種看不見聽不著的感應,讓人頭發不覺地直煞起來,心裡那種惶恐那種無奈,恰似木樁似的矗在那裡,毫無抵抗承受老天賜來的風景。   大地上無數條雨柱子森林般遮擋著行人的視線,臉上身上是剛下雨前因酷熱天氣出的淋漓汗水,摻和著雨水,像一條條蚯蚓或道道小溪從皮囊上下來。村莊裡的積水冒著泡打著旋“咕咕咕”地向窪處流去。此時,村裡的積水在小河溝裡蟒蛇似的蜿蜒前進並沖撞兩岸,不時發出“窟吃窟吃”的聲音,繼而裂縫突現,“轟”的一聲,塌陷的岸土落入河溝裡,濁浪滾滾,湧向低處。來不及排水的洪流逐漸臃腫了起來,猶如低沉的大牛,發出沉重的厚聲,浪打浪向前推進。   知縣倪若水與隨從來到群眾反映的出事地段,考察汛情。隻見這處洪流越過堤岸,形成了瀑布。倪若水光著腳丫子泡在水中,過膝的洪流在莊稼地裡四處蔓延,浸泡好幾天了,成色顯得囁了。   “這怎麼行?”倪若水見此情景,心裡火苗不有地騰跳起來,“趕緊組織人力物力,抗洪救險,保護老百姓莊稼!”   隨從聽罷便匆匆執行任務去了。   誰知,禍不單行,主河道決堤了,洪流中漂浮著衣服、被褥、殼殼、箅子、雞鴨鵝在水中遊著不知所終。也不知誰家的羊,在領頭羊的帶領下四處遊弋著,豬哇,狗哇,牛哇也在洪水中逃生。   等到洪水退去,全縣民居多數坍塌,居無定所。災民就伴來到縣衙,齊刷刷跪在大門口,祈求縣太爺開恩,接濟接濟受苦受難的老百姓。   領頭的墩子對著門衛訴苦道:“俺們村被大水把莊稼都淹完了,今年糧食絕收,這還讓老百姓活不活?!”   護衛隊長帶領手下緊緊地擋住這些草民,不能讓他們上訪。   墩子率眾跟護衛講理,這個護衛隊長根本就不理這個碴。其實護衛隊長工作多年,幾屆知縣作風做派他都知道,就跟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心知肚明。憑著多年的經驗,一個字就是“拖”,三個字就是“逗你玩”。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不得讓官老爺不舒服。等到倪吉接任鹹陽知縣以來,公正廉明,多次辦了幾項大案要案,頗得人心,受眾悅服。   知縣倪若水聞聽,鞋子都沒有穿好,胡亂地打整了一下官服,慌慌張張跑到大門口,趕緊讓大家平身,先向大眾道歉,賠不是。說這是官府施政有誤,並一再鼓勵大家要抱成一股繩,先把護堤大壩整治好,營造一個安生的生活環境。   一個黑黢黢兩眼泛著亮光的墩子,看到知縣大人如此賢達,便勸大家好好聽倪大人指示,堅決打好防洪救險阻擊戰。   人們看到頭發話了,一個個心裡仿佛有了根,一個個踏實起來,因惶恐集聚在頭上的皺褶子此時也舒展開來。   不久,知縣倪若水發號施令,通知各村村民,抽出壯丁去修主河道大堤。人七勞三,不乾也沾。可有的老人出於家國情懷領著十來歲小孫子來到工地裝車卸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一幕,恰好被倪若水看到了,幾次勸回都不聽。一位老人蓄著長白胡子,對倪若水說道:“倪大人,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俺們願意乾活,就是為了大家夥不再受禍害。”倪若水聞言,感動不已,他和顏悅色道:“乾活注意點,千萬別出事!”“嗯嗯!”   倪若水離開老人,繼而巡察工地。工地上,人頭攢動,裝車的“噌噌噌”幾下子,一鐵鍁長條子泥土狠狠地摑在車上。拉車的汗流浹背,他們光著脊梁,明滴流是汗水,歡快地向高處供土。   加油乾呀,那麼一呼嗨;   要把大水這頭猛獸馴服住呀,那麼一呼嗨;   小夥子提精神呀,那麼一呼嗨,不滅害蟲不罷休呀,那麼一呼嗨;   齊心協力呀,那麼一呼嗨,保民生呀,那麼一呼嗨;   ......   勞動號子聲鏗鏘有力,直插雲霄。   倪若水與隨從穿著便裝手拿鐵鍁來到勞動現場,他裝好一趟車,看到勞動人民忙碌的身影,不由地用衣袖揩拭汗水會心地笑了。   築大壩技術人員,夾緊厚厚的兩廂木板,等土填滿槽後,每一截或每一段都是分工而成,其中有兩三名壯工在上麵夯實。打夯者一躍而上,雙腳先踩一遍,然後提留起坯礎子“吭哧吭哧”打了起來,輪流替換乾活。   隻十來天功夫,鹹陽段大壩順利竣工,蜿蜒的主河,河壩護衛著。果不其然,又一次洪峰泄來,人們站在河岸看到洪水猶如一頭巨型野牛,在眼前低著頭“哞哞”地打著響鼻,馴服地不敢再翻“白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