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公正廉明(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3858 字 2024-03-15

這天,倪若水騎馬帶著內廝倪子安、主簿守仁、護衛趙武李勇趕到開封縣時,看見縣衙門口圍著一群人。他下馬擠進人群裡一看,隻見一個三十多歲,五花大綁,裸露著上身,蓬頭垢麵,一臉絡腮胡,胸前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褻瀆佛法,虐殺蝗蟲”。烈日下,此人被曬得滿頭大汗,不時地呼喊:“小民冤枉呀!”旁邊站著兩個兇神惡煞的和尚,不時揮鞭抽打在這人身上,邊打邊恫嚇:“叫你殺蝗蟲,叫你不念送蝗經!”一道道的鞭傷交疊在這個莊稼漢赤裸的上身。   有人抱打不平道:“人家在自己的地裡燒蝗蟲,關你們屁事!”   有人小聲說:“他們是在殺一儆百,嚇唬那些不念送蝗經的人!”   倪若水感到納悶:“怎麼,念送蝗經?”他便向旁邊一個老人打聽。   那老人長嘆一聲:“唉,那送蝗經是黃龍寺一個雲遊和尚胡謅出來的。這個雲遊和尚在黃龍寺已住了一個多月。他看見我們這裡發生了蝗災,便去找縣令,說蝗蟲是上天派下來的,不能捕殺,隻能送它們回歸天廷。他說皇母娘娘在夢中傳授了一本送蝗經給他,隻要買一本,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朗頌三遍,不出三天就可以把蝗蟲送走。可是,現在好幾天了,也沒一點效果!”   另外一個中年人輕聲對倪若水說:“你知道這書賣多少錢嗎?半兩銀子呀!聽說這個和尚與縣令四六分成。”   這時,倪若水叫趙武李勇出來製止那兩個打人和尚。李勇走過去一把將那矮和尚的鞭子搶了過來:“住手,你憑什麼打人?”   “哎呀,你是什麼人,居然敢幫這刁民說話,老子連你也打!”說罷那小矬子和尚便向趙勇揮起了拳頭。   李勇順手一拎,就像老鷹抓小雞那樣將他提溜了起來,再往地上一丟。那個高個和尚見狀想溜,趙武沖上前,用掃堂腿將對手絆倒在地。   “快把這位大哥身上的繩子鬆開!”趙武喝道。   那高個和尚爬起來乖乖地將這個莊稼漢身上的繩子解開。   莊稼漢在趙武的麵前跪了下來,他嚎啕大哭,直喊:“感謝壯士救命之恩!”   “你不要感謝我,要感謝的話就感謝倪刺史。”趙武指了指倪若水。   那莊稼漢聽說他是汴州刺史,倒地便叩頭:“青天大老爺,你可要為草民伸冤為民做主呀!”   倪若水彎腰扶起他:“你站起來,本官定為你討還公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叫鐵牛。隻因小的昨天夜裡在自家的地裡,燒火捕殺蝗蟲,便被這幫和尚抓起來,說小的殘殺生靈,罰小的買送蝗經。小的家無隔夜糧,到哪裡去找錢買書?俺也不識字,他們便將小的抓到這裡來示眾。”鐵牛說完嗚嗚地哭了起來。   倪若水一聽就火了:“如此冤枉的事情就發生在縣衙門口,居然無人過問!好,本府今天就去闖闖縣衙!”   倪若水帶著隨從走進了縣衙門,後麵跟著一大群人。倪若水走上了公堂,隻見有兩個公差抱著棍子坐在椅子上打盹。他拿起鼓棰朝大鼓,“咚、咚、咚”連敲三下。   “你……你是誰,居然亂闖公堂?”這兩個公差在夢中驚醒,搓了搓眼睛,咆哮道。   倪子安厲聲說道:“汴州刺史倪若水在此。”   兩個公差一聽驚嚇得目瞪口呆,連忙給倪若水叩頭:“小的有罪,小的有眼無珠,不知刺史大人駕到,望倪大人恕罪。”   倪若水問:“你們的縣令吳能到哪裡去了?”   “他他……”這兩個公差不敢說出來。   倪若水把眼睛一瞪,沉下臉:“你們不說,是吧?那好,趙武李勇代本官各打他們二十個嘴巴!”   兩個公差又是一陣雞啄米似的叩頭:“倪大人息怒,賈縣令現在在……在花街怡紅院。”   “好個吳能,如今正是捕蝗滅災的關鍵時刻,他卻去尋花問柳。”倪若水怒火中燒,吩咐趙武李勇帶領公差去把吳能抓回來。   大堂下麵的老百姓聽了都歡呼起來。   過了一個多時辰,趙武和李勇把吳能押了回來。   倪若水高高地端坐在公堂之上,前麵站著兩排公差,他們手裡握著木棍,站得直直的,鴉雀無聲。   倪若水高喊:“升堂!”   兩旁公差齊聲應道:“威武!”   倪若水把驚堂木“啪”的一拍說道:“把吳能縣令押上來!”   “開封縣令吳能叩見刺史大人。”吳能叩頭不已。吳能長得肥頭大耳,胖呼呼的像頭豬。   “吳能,你可知罪?”倪若水責問道。   吳能搖搖頭,狡辯道:“卑職何罪之有?”   倪若水指著他說:“你身為朝廷命官,對朝廷下達的捕蝗詔令陽奉陰違,根本不組織民眾捕殺蝗蟲;你與黃龍寺雲遊和尚勾結在一起,兜售所謂的送蝗經,從中漁利;你允許悟能法師私設公堂,隨意關押毆打民眾,強迫百姓買送蝗經。你該當何罪?”   吳能匍匐在地,汗流滿麵,渾身瑟瑟發抖,不敢出聲。旁邊有人提醒倪若水:“手下留情吧,縣令大舅是即將到來的捕蝗使。”倪若水沉吟道:“秉公執法,為民除害!”接著厲聲道:“來人吶,把他的七品官帽取下來,免去他的開封縣令的官職,押進大獄聽候處置。”   這時,差人已將黃龍寺雲遊和尚也給押了上來。   倪若水把驚堂木一拍說:“雲遊,你的送蝗經是從哪裡抄來的?”   “回大人,這……這是貧僧的師父所傳。”   “是王母娘娘在夢中傳給你的嗎?”   “不是,不是。那是人們亂說的,貧僧沒有講過。”   “你的送蝗經真的能把蝗蟲送走嗎?”   “這……這個,我師父說能……能送走。”   “好吧,今天晚上,本官派人跟你到蝗蟲最多的麥田裡,你給蝗蟲念一百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能不能將蝗蟲送走。”   雲遊和尚聞聽嚇得臉色煞白,渾身發抖,跪在地上連連叩頭:“刺史大人饒命。貧僧的送蝗經是自己胡亂撰造出來的,其實是送不走蝗蟲的。貧僧一時鬼迷心竅,想趁機撈點錢,才亂編了這本書。貧僧願意把所有騙來的錢交出來,一減輕罪責。”   “大膽的雲遊和尚,你為謀私利,與吳縣令沆瀣一氣,欺壓良善,為非作歹,已激起民憤,來人呀!把雲遊和尚押進大獄,事後一並處理。”   倪若水派汴州主簿守仁代理開封縣令之職,馬上組織開展捕蝗活動,並上報朝廷恩準後正式任命。   這次旱災,汴州刺史倪若水自掏腰包設立粥廠救濟災民,同時,他又把購買的糧食分給貧民,以度饑年。倪若水為了改變地方麵貌,就廣而告之,讓流浪外地的人回家勞動。不僅如此,倪若水親臨勞動現場第一線,帶頭乾活,督促農民耕種。他根據實際情況,向農民推廣多種經營:種蔬菜、棉花以及豆類農作物。幾年來,汴州環境大為改觀。流浪者聽說家鄉糧食生產獲得大豐收,紛紛返鄉回家。就這樣,人口逐漸增多。在一手物質文明的同時,倪若水為了還注重教育事業,當地有一處老書院,當時墻體裂紋八萬,破敗不堪。倪若水看在眼裡疼在心頭,便出資修復,還聘請高師來書院授課,降低入學門檻,廣收窮人家孩子,他自己定時到各個學校授課、檢查。就這樣倪若水修建學校多所。期間,他抽空到野外巡視,對於小商小販門市,實行鼓勵優惠政策,不征收他們勞動所得到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