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音樂大師李龜年領著隨從來到京師一家酒肆,但見大詩人李白已醉臥如泥,鼾聲似雷鳴。酒肆裡的人聽說皇上召見這個醉酒的人,一個個驚詫不已,心的話:好家夥,看著不起個嘴眼子,腳上的靴子張著嘴,露著腳指頭,就跟口中的舌頭一樣,竟然能夠得到皇上的戴見,不可思議。麵對聖旨,李白身醉可心眼裡明白,朦朧的視野裡,讓他無能為力。嘴裡卻嘟囔道:“李某已經醉了,先睡一會,你們先行離開吧。”然後,他向眼前人擺擺手,示意走吧。 李龜年見狀,心的話:“皇上召你伴駕,你這樣鬧,我怎麼回去交差。”不管李龜年怎麼對李白耳提麵命,李白就是一塌糊塗。 皇帝的事情,宜快不宜延遲,萬一怪罪下來,弄不好,那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李龜年想到這裡,便吩咐隨從趕緊把李白抬到車上,到了皇上那裡,才算交差。就這樣,一路之上,李白還是沉醉不醒。及至興慶宮,唐玄宗見李白兩眼緊閉,酒意闌珊,便命高力士把李白弄下車,先在放到沉香亭旁邊的粉色地毯上歇息。 這時,楊玉環說道:“聽說用冷水沃麵,可以很快醒酒。”皇上遂命內侍從興慶池打來冷水,並讓侍女含水噴向李白臉上。不一會,李白有了反應,繼而慢慢地睜開了雙眼。李白看見皇上站在麵前,嚇得魂生像飛出來,渾身一哆嗦,便翻身下跪,內疚道:“臣今個喝了個大醉,確實不知道陛下召見,在下知罪,罪該萬死!” 此時,皇上定睛細巴獲,發現李白歪戴著官帽,衣衫不整,兩眼迷瞪著,遂沉吟道:“沒事,卿且坐下,先喝點濃茶,醒醒酒。今個艷陽朗照,雲淡風輕,朕與娘子前來賞花,想請李學士即景賦詩,好讓梨園譜曲演唱。” 李白聽罷,忙不迭道遵旨謝坐。他在皇上跟楊玉環對麵的錦墩上落座。可是錦墩有點矬,李白坐下,為了坐定,兩腳不得不伸出來尋找支撐點。楊玉環一眼就看到了李白穿著的靴子開綻了,腳指頭股隆著仿佛在說話似的。“噗嗤”一下笑出了聲。皇上看著楊玉環,問道:“娘子怎麼了,笑什麼?”楊玉環對著皇上使了一個眼色,皇上這才看見李白腳上的這雙靴子出了問題,遂說道:“李翰林,這是怎麼回事?你這不是給朕弄事呀!”李白趕緊躬身施禮賠不是。皇上接著說道:“難道朕給你的俸祿少,不夠用嗎?”此時,李白臊得滿臉通紅,口吃起來:“陛下給的俸祿花不清,微臣有好靴子,這不,今個出去散散心,喝個酒,心想這用不著穿多好的衣裳。不喝酒甭提,一喝酒非醉不行,到時候,弄一身狼狽那就不好了。故而,臣就穿著這一身打扮。” 皇上理解李白斯時的心情,便輕輕頷首。李白補充道:“要不是李龜年宣召,微臣真不知道陛下召見,太唐突了,沒來及換新的行頭。” 在場的人忍俊不禁。 楊玉環插話道:“李翰林詩中寫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還有就是‘百載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陛下,像李翰林如此超俗脫塵的大學士,應該補給一天的酒錢才是。” 皇上唐玄宗微笑著點點頭,表示同意。 李白見狀,連忙起身施禮道:“謝陛下與娘娘隆恩。” 此時,李白感覺心裡熱乎乎的,感恩不已。他這才抬頭看著楊玉環,以前聽說過楊玉環是個絕色女子,看一眼,骨頭都要發酥。再一細看,眼睛不由地拉直了,垂涎欲滴,蒼白的文字難以形容。 楊玉環看到李白直勾勾盯著自己,不好意思地轉移視線,她對皇上輕輕地耳語了一番,皇上扭頭對高力士說道:“去拿雙新靴子過來,讓李翰林換上。”不一會,高力士拿來一雙新朝靴,遞給了李白。 李白再次起身對皇上、玉環連連躬身施禮且感激不迭。隨後,他坐在錦墩上,指恍著換上新朝靴。他穿的舊朝靴是高腰的,脫起來挺費勁。一個人吭哧癟肚臉色漲紅著,也沒能脫下。他左踹踹右踢踢也沒能如願。李白環視著,旁邊左右已退下,便不好意思地對著高力士說著好聽話,示意幫幫忙,把就靴子脫下來。高力士不時地用手扇趕著李白腳上散發的異味,一臉不悅,他看看皇上與娘娘有什麼反應,楊玉環說:“高將軍,給李翰林幫幫忙去!” 高力士釀釀著鼻,上前便於李白角力起來,二人不知誰用力大了點,高力士一下子弄了個屁股蹲。“哎呀,我說李翰林,你真他娘的難伺候。” 李白穿上新靴子,站起來對皇上問道:“陛下,今個寫娘娘伴駕賞花,非同小可,怎麼寫,還請陛下明示。” 皇上問楊玉環,楊玉環說看著寫就好。皇上聽著一頭霧水,這句話也讓李白不知所以,深一腳可以,淺一腳那怎麼行? 皇上唐玄宗說道:“沒事,你就放開來寫,妙筆生花。” 李白一聽,頓悟,這不是要塗脂抹粉嗎?而後,釋然道:“謝陛下與娘娘!” 楊玉環插話道:“李翰林,我仰慕你好久了,今個遇上了‘謫仙人’,真是三生有幸!” 李白聽話音知道娘娘讀自己的作品不少,且有自己的見解,不禁青睞有加,道:“娘娘謬贊!......”這時,李白進入了角色,他審視著楊玉環,就好像自己是一名畫師,他要由表及裡弄個通透。不僅如此,他還要神思飛揚,把娘娘的倩女幽魂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楊玉環一顰一笑,曾讓盛開的牡丹嬌羞俯首;她的舞蹈,飄飄欲仙,身輕似飛燕;她的歌喉,響遏行雲;她的一切,簡直是人間尤物,宛如月宮閬苑中的仙子。 李白思緒綿綿,縱橫陴屢。此時,他文思泉湧,一蹴而就,直到妙筆啟端之際,恰似一個即將分娩的“孕婦”,終於,這個“呱呱”而叫的“嬰兒”誕生了。 隻見錦箋寫著《清平調》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⑹。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斯時,李白把自己一氣嗬成、龍飛鳳舞的條幅呈給皇上。皇上閱罷,連連頷首頻頻稱贊。楊玉環看罷,與皇上交換著眼光,二人同時驚嘆道:“妙,真是妙不可言!”詩中洋溢著對楊玉環傾國傾城的溢美之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恣意汪洋,天馬行空。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曠世奇才,兩個人相遇,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李白寫罷,並獲贈皇上的賞賜後,便離開了興慶宮。 當天,音樂家李龜年就把李白的傑作《清平調》譜好了曲子,並組織梨園弟子進行了大合唱。同夜,楊玉環侍寢時,還興致勃勃,忘情地吟唱著《清平調》,並對著皇上踏歌曼舞。她明眸善睞,撩撥著皇上心旌搖曳欲罷不能。當她穿著若隱若現的薄紗睡衣,飄拂在皇上臉頰時,皇上渾身一激靈之際,她乘著“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顏”之興,張開雙臂,飄進了皇上的懷中。皇上想一把摟住她,奈何,她如金魚般脫了出來。就這樣,楊玉環欲擒故縱,先抑後揚,著實讓皇上成了她情感上的俘虜。因此,她在皇上那裡得到了空曠的自由與寵愛。 這種生理功能本屬於自然現象,猶如人之出汗,沐浴後方可心曠神怡,無可厚非;人到了一定年齡,這種情況,隻能選擇年輕人來接班才是。然而,難免不擔心,出現問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自從楊玉環上位後,膽子越來越大了。她為了鞏固陣地,便想把自己的人安置到朝廷。就這樣,楊玉環日見日盛,終為唐明皇所魂牽夢繞;而梅妃內焦外困,疾病纏身,漸漸失寵,被皇上打入冷宮。 唐玄宗在紙醉金迷的生活方麵,與貴妃楊玉環演繹的淋漓盡致,琴瑟和鳴,惺惺相惜。就這樣,唐玄宗把情感上升到了一個極致,一個史無前例的絕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