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倪泉興差倪平通知徒弟們前來武館集合,有要事相商。不消一個時辰,倪平一溜小跑或快步帶風,把信一一捎到。 那天,昏黃的日頭發射出曚曨的光芒,即便這樣,絲絲寒意侵臉略手。大街上,泉興精武館外墻處,還有幾個老頭穿著紫花大棉襖,嘟嚕著厚棉褲,揣著手坐在日頭泊裡取暖暖,或輕聲說著什麼,或袖手旁觀。當練舞之人從旁邊經過時,彼此有一搭沒一搭應付兩句。 倪泉興看見十三個徒弟魚貫而入,待他們坐定後,便差倪平去外麵望風,以備不測。接著他把槁城縣令傳達的任務詳細地告訴了大家。徒弟們這才明白,要有大事情要發生了。他們聽完師父布置完任務,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爭取打一個漂亮仗。倪泉興看到徒弟們情緒高漲,十分高興,他一再提醒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行動中,要盡量做到快刀斬亂麻,短促戰鬥,一舉拿下。 在槁城安軍行營處,敵酋高邈與副手程千裡剛從外麵征兵回來。後麵跟著一串壯丁,他們被五花大綁帶到行營處一監禁室。 “他娘的,要是明天他們再對抗軍紀,不去當兵,就使用大刑,不怕不掉皮,就怕不俯首。”高邈對手下吩咐道,“今個黑介就開始訓誡。” 此時,這股壯丁進來時,囚室裡有一個壯丁躺在雜草上,仔細巴獲,滿臉血汙,遍體鱗傷。他瞪大眼睛看著進來的這群人。 此時,夜色漸漸地濃了起來。行營處大廳裡,燈火通明,劃拳聲,杯觥交錯,嬉笑聲摻雜在一起,與監禁室裡的“囚犯”形成了鮮明對比。 槁城知縣崔安石為了便於把駐槁叛賊一網打盡,便讓手下以及當地交際花,“好好”應酬,伺機而動。 根據槁城當地喝酒的虧成,開酒局初,先敬酒三杯,然後就是隨便喝。誰能喝多少喝多少。要說喝酒,槁城人個個硬邦邦,邦邦硬,無可挑剔。要是嘉賓推辭就是不喝酒,那槁城人勸酒那可是一大絕活,他能七大姑八大姨,四海之內皆兄弟,說得你蠢蠢欲動,胃口大開。勸酒之法就仿佛一嘟嚕鐵鉤子,各個方向都有,不管水桶掉在井底何處,確保萬無一失地給勾住,到了那時,乖乖“就擒”。在槁城,不喝醉,不叫喝酒。槁城人酒量大,在全國都有名。幾千年來,這種風氣還在傳承且樂此不疲。酒逢知己千杯少,碰見得心的喝那就“傻喝”,心甘情願。 崔安石找了一個酒量大的作陪,三圈過去了,這個陪家真不是吃素的,長著一張會說話的嘴,哄得安軍部將高邈、副將程千裡五迷三道,惺忪皮囊墜入霧裡觀花。交際花山裡紅對高邈撒嬌、擺萌,哄得高邈“吧--吧--吧”給山裡紅臉上一個勁地用力嘬著。不僅如此,她遊刃有餘,還不忘給程千裡拋媚眼,直勾得這個叛賊心旌搖曳欲罷不能。就這樣,山裡紅穿著緋紅色衣衫穿梭於二者之間。 可在審訊室,一個小頭目勸抓來的壯丁聽話,應征入伍。可這幾個壯丁根本不吃叛賊這一套。就這樣,皮鞭聲不斷,殺威棒打的一個個屁股腫起來老高。一個叫“大強”的壯丁,打得最慘,鮮血淋漓,皮開肉綻,身上沒有一塊好地方。 “我看你身子骨硬,還是我大刑厲害。”這個小頭目歪戴著帽,一個勁地響巴道。在當地方言中,響巴,就是訓你,嚇唬你。 大強口含熱血一鼓腮幫子,一團紅血不偏不倚正唾在這個小頭目臉上。小頭目惱羞成怒,命令手下給我往死裡打。 “打吧,你打死我才好裡,省的我受罪了。”大強子堅強地道,“我一家三代享受聖朝恩澤,怎麼會給白眼狼賣命?!” “我刺,你說這話我倒要慢慢折磨死你,不能太便宜了。”小頭目猙獰道。 大強子回到囚室,已成了肉塊塊,深度昏迷。 囚徒們在狹小囚室裡,睡覺都蹬腳,方便就在墻葛老那塊地單兒,臭味熏滿。吃的飯,也是稀湯桄榔,有人自嘲道:在黃河南邊紮個沒,都能找見祖宗。就這樣,各種氣味混合在一起,身子骨可吃不消。 是夜,倪泉興領著眾徒弟悄無聲息地來到崔安石縣衙,一切準備就緒。當高邈與程千裡沉浸在夢鄉時,兩個人便稀裡糊塗成了囊中之物。 看似風輕雲淡,卻讓那個還沒有入睡的小頭目有了警覺,他手提利刃,大吼一聲:“誰?”這一聲,也驚動了另一間屋子裡的十幾個隨從。作為東北大漢,一個個身手不凡,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他們手握利器,與倪泉興等人打鬥了起來。“刷刷刷”、“叮叮當”、“劈裡啪啦”的雜音交織在一起。刀光劍影,嘁哩喀嚓,鬼哭狼嚎,在叛軍行營處廝殺得難分難解。一方是窮途末路,另一方奮力拚殺。 倪泉興截住那個小頭目,兩個人一來一往,交纏在一起,刀光劍影。小頭目看到對方人越來越多,便虛晃一劍,騰空跳到房頂上。倪泉興緊跟其後,小頭目不敢戀戰,迅疾從褲腿處拽出一把飛鏢,照著倪泉興命門投去。小頭目在河朔地區多次大規模的擲鏢比賽中,百發百中,蟬聯魁首。 俗話說:能人背後有能人。倪泉興平素不顯山露水,可一旦動起真本事來,來者吃不了也得兜著走。這次二人碰上,可謂針尖對上了麥芒---尖對尖。 斯時,一道寒光乍現,倪泉興借力打力,用寶刀一黨,隻見飛鏢調轉回頭,直奔那個小頭目。說時遲那時快,那小頭目一個鷂子翻身,跳上馬廄裡的一匹戰馬上,打馬如飛。 “哎吆歪,我的娘!”那個小頭目驚叫一聲,他用手一摸,一股鮮血從一隻耳朵上淌了下來。就這樣,小頭目惶惶如喪家之犬,快馬加鞭,很快就消失在倪泉興的視野裡。 這場戰鬥結束,行營處的安軍人員大都死的死,傷的傷。安軍抓來的壯丁被解救出來之後,他們均表示,要參軍為國盡忠,保衛李唐王朝。就這樣,知縣崔安石提著高邈、程千裡人頭上呈常山郡太守顏杲卿。 顏杲卿見狀,深為倪莊鎮“十三太保”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所感動,他要上報朝廷,奏請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