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歸來(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921 字 2024-03-15

那日,倪泉興正在晨練,忽有帖子送到,大意是說:貴府有一個叫倪蛋子的,夜個黑介被查禁,如今在縣城集中營,待家人來領,若沒有人認領,那則按大燕律法處置,不得有誤。   一說倪蛋子,倪泉興馬上叫來倪平,吩咐道:“事不宜遲,你堂哥回來了,我修書一封,你趕緊把蛋子領回家來。”   倪平一聽堂哥蛋子回來了,興奮不已。便三步並作兩步忙活起來。   蛋子,是倪金章在老家的混名。家裡大人之所以叫他臭蛋,大致有兩個考慮,一個是,取名蛋,本身就是個男的;再就是,掛個“臭”字,是說孩子不成人,好養活。因此,取名臭蛋者,多得很,不足為奇。   倪泉興與倪金章是玩伴,雖說二人同歲,並且都是三月出生,一個初八,一個二十,可泉興比金章還小。那一年有兩個三月,也就是閏年。金章是前三月出生,而泉興是後三月出生。不僅如此,金章比泉興小一輩。俗話說:有小叔叔,沒有小大伯。為此,金章還管泉興叫首首(俚語叔叔之意)。   倪平拿著村裡開的證明,來到縣城。那個小頭目一看,對倪平說道:“哦,原來是大俠倪泉興的侄子,失敬失敬。你回去給倪大俠說一聲。”   倪平撲閃著兩隻大眼睛,“嗯!小的有禮了。”說完,便深施一禮。   有的看官要問了,這與官史不是不符嗎?   這句問話沒有毛病,隻是在當下,民間的歷史屐痕就是這樣走來的。作為故事講述者,就不得不按原委依次進行,不可偏頗才是。   作為倪莊莊主倪泉興也是這樣做的,他設立武館有兩個目的:第一,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第二,就是保護家園,不讓盜寇入侵村莊。   這個村周圍建有護村河,大約一人多深,常年蓄水。村子開著東西兩個通向外麵的道路。大早起,村民們出去乾活時便打開寨門,一到人們日落而息之際,便關上寨門,旁邊建造一小屋,供晚上值班的民兵把守。這個村一到了晚上,不時聽到虎吼狼嚎之音,讓人聽了不由地打冷個瘮。據村裡老人們講,夜靜時分,突然傳來“嘩啦嘩啦”馬蹄聲,馬鞭脆響。在靜謐的夜裡,傳出去老遠。老人們說,這是“響馬”來了。響馬,一般隱居在綠林裡,這夥人為了生存,常常打家劫舍,凈乾一些損人利己見不得人的勾當。   一次,倪莊有兩個人就伴過河去某地采貨,這兩個人,一個叫壁虎,一個叫牛蛋,這稱呼當然是外號。在倪莊集上,他倆倒騰的蘑菇根挺搶手,為了能趁早趕上集,便趁夜去躉貨。   當他倆走進一片廣袤樹林子裡,光聽見小驢拉著木輪車發出的聲音格外清晰。突然,這倆人覺摸著小車停住了,便下車弄個明白。借著豆大的火苗,看見車前麵有一大袋鼓囊囊的。壁虎用力一掀布袋,裡麵發出“嘩啦”的聲音。壁虎判斷道:“這布袋裡弄不好裝著值錢的東西,可能是別人路過時拉下的。”牛蛋驚喜道:“要真是這樣,那咱倆就甭去進貨了。”   正在二人興奮,正在打開口袋之際,壁虎便感覺頭頂“嗡”的一聲,他帶著厚棉帽子,帽子被打掉了,他便趁機就勢倒在地上。牛蛋還沒有反應過來,頭頂便重重地挨了一棒,立馬委頓於地,不省人事。壁虎感覺身邊圍來好幾個人,他躺在地上,任憑人家怎麼搜身,他大氣不敢出。   接著,一聲口哨響起,這夥劫道的歹徒瞬間杳無影蹤。   事情發生後,倪泉興率領徒弟來到事發點,不到兩天時間,就把這幫歹徒製服。說到底,都是為了糊口飯吃,要不,誰願意乾著不光彩的事情呢?   倪泉興對這幫小頭目教訓道:“你們要是真有本事,就去鬥那些貪官汙吏,倪某保準不阻攔,你說,你們對過日子的小老百姓下手,那叫本事呀?!”   這個小頭目撲閃著老鼠似的小眼睛,不住勁地施禮道:“倪大俠說得對!說得對!”倪泉興耳提麵命道:“今後,倪某要是再次看到你們跟老百姓過不去,決不輕饒。”   這個小頭目招呼手下道:“快給倪大俠賠不是,表忠心。”   “倪大俠吩咐,我們定當遵行!定當遵行!”   後來,這幫人對倪泉興俯首帖耳,儼然成了嘍囉兵。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隻要倪泉興一招呼,便立馬趕到。就這樣,倪泉興結交了不少綠林漢子。   閑話不提,書歸正傳。   金章保釋出來時,對倪平說:“你拾荒了,騎在馬上吧。”倪平說:“哥,沒事,還是你騎馬吧,我喜歡地上走著。”其實,金章知道倪平腿腳靈活,上樹爬墻,如履平地。   “要不這樣,咱哥倆比一下,看看誰走得快。”倪平說道。   “那你可不沾,我騎的可是寶馬呀!”倪金章回話道。   “沒事,看看就知道了。”倪平說道,“讓你先跑。”   就這樣,倪金章疑惑地看著小弟,說道:“那哥就不客氣了。”說完,便揚鞭策馬,在官道上打馬如飛,隨即趟土泛起,籠罩起來,唯有“呱呱”的馬蹄聲響成一片。   行至勁處,倪金章想,或許把平弟拉遠了,就駐馬下來。   “哥哥,嫑停,我在你頭哩。”是前麵傳來的聲音。   原來,就在金章放開馬蹄子之際,倪平隨即撒起腳丫子,有如飛燕掠水,腳稍微點一下地,就竄出老遠。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此言並非空穴來風。看似不起個嘴眼子,一旦發作起來,生像驚掉下巴頦。   “真了不哩,不服不行。”倪金章不由地嘖嘖稱贊,對倪平此舉驚嘆不已。   二人行至祖墳處,倪平對倪金章說道:“哥哥,燒百天紙現在就舉行。首首說一會家人就到。”   有道是,人死後,給先人送紙,有三天紙,有七七紙(也就是每七天送一次),有百天紙,有周年紙。各種環節不能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