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運籌帷幄(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779 字 2024-03-15

根據作戰部署,李光弼奉命出井陘,攻打常山郡。郭子儀向北攻打雲中地區的燕軍。   花開兩朵,單表一枝。常山是井陘東麵的第一站,是河朔地區之重要樞紐。歷史上,一度出現白日人煙輻輳,車馬喧闐;一到晚上,燈火璀璨,美輪美奐。它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人傑地靈。也是三國名將趙雲故裡。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任勞任怨,習文則文質彬彬,習武則赳赳武夫。   一代良吏、為國捐軀的戡亂將軍顏杲卿曾在常山郡為官多年,其善政方略深得民心,根植出愛國人士遍布。   郭李二人分手後,次日,李光弼便率領部隊星夜馳奔,為的是不給燕軍喘氣的機會,盡快消滅敵人。   一聽說官軍到來,當地義民立即發動起義,其中尤以倪泉興之眾勢力最盛。為了做好供給側,那一夜,倪泉興帶領義和營進入燕軍腹部,乘敵不備,一舉拿下了叛軍指揮所,並擒獲燕軍守將安思義,為李光弼進城打開了凱旋門。   為此,李光弼對倪泉興等給與了表揚。然後對妹夫倪金章說道:“你的基層工作做得到位,由此看來,軍民一條心,戰勝敵人則指日可待!”   在審訊室裡,李光弼嚴肅地對安思義說道:“你要想活下來,那就坦白從寬,如實交代叛軍動向。”   一開始,安思義支支吾吾,妄想搪塞過去。李光弼對他耳提麵命道:“國家的形勢,你應該知道,兵法上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安祿山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韙,他的惡劣行徑注定要失敗。”   安思義聽罷,臉色有白變紅,又有紅變紫,閃情不定。然而,李光弼威嚴表情讓他不寒而栗。他是個聰明人,見風使舵,就到不如達到。此時,孰輕孰重,他一目了然。   為了覓得一線生機,他想法設法也要好好表現自己。因此,他忐忑不安地問道:“李將軍說話可算數?”   李光弼一聽,有門。接下來,李光弼態度緩和道:“如果你說的是實情,有可取之處,那我就不殺你。”   此時,安思義心定了些,可嘴裡說話仍然不利索,顯然還是緊張了點。   李光弼見狀,和藹道:“安將軍不要慌張,慢慢說下去。”   安思義看到李光弼說話溫和,便忙不迭道:“恕某直言,李將軍遠道趕來,人馬困頓,如果唐突與勁敵交戰,以勞待逸,恐怕勝算不大。不如先進駐城內,做好防禦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叛軍騎兵雖說是精銳之師,可缺乏攻城的重武器,一旦不能獲勝,時間一長,便會軍心渙散。到那時,就有機可乘。現在,史思明部隊駐紮饒陽,離這裡不過二百裡地,夜個我給他發了救援信,他的先鋒部隊明個早起可能趕到,李將軍不可不防呀!”   李光弼聽罷甚悅,便令手下給安思義鬆綁,並賜座。隨即,李光弼揚聲道:“好!安將軍言之有理,某知道該如何來做。”   果不其然,正如安思義所料想的一樣。次日淩晨,燕軍的先鋒部隊就追趕過來。大將史思明親率精銳之師緊隨其後,烏壓壓一片,兵力約有兩萬不止。   對此,李光弼胸有成竹,他站在常山城樓上坐鎮指揮著,並首先派出五千步兵到城外嚴陣以待。隨時隨地應付來犯之敵。   此時,燕軍大將史思明看到唐軍數量比自己的隊伍少了許多,況且都是步兵組成,禁不住冷笑道:“區區唐軍,竟敢與史某兩萬精銳部隊作戰,豈不是以卵擊石嗎?”   於是,他大吼一聲,手下燕軍氣勢洶洶猶如潮水般撲向唐軍。轉瞬間,戰馬嘶鳴,鼓聲震天,刀光閃閃,鋒芒畢露,馬蹄錚錚,趟土湯末的五菱子二落。   李光弼站在城頭,居高臨下,鎮定自若,審時度勢。他目光炯炯,注視著敵營陣勢的變化。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要掌握那個寸勁,那種恰到好處的玄機。他是一位戰術家,熟讀兵法武略,他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戰略家,在短短時間內,他能相應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燕軍來勢兇猛,咄咄逼人。四裡地許,李光弼不為所動;二裡地許,不為所動;五百米,無動於衷;燕軍洪水般吞噬著,前進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毫不畏懼。雙方距離越來越短,幾乎迫在眉睫。   李光弼大手一揮,高聲命令道:“同誌們,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開弓放箭!狠狠地消滅敵人。”   隨即,旗手們揮舞著戰旗,嘩啦啦作響;鼓手使勁擂鼓助威,聲震天地,搖曳心旌。   五百名弩兵早已登上城墻,箭在弦上,時刻準備著戰鬥。李光弼話音剛落,隻見一排排密集的箭矢射了出去。   這種陣勢,著實讓史思明始料未及。然而,大將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麵對著突變的情形,他很快發現了唐軍的端倪。他知道,弩的威力比弓箭威力大,射程遠,準確度高,殺傷力更大。可它換裝時間卻比弓箭要長很多。因此,他判斷,從現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然而,他這次判斷錯了,他沒有想到,李光弼運用的是梯隊作戰。   原來,李光弼把弩手分成了四隊,前排士兵把箭射出去,便讓他們去後麵做準備;後一排士兵跟進,相繼參加戰鬥。這種梯隊跟進法,就給了戰士們充足裝填箭矢時間,從而保證了攻擊的連續性。就這樣,唐軍士兵輪番進行著射擊,箭在燕軍士兵身上開了花,中箭者哀嚎聲一片,此起彼落。讓燕軍士兵猝不及防,紛紛中箭身亡。   史思明見狀,仗著兵多馬壯,一次次發起總攻擊,可戰士們還沒有沖到唐軍近前,就被箭矢射殺所擊退。死屍枕藉,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他瞪大眼睛,一個勁地咆哮著,然則無濟於事。不得已,為了保存實力,他指揮著殘餘部隊退縮到城外一條大道的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