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此起彼伏(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761 字 2024-03-15

燕軍主帥史思明部被唐軍郭子儀李光弼聯軍打得亂了陣腳,丟盔卸甲,落荒而逃。史思明馬上意識到,向燕帝國大本營範陽撤退,那裡基層組織紮實,還有卷土重來的可能。轉念一想,目前燕軍主力大都在河南的洛陽地區,自己能迅速集結精銳之師進行反撲。   就這樣,他率領殘部向趙郡(今河北趙縣)撤退,可途中來了個大迂回,又折身向常山郡東北方向進發。其目的就是兵分兩路,掩護副帥蔡希德率部南下與北上援兵會合。此後,燕軍蔡希德部逃往邯鄲地區。   史思明所部有同邏族與曳落河族人組成,這兩個少數民族不受儒家思想武裝,再加上自身條件優越,身體彪悍,善於騎射,且能征慣戰,因此,這支部隊可謂是燕帝國王牌中的王牌。即便如此,這次卻被大唐郭李聯軍吊打,不可謂不是一次嚴重受挫。為此,史思明思前想後,自從燕軍造反以來,這支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步步為營,把唐軍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隊形,就說常山之戰,要不是郭子儀增援,史思明不用出兵,就能把李光弼所部困死。他這支部隊素有“鐵軍”之稱,一路之上,凱歌高奏,橫掃敵軍如卷席。至於這次作戰失利,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咽不下這口氣,也不服輸。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上火,越想越不肯善罷甘休。於是,他進行了一次戰略大轉移,虛晃一招,率部來到了博陵(今河北安平)。這裡與範陽不算遠,是燕帝國的根據地,軍需供應與補充兵源不成問題,這項工作有一個叫張獻成的來負責,張獻成是前範陽節度使張守珪的兒子,也是安祿山的老上級。後來因各種原因,張守珪被皇上李隆基處斬,這讓其子孫對皇上十分不滿,且懷恨在心。因此,他對安祿山造反舉雙手贊成且義不容辭。可以說,史思明到來,恰似魚歸滄海,鷹搏長空。   俗話說:老百姓就是墻頭上的毛毛草,哪裡有風就往哪裡倒。斯時,當地已經歸順李唐王朝,可博陵城守軍不多,便很快被燕軍攻陷。史思明進城以後,他認為唐軍抵抗武裝扔下武器,脫下軍裝,混入到老百姓中了。為了一洗心頭上的怨氣,為了報仇,他召集手下對全城老百姓進行大血洗。這次屠城,當地官員也無一幸免。   這一鬧劇,充分說明了史思明缺乏理智,其暴行激起了附近人們的恐慌。俗話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因此,各地義軍紛紛與燕軍進行偷襲戰,麻雀戰,地道戰,奇襲戰等各種與敵鬥爭花樣百出,目的隻有一個,打擊叛軍,恢復大唐秩序。   由此看來,敵後武工隊在冷兵器時期就出現了,鬥爭策略也是應運而生。可以說,這種與敵鬥爭方式隻不過為後人所傳承,並加以發揚光大而已。   然而,與史思明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剛愎暴虐比起來,郭子儀就不一樣,他剛柔並濟,提綱挈領,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解決的是主要矛盾。   唐軍在九門擊敗燕軍之後,便乘勝追擊,不久收復了趙郡。這次戰役,唐軍俘虜燕軍四千多人,郭子儀下令隻把燕帝國委任的太守處斬,剩下的一律當場釋放。有願意跟官軍戡亂,歡迎!否則,各自逃命才是。沒有盤纏的給盤纏,沒有吃的給吃的。這樣一來,一些被俘人員心裡不免產生出一種異樣的感覺。   郭李二人,也有不同之處。郭子儀待人寬厚,頗有城府;而李光弼嚴於律己,對別人也是眼裡揉不下沙子。當時,有手下進城後肆意搶掠老百姓財物,李光弼獲悉後,大為光火,便親自坐在城門口把關,並對手下一挨子(一個挨一個)脫衣服進行檢查,要是查到就把其財物全部沒收,然後返還給老百姓。這一係列舉措,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對這支心裡裝著老百姓的隊伍,表現出了普遍愛戴。唐軍所到之處,各地老百姓夾道歡迎,這個給雞蛋,那個給乾糧,送水的,送飯的,應接不暇。   不久以後,郭李聯軍率兵北上,攻打博陵。當地老百姓聽說後,踴躍加入到了支前隊伍中來,推小車的,抬擔架的,送鞋的,遞襪子的,等等,不一而足。各地義軍在郭李二人指揮下,攻打燕軍側翼。   一時間,博陵地區充滿著濃烈的火藥味。史思明龜縮在城裡不敢露頭,頑強死守。致使唐軍連攻十好幾天也始終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時間一長,將士們連續作戰,精神萎靡,身體疲憊,不能再硬撐下去,再加上軍需跟短缺,郭子儀遂下令撤軍到常山休整。   史思明也不含糊,他在戰場上是一位驍帥,在作戰室也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戰略家。當他看到唐軍撤退,便立即出城掩殺過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郭子儀不愧是老謀深算,他料定會有這一招。於是,他派出精銳騎兵輪番在部隊尾部斷後。   史思明發現後,不禁大罵道:“老匹夫,我與你勢不兩立。”他跟蹤一段距離後,覺得撈不到半點便宜,就率部回歸駐地。剛撤退的時候,他一再提醒部下,要提高警惕,防止唐軍反撲。走著走著,後麵頭目看不到有追兵,於是,就放鬆了警惕。   就在燕軍麻痹大意之際,卻發現郭子儀部率軍猶如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後麵。燕軍猝不及防,被追來的唐軍打得落花流水,作鳥獸散。史思明兵力損失大半,狼狽地逃回了博陵城。   俗話說:偷雞不成蝕把米。這種賠本的買賣,史思明可不願意接受,內心焦灼不安,在作戰室一個勁地踱來踱去,坐臥不寧。他暗暗發誓:定要一雪恥辱。如今,士兵們元氣大傷,需要休整養息,也為了等待援軍的到來。   果不其然,燕軍馳援部隊趕來,領兵掛帥的依然是老戰友蔡希德。原來,蔡希德敗逃九門之後,率領殘部一路向南來到了大燕帝國的都城洛陽。皇上安祿山聽完愛將蔡希德一番陳述,知道這次是在河北受挫,甚為震驚。“奶奶的,河北可是朕的管轄地,怎麼能在家門口受辱呢?”安祿山大怒道。當即給愛將蔡希德撥付兩萬步騎,讓他火速馳援史思明部。同時,又給留守範陽的牛廷玠下令,讓他調出一萬多兵馬,立即前往增援。   就這樣,燕軍南北兩支援軍抵達後,史思明部已達五萬多兵馬,實力大增,這裡麵就有不少士兵出自曳落河的精銳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