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強大燕軍來襲,唐將許遠自知才能不及張巡,遂把兵權全部交給能征慣戰的張巡指揮,自己心甘情願當副職,專門負責部隊籌集軍糧、整修作戰器械等後勤工作。 許遠的老爺爺叫許敬宗,做過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起初,徐遠在河西從軍,擔任磧西支度判官。後在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手下做從事。章仇兼瓊看上他了,想把女兒嫁給她,概因他是名門之後。許遠不願意,沒有聽從,這讓官長顏麵掃地。不久,章仇兼瓊隨便找了個借口上奏皇上,把他貶為高要縣尉,主抓該縣社會治安。安史之亂發生後,唐明皇不拘一格降人才,把他破格提拔為睢陽太守,後加授侍禦史、睢陽防禦使。燕軍攻克東都洛陽之後,薛願駐守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許叔冀駐守靈昌(今河南省滑縣),許遠駐守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三個城都是孤立無援。許叔冀堅守了一年之後,主動放棄城池向南撤退,薛願奮勇抗戰一年之後城亡,隻有許遠堅守睢陽,與燕軍尹子奇部形成對峙。 直到張巡與他會合。 臨危受命,張巡爽快地就接受了。 以前,許遠有個屬將叫李滔,這個人在馳援東平時,見風使舵,背叛並投靠了兵力強大的燕軍。大將田秀榮偷候摸候跟李滔串通一氣。有人向許遠告發道:“田秀榮早起出戰時,戴著碧色帽子作為標識。”許遠便經起心來,通過觀察,果然如此,最後作戰全軍覆滅。 然而,田秀榮不以為恥,反而哄騙道:“我這樣做,是為了引誘敵人。”並請求換了錦帽,率領精銳之師出擊作戰。 許遠便把此事對張巡說了,張巡聽了,十分惱怒,便叫田秀榮上城。 張巡看到田秀榮,怒不可遏道:“你身為大唐將領,如今國家處在危難之中,你應該誓死保家衛國才是,可你這個卑鄙無恥之徒,竟然吃裡扒外,勾結叛軍,顛覆李唐王朝,實屬罪大惡極!”張巡痛斥一番之後,便當即將田秀榮處斬。不僅如此,還高挑叛徒田秀榮人頭,讓燕軍將士看。 接著,張巡親率士兵與敵人展開激烈戰鬥。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士兵們也跟官長一樣,氣勢如虹,麵對強敵,無所畏懼,英勇戰鬥。一天打退了幾十次燕軍的沖鋒,半個多月的連續抗戰,戰士們同仇敵愾,充分發揮著大無畏精神。 最後,張巡的虎狼之師竟然把燕軍尹子奇部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睢陽城下,燕軍戰死有兩萬多名士兵,溝壑盈滿且堆積如山。 張巡把繳獲的羊馬牛車悉數分給將士們,自己卻不帶走一絲一毫。 斯時,唐肅宗接到張巡發來的捷報,龍顏大悅。這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讓他看到了國祚再造的曙光。隨後,他任命張巡為禦史中丞,徐遠為侍禦史。其他有功官員也在授封之列。 燕將尹子奇這一次豪賭輸了,可他憋著一肚子氣,不把睢陽拿下絕不收兵。 張巡站在睢陽城頭,看到燕軍士兵無邊無沿,潮水般聚攏過來。抽刀斷水水更流,張巡深感局勢十分緊張,手下士兵日漸銳減。就好像捏煮餃,餡子多,就是把煮餃基(也叫煮餃麵皮)抻展了也包不住。接著,張巡對著陣前士兵們懷著沉重地心情,大聲說道:“張某深受國恩日久,已經準備為國家獻身,可讓張某心痛的是你們為國獻身卻得不到相應酬勞。”張巡說到這裡,心如刀割,扼腕長嘆。 將士們見狀,無不激動,他們紛紛請戰誓死保家衛國。 張巡被眼前情景所震撼,為了與戰友們同生共死,共赴國難。他帶頭向朝廷所在的位置,叩頭不已。這時,他熱血沸騰,壯懷激烈,對著眾將士大聲說道:“麵對強敵,勇往直前,愈挫愈奮,戮力同心,跟叛軍戰鬥到底,即便剩下一個人也要戰鬥,你們說,是不是該這樣做?” 眾將士齊聲高喊:“官長指到哪裡,我們就戰鬥在哪裡,誓死為國爭光榮!” 錚錚誓言,響遏行雲,壯懷激烈! 隨後,張巡命人殺掉羊牛以犒勞眾將士。就這樣,城裡所有士兵迎敵作戰。 這時,張巡親自披掛上陣,後麵眾將士緊緊跟隨,盡管衣衫襤褸,麵容憔悴,可每個人眼裡均射出逼仄的光芒,手中武器閃著寒光。 燕軍士兵見狀,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他們嘲笑唐軍兵少,說他們以卵擊石,自不量力。 正當燕軍尹子奇部亢奮之際,張巡把手中戰旗高高舉起,隻見眾將士恰似斑斕猛虎直撲燕軍陣營。 尹子奇見狀,心的話:“這不是蔫度獅子還陽了嗎?”正當他大驚失色之際,張巡率部快速殺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傲兵打得一敗再敗。張巡率部一鼓作氣,斬殺尹子奇部三十多位將領,以及三千名士兵,並擊潰尹子奇部敗逃幾十裡地。 次日,尹子奇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重整隊伍又來攻城。張巡再次應戰,並再度掛帥出兵。雙方廝殺糾纏在一起,一晝夜交戰三十多個回合,張巡一次次擊潰尹子奇部的進攻。 然而,尹子奇部隊伍龐大,有充足的作戰資本。他們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不肯罷手。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五月,燕軍將領尹子奇集結重兵再次把睢陽重重包圍。 一天晚上,張巡在城裡擊鼓集合隊伍。尹子奇聞知,認為這是張巡要迎戰的節奏,於是,他吩咐將士要嚴加看守,以防不測。到了第二天黎明,尹子奇發現自己多想了,為了探個究竟,便讓手下在飛樓上瞭望睢陽城,結果什麼也沒有看見。尹子奇一度緊張的心弦,此時一下子鬆弛了下來,他讓眾將士補補覺,養精蓄銳,以待來日出戰。就這樣,一個晚上保持高度警戒狀態的士兵們,如今早已倦容滿麵,他們一個個解下鎧甲,一骨碌便進入了夢想。有的人打著呼嚕,象豬嚎,象牛哞。還有的人,象歌唱家,大調、小調、長號、短號、小號,次第演奏,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