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地區做為山地,易守難攻,其戰略形勢極為重要。官軍從這裡南下可切斷洛陽和長安之間的聯係,還可以北上進攻直搗大燕帝國的老巢範陽。倒過來看,如果燕軍控製這片地區,可以解除被官軍分割的威脅,還可以從西北迂回進攻李唐家主唐肅宗的朔方根據地。 史思明不愧是一代梟雄,也不愧是一位有勇有謀的戰略家。他深知河東地區的戰略意義,為此,他與燕軍大將蔡希德、牛廷玠、高秀巖分別從博淩、太行、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範陽(今北京)四地同時發兵,調集兵力約有十萬之眾,耀武揚威逼進太原,一場劍拔弩張大決戰由此拉開了帷幕。 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趁著唐肅宗把精兵調集到朔方,北京(即山西省太原市)地區兵力空虛的機會,親率十萬大軍從河北出發,兵分三路直撲過來,妄圖一舉占領太原,進而攻擊朔方。 斯時,太原留守的隻有團練等民軍,且幾千人,猛然間遭遇強大燕軍來襲。做為將領,其心裡不免忐忑不安。如何迎敵,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一大癥結。 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最終得出一個守城方案,那就是緊急征調民丁修築城墻。甫一上任的軍事長官李光弼馬上否認了這一主張。他深思熟慮之後,娓娓道:“太原城周圍有四十裡,現在臨時抱佛腳,恐怕來不及,勞民傷財,還沒有看見叛軍,自己就拾荒裡不得了,這怎麼能迎敵作戰呢?” 李光弼擲地有聲,詳盡地分析了敵我之間的關係。最後,他大手一揮,朗聲說道:“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設防,一點點蠶食敵人。”於是,他命令將士們率領城裡老百姓出城挖壕溝,並把挖出來的土做成幾十萬塊磚坯子。大家心裡泛起了嘀咕:李大將軍這到底再唱哪一處戲呢? 斯時,將領們心照不宣,即便有異議,可誰也不敢說出來。 李光弼治軍以嚴格著稱,而郭子儀則以寬治軍,性格決定命運,因此,兩個人也是性格使然。 李光弼赴太原任職前,唐肅宗因對原太原尹王承業的政績表現不盡如人意,便差遣侍禦史崔眾收了王承業的兵權,然後再命他轉交給李光弼。 崔眾驕橫跋扈,他在家主那裡奴顏媚骨,可對於他管理的人則高高在上盛氣淩人,也想得到別人對他的卑躬屈膝。可李光弼一向襟懷坦白剛正不阿,這讓他懷恨在心,不僅沒有及時向李光弼交出兵權,而且對李光弼的態度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表現很不禮貌。 李光弼獲悉事情原委後,勃然大怒,當即命人把崔眾拿下並監管了起來。這時,恰好唐肅宗差遣使者帶著詔書來到了太原,讓崔眾接旨,說要晉升他為禦史中丞。 李光弼對使者說道:“崔眾獲罪,已經被看押起來。” 這個使者聽罷,大驚失色,心的話:這可是陛下給崔眾下的詔書。便慌忙拿出詔書給李光弼看。沒有料到,李光弼依然枕著臉,就不依照詔書行事,並厲聲放話道:“今日隻斬侍禦史;如果宣讀製命,那就斬殺中丞;倘若拜相,那李某也斬殺宰相!” 李光弼嚴厲風行,說到做到,果不其然,第二天,崔眾就被斬首示眾。如此嚴厲,連皇上麵子都不給,部下誰還敢惹他!自此以後,將領們都對李光弼敬畏無比。 到了史思明大軍開始攻城的時候,李光弼便用這些磚坯子在城裡築起了一個個壁壘,頑強抵抗著燕軍的沖鋒。堡壘一旦被敵人破壞,便下令立即用磚坯子進修修補,破一點補一點,不露瑕疵。這種省時省力的措施,還大大挫敗了燕軍的士氣。 史思明攻了好長時間,也沒有進展。無奈之下,他命人從山東搬來了攻城專用武器。李光弼很快獲悉了這一情報,隨即讓妹夫倪金章把從老家帶來的武林高手叫上,讓他們火速集結去突襲燕軍運輸隊。這些老鄉,來之前均表明一旦平定天下,便解甲歸田,孝順老得,照顧家人。倪金章也對他們的請示表示同意。就這樣,由這些人組成的突襲隊馬不停蹄手執利刃前去截擊。當燕軍運輸隊耀武揚威走到半路之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被李光弼突擊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這支運輸隊打了個措手不及並將其全部擊毀。就這樣,李光弼指揮民軍在燕軍重重包圍之中,堅守了一個多月。 這時,史思明想法設法引李光弼出戰,他知道唐軍兵力少,想速戰速決。可李光弼審時度勢,根本不理碴,隻是憑借有利地形誓死抵抗。史思明為了分散和調動唐軍,想盡了各種辦法,伺機消滅之。於是,史思明挑選出精銳騎兵,並囑咐道:“我要是從北麵發起沖鋒,你們就悄悄地迂回至南麵;我要是在東麵,你們就包抄西麵,尋找機會突襲攻城;然後集中優勢兵力聚而殲之。” 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做為久經沙場的高級指揮員,李光弼就像是史思明肚子裡的蛔蟲,對方什麼心思,他一猜就中。於是,李光弼就在軍中賞募有特長的人,量才錄用。其中,有三個挖過地道的老手被選拔出來,李光弼就讓他們根據戰情需要挖掘地道。 史思明老麼派人到城下討敵罵陣,意欲挑動老對手出戰。 李光弼任憑敵人怎麼罵,依然我行我素,不上敵人的勾。在長官李光弼的監督下,這幾個挖地道專家很快便把地道挖到了敵將腳下,一個冷不防,將其拽去洞裡。然後,把人拖到城頭上斬首示眾。一而再再而三,手下接連被李光弼殺害,以儆效尤。 如此一來,史思明感覺這種地老鼠戰法靈活機動,不好把控,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就來這麼一下子。著實令人惶恐與擔憂。為此,就連史思明走路都是低著頭,生怕被敵人拉進地道,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