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向西南(1 / 1)

明末位麵。   崇禎眼神中帶著絕望,他看著天幕,哀鳴道:“難道,這真的是【天命】?”   明朝覆滅的1644年,就是氣候最冷的一年!   巧合?   天命?   “高仙人,你可有辦法拯救大明?”   “大明亡於流寇也就罷了,萬一亡於關外的建奴,我等,有何麵目去見祖宗?”所以,崇禎自盡的時候:以發覆麵!就是沒臉見列祖列宗啊!   天幕直播間。   高帆喝了一口茶水,道:“而每一次寒冷的小冰河氣候,也對人口遷徙有重要影響。”   哦?   “簡單來說,就是【南遷】!”高帆道:“既然北方變得寒冷乾燥,那就南遷啊。”   “中原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的南遷,固然和戰爭有關。”高帆道:“比如西晉八王之亂,衣冠南渡。”   “又比如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   “又比如南宋滅亡,也是有大量的人口南遷。”   “但同時,也和氣候有關。”高帆道:“既然北方變得寒冷乾旱,自然是遷徙到還算溫暖濕潤的南方。”   “哦?”   明末位麵,崇禎看著天幕,眼睛一亮!   其實,麵對北方流寇的威脅,麵對關外八旗軍的屢次入侵,崇禎早就有南遷金陵的想法!崇禎不是傻瓜!但是,他卻是一個很愛麵子的人,他擔心放棄北方,會遭致天下罵名,所以心中雖然有這想法,卻一直沒有實施。   而此時天幕說了,這是天命:氣候寒冷乾旱。   北方的氣候寒冷,那就南遷!   “好。”崇禎眼睛一亮,道:“傳朕旨意,遵照天幕,大明南遷金陵!”   南明,為何沒有像南宋,可以堅持百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南明沒有一個共主!內部四分五裂!而崇禎在關鍵時刻,以【天幕】作為借口,成功南遷,統合南方的力量,未必沒有【畫江而治】的可能!   南宋,有趙構(完顏構)作為共主!   而南明,卻分別擁立不同的明朝皇族後裔,導致四分五裂!最終全部失敗!   明末位麵,歷史變得不同······   ////////////   “叮。”   “成功獲得一千知識點!”   “哈哈,又是十萬。”高帆興奮道。   一千知識點,就可以兌換現實中的十萬。   不過,係統商城中,除了金錢,還有各種黑科技和戰技······就在此時,第二個歷史問題來了:為何樺夏的版圖,不繼續向西南方向擴張?我們在西南方向,一般都是到【彩雲之南】為止。而更南邊,還有大片土地,而樺夏發展了幾千年,為何不繼續向西南方向擴張?   “嗯。”高帆喝了一口茶水,點點頭,道:“的確如此。”   “樺夏的版圖,一般都是到【彩雲之南】為止,沒有繼續向西南發展。”   “在西北方向上,我們一度建立西域都護府;在東北方向,我們建立過奴兒乾都司,為何在西南方向上,似乎沒有太大進展?”   “其中關鍵的原因,一是熱帶原始森林,和十分復雜的地形。二,則是致命的瘴氣和蚊蟲。”   哦?   熱帶原始森林?   十分復雜曲折的地形?還有,瘴氣又是什麼?   高帆繼續道:“樺夏版圖,繼續向西南,就遇到了連綿的熱帶原始森林!”   “熱帶原始森林,植物密度大,地形極為復雜。中原大軍進入其中,根本發揮不出自己的兵力優勢來,反而,被熱帶叢林中各種蠻族,不停的襲擾,最後疲憊不堪。”   “諸葛亮為何七擒孟獲?七次捉住了他,又放掉?”   “原因就是,在地形復雜的熱帶叢林中,想要徹底消滅蠻兵,很是困難。所以,選擇征服他的心理,讓他們歸順朝廷。”   三國位麵。   諸葛亮點點頭,看著天幕上的內容。雖然,真實的歷史中,沒有【七擒七縱】那樣誇張,但大致過程還是一樣的:   諸葛丞相生擒了孟獲,但最終讓孟獲投降蜀漢朝廷。   孟獲,在蜀漢官至【禦史中丞】,還是一個文臣,沒有想到吧?   “這天幕說的對,”孔明先生揮著羽扇,儒雅道:“南中地區,酷暑難耐,地形復雜。蠻兵居住在洞穴之中,又熟悉當地地形,我朝廷大軍很難徹底消滅。”   “所以,在擊敗他們後,並非趕盡殺絕,而且選擇讓他們歸順朝廷就好。”   第一原因:地形復雜。   高帆一揮手,就出現了西南地區詳細的【地形圖】,就看到地圖上,是復雜曲折的山脈,和連綿的熱帶原始森林。高帆介紹道:“看,西南方向,遍布山脈,更有熱帶的原始森林,不通道路,根本無法讓大軍征討。”   這一刻,北宋位麵的趙匡胤,贊同的點點頭,道:“的確如此。”   “朕當初就用【玉斧】,劃分了我大宋的西南疆域。”   “大渡河之西,非吾所有!”   攻克蜀地後,趙匡胤手下的武將,拿著西南地圖,試圖勸說趙匡胤繼續向西南進攻。但看到極為復雜的地形,想到那熱帶的原始森林,趙匡胤就用玉斧一劃,道:“大渡河之西,非吾所有!”   由此,大宋的西南的疆域,就停留在大渡河。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西南熱帶叢林的地形,太過復雜。”   的確。   西南大地,山脈縱橫交錯,加上是熱帶的原始森林,這行軍的難度······   不過:   此時,歷朝歷代的君主、武將,看到了現代的高精度西南地圖,眼睛一亮!古代的地圖十分粗劣,也沒有人能畫出西南地區的精準地圖。而現代呢?這是用衛星測定的高精度地圖!有了這高精度地圖,那古代是不是能漸漸克服地形的復雜,繼續向西南發展?   地形復雜。   “這裡,就要說第二個原因了。”高帆繼續道:“那就是瘴氣和蚊蟲。”   瘴氣是什麼?   胃脹氣麼?   “非也。”高帆道:“歷史上,對瘴氣的說法,各有不同。”   “簡單來說,”高帆道:“就是在熱帶的原始森林中,死亡的動物、植物,經過高溫蒸發後,形成的帶著各種顏色的詭異氣體。”   詭異氣體。   花花綠綠。   “其中,有大量的細菌。”   哦?   “麵對瘴氣,熱帶森林中的當地人,還好一些。因為他們長時間居住在熱帶森林中,身體已經有了:抗//體。”   當地人,不太害怕原始森林中的瘴氣。   “但是,”高帆道:“來自北方,來自中原王朝的大軍,貿然進入西南的熱帶叢林中,遇到花花綠綠的瘴氣,就很可能引爆大規模的疾病。”   “就比如瘧疾。”高帆道。   “同時,還有原始森林中的蚊蟲。”天幕上,高帆繼續道:“蚊子,是疾病傳播最常見的方式之一。西南森林中,各種蚊蟲尤其厲害!中原大軍,貿然進入其中,被蚊蟲叮咬,也很容易爆發疾病。”   “所以,”高帆道:“中原歷史上,版圖沒有向西南方向繼續發展。”   “一是熱帶的氣候,一是復雜的地形,最後,就是瘴氣和蚊蟲。”   那就沒有辦法了麼?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紛紛看向了天幕。擁有了西南地區高精度地圖,讓他們心中一熱。這些帝王,都有擴大疆土的雄心!之前復雜的地形,可以依靠現代高精度地圖,那瘴氣和蚊蟲,就無法克服麼?   “嗯。”高帆想了想道:“第一,要征服南方,還是選靠近南方,適應當地氣候的兵源。”   的確如此。   你讓無法忍耐酷暑的北方子弟,去那熱帶原始森林,他熱都熱死了。   反之,你征集西蜀或者嶺南的子弟,他們本來就能忍耐炎熱,無疑就好很多。   各個位麵的帝王,紛紛記下來。   “其次,”高帆道:“蚊帳!”   哦?   蚊帳?   蚊帳並非現在才有,春秋戰國時代,就有蚊帳了。別忘記,我們可是絲織大國。高帆就繼續道:“盡量給每個士卒,都配一套蚊帳。”   “還有,”高帆繼續道:“熱帶森林,雖然到處都有水,但盡量不要喝生水。”   “全軍,都喝燒開的水。”   的確。   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飲用生水而來。而反之,隻要將水煮開了,一百度的水溫足以殺死大部分的病菌。   所以,大軍一定要喝開水。   看似是一個小事情,但其實意義重大。古代多次向外用兵,都因為士卒大規模的疾病而失敗。而如果,大軍士卒都喝開水,情況就會好很多很多。   一百度沸騰的開水,足以殺菌。   但古代不知道啊。   “最後,”高帆的眼睛一亮,似乎說到了什麼讓他振奮的事情。就聽他道:   “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服之!”   哦?   什麼意思?   翻譯過來,就是:將一把的青蒿,用兩升的清水浸泡,然後榨取汁液,最後服用。   “這,就能治療瘧疾。”高帆驕傲道。   我驕傲!!!   當然驕傲!   青hao素,可是近代以來,我們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它,拯救了千萬病人。尤其出彩的一點,是因為青hao素,是根據我們祖傳的醫書記載,是追尋我們先人的智慧,由此最後發明出來。   古代醫書中,就有記載,青蒿可以治病。這給了現在科學家啟發,最終發明出了:   青h素。   而此時,各個位麵的帝王,不知道仙人為何如此激動,但是,他們紛紛記錄下來。   青蒿,可以治療熱帶森林中,最常見也最致命的:瘧疾。   “嗯。”高帆點點頭,這個問題回答結束。   果然:叮!   又是一千知識點。   “好的。”係統繼續道:“今天的第三個歷史問題是:”   “論古今海岸線的變遷!”   哦?   海岸線?   海岸線還會變?   從古到今,海岸線不是固定的麼?   “非也非也。”天幕上,高帆解釋道:“就說有詳細歷史記載這三千年,海岸線,就有了巨大的變化。”   阿?   “嗯,我舉一個例子吧。”高帆道:“鹽成的朋友,可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鹽成,明明在內陸,卻為何有這個名字呢?”   鹽成。   簡單理解,應該是生產鹽的城市。   可此時的鹽成,是在內陸啊,它並不是臨海的城市。   “那就是因為,在古代,【鹽成】的確是沿海的,但是,後來陸地不斷向海洋擴張,這原本是沿海的城市,竟然變成了內陸。”   哦?   高帆繼續道:“就比如現在,每年,因為黃河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所以黃河的入海口,每年新增三萬畝土地。”   什麼?   每年,黃河的入海口,就憑空增加三萬畝的土地?   這?   原來,我們的土地,每年,不,每分每秒都在增加中!僅僅是黃河的入海口,每年都增加足足三萬畝土地!那其他的地方呢?其他的大型河流呢?   “回到鹽成,”高帆道:“就是因為歷史上,黃河【奪淮入海】,帶來了大量的泥沙,硬生生將海岸線向東推進了百裡!”   原本是大海的地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竟然變成了陸地。   “又比如大約五六千年前,我們最繁華的【魔都】,根本不存在。”   阿?   六千年前,魔都還是一片大海?後來,是因為長江源源不斷帶來了泥沙,泥沙堆積,最終形成了這一片陸地。   魔都。   幾千年前,根本就是一片大海。   “我們之前,多次提到了【水土流失】的問題。”高帆道:“農業生產,或者修建宮殿,由此大量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   “但是,水土流失,也不是沒有好處。”   阿?   水土流失,還有好處了?   “那就是,水土流失,導致黃河的含沙量很高,最終在入海口,形成大片大片的陸地。”   是呀。   泥土,不會憑空消失。黃河中上遊,大量砍伐樹木,變成耕地,或者修建宮殿。這,導致下雨的時候,水土大量的流失。但是,泥土不會憑空消失啊?最終,就堆積到了入海口,形成了大片大片的陸地。   “當然,水土流失的弊遠遠大於利,”高帆道:“但是,也的確在入海口,形成了大片大片的陸地。”   叮!   宿主完成第三個歷史問題。   這個歷史問題,比較簡單,但也是古人沒有關注過的領域。   果然,秦朝位麵。   秦始皇看著高仙人,解答各種歷史問題,驚呼道:“原來,【滄海桑田】竟然是真的。”   何謂:滄海桑田?   就是看到滄海,變成了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