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趙匡胤不高興(1 / 1)

“幼孤貧,有至行,鄉裡推服。”這是李崇矩人生開局時的情形,毫無家世背景,硬是靠自己的品行打了一波廣告,在家鄉上黨很有名。   名聲招來了他人生中的貴人——史弘肇。史駐紮在上黨,聽說了他的名聲,就把李崇矩招致麾下。   史後來在京城統領禁軍時,經常殘殺軍民,身邊人都離他遠遠的,隻有李崇矩更加謹慎地待在身邊。因為史是李唯一的依靠和伯樂,毫無背景的李沒有選擇,離開就再也沒有了富貴的機會,而且史與郭威關係非常好,這也成了李崇矩下一階段個人發展的契機。史被誅殺時隻有李崇矩躲過一劫,幸運的原因不得而知。   郭威當上皇帝後開始尋找史的親友故舊,李崇矩順勢搭上了新的快車,隨後就是四處征伐平叛立功,在北宋初已做到樞密使,成為宋太祖身邊的重臣。   此時身居高處的李不怕打仗,但不懂朝廷與皇帝間的人情世故,受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從小家裡沒人教他,長大後又主要學的是打仗,缺乏真正的引路人。   發生了兩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後果就是宋太祖知道後不高興。   第一件就是李崇矩與當時的宰相趙普結為兒女親家,表麵上看強強聯手,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恰好就是文臣與武將的結合,在皇帝眼裡就是潛在的結黨,結黨慢慢發展下去皇權的墻角就會被挖光。   太祖聞之不悅,然後就有李的門客告他,李非常窘迫,雖然沒有證據,但確實乾了見不得人的事,李不能自證清白,太祖沒有追究,但把他外派為地方官,並給告發者賜官。皇帝的意思就是敲打李崇矩,你的一切我都知道,有人能成功告你,說明你最近做錯了事惹我不高興了,自己好好反省,乾脆你也別呆在京城拉幫結派了。   李崇矩敢跟宰相結親家,他肯定也是考慮過皇帝的感受,趙匡胤還沒當皇帝時跟李關係非常好,每次趙匡胤過生,李都派兒子李繼昌去送錢祝壽。但李高估了他跟皇帝的關係,權力麵前是不講感情的,所以被皇帝狼狽的敲打了一回。   第二件事就是趙匡胤當皇帝後給公主選駙馬,找到李崇矩家李表示不敢當,李的兒子李繼昌自己也說不願意。宋太祖因為兩家之前來往的關係是了解李的兒子的情況,找上門來說明也看上了李繼昌,而且很有誠意,李崇矩拒絕後又去問李繼昌,徹底沒戲才放棄。結果最要命的事情來了,此時李崇矩正在為兒子找老婆,不出意外太祖又知道了,這明擺著是李崇矩這個老六看不起皇家,太祖的麵子真的擱不住,皇帝非常不開心。   後來李繼昌學聰明了,讓自己的兒子去當駙馬,同時資助了當年告發自己父親的門客母親,被輿論一致點贊,李繼昌作為二代,水平已經大幅提升,遠遠超過隻會打仗的老六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