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朗州食人事件(1 / 1)

宋初的朗州位於現在的湖南常德,屬於荊襄地區。朗州的軍隊發生叛亂,宋太祖安排慕容延釗與李處耘帶領軍隊前去平叛。   李處耘率幾千騎兵作為先頭部隊急行軍首先順勢拿下江陵城的地方割據勢力,並整合軍隊向朗州進發。沿路又擊敗好幾路叛軍,其中一次戰鬥就斬首四千人,最後俘虜了很多人,隻剩朗州一座孤城還在叛軍手上。   此時主帥慕容延釗的大軍還在後麵,李處耘把俘虜裡十幾個比較胖的士兵放了出來,然後身邊的手下當著俘虜們的麵,把胖子們分食吃了,又選了些強壯的俘虜,給予黥刑,並把他們放了讓其逃進朗州城,散播集體食人事件的恐怖,而且宣揚的是俘虜們全被對方的軍隊吃掉。   俘虜逃進城後,剛好夜幕降臨,朗州人直接恐懼到崩潰,索性把城池燒了四散潰逃,沒人敢去投降,也沒人願意給吃人的軍隊留下任何補給物資,一把火乾乾凈凈。   食人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大軍才趕到,與李處耘的先頭騎兵部隊匯合。食人事件的恐怖震懾效果遠強於京觀,逃進城裡的精裝俘虜裡肯定有李處耘安排的臥底,誇大恐怖效果,吃了十幾人都渲染為全被吃了,受了黥刑方便臥底偽裝,在巨大的恐怖麵前朗州人沒有心思一一分辨被刻字塗墨的臉。   李處耘一生的記載顯示,李並沒有殺降甚至食人的嗜好,而且他在食人事件中是安排手下去吃俘虜,並沒有自己去貪食人肉,這招已經不能用老六行為來形容,而是相當陰損的手段,目的就是要趕在大軍前完成對朗州的占領。   大軍到時,朗州人已經焚城跑了,主帥慕容延釗已經沒有機會收拾李處耘。兩人在整個荊襄地區的行軍戰鬥中結了很深的梁子,李就是防著主帥借機朗州沒有攻下的由頭處罰他,或者來搶他在朗州的功勞。   李與慕容兩人都是朝廷的大將,所以慕容也不敢輕易殺李,兩人隻能不停的上奏朝廷揭對方的短,朝廷因為慕容更重要,所以把李貶官,朝廷釋放出的政治信號讓李感到恐懼,連給朝廷解釋和自證都不敢,朝廷依舊是隻認權力和拳頭的地方,有無道理並不重要。同時在當時行軍的過程中,李以為會受到太祖的背後支持,所以做事比較專斷,直接導致其他將領對他產生意見。貶官也說明皇帝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支持他。   李的貶官也波及到了自己的兒子,兒子李繼隆被除籍為老百姓,隨後又被權貴針對,李繼隆直到宋軍平蜀時才找到機會表現,逐步通過征討江南、北漢、黨項、契丹重新成為皇帝倚重的將領,是北宋政權名副其實的救火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