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生死隻需1句話(1 / 1)

乾興元年,宋真宗去世,仁宗繼位。新皇帝通知大臣們到宮內開會,隻有丁謂不用參加。   狡猾的丁謂意識到自己大禍臨頭,放下宰相的架子到處哀求人幫忙。他之前與太後有很深的過節,在太後攝政時限製過太後的權力。依附過丁謂的錢惟演滿口答應,一定盡心盡力,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是也就口頭說說而已。落難的時候一定要找幫過自己的人,而不是自己幫過的人。   在承明殿開會時,憤怒的太後出手了,要求誅殺丁謂,丁謂的罪行是勾結宦官,擅自更改陵地,所以真殺了丁謂也挑不出毛病。在這節骨眼上,如果再沒有人說一句,丁謂就準備等死了,馮拯卻站了出來。   馮拯深知要說動太後,不能靠情感,也不能靠道德,得靠實實在在的利益權衡,畢竟此處是隻講政治的地方。馮拯就說了一句,丁謂確實有罪,但皇帝剛繼位就誅殺大臣,會讓天下害怕。丁謂怎麼會有謀反的意圖?隻是沒有上奏陵寢的事情罷了。   這句話包含了三層意思,但確實救了丁謂的命。首先丁謂有罪,所以太後您要殺他有理有據,您沒有錯,這也是給太後臺階。其次最重要的一點,丁謂沒有謀反,如果因過失就被殺,那下一個又會是誰?士大夫階級人人自危反而會產生變故,威脅皇帝的統治,太後的權力來源於新皇帝,自然不得不考慮政治影響,這層意思裡也是對太後的委婉警告。最後一點更加直接,丁謂沒有謀反,就是犯了些事,大臣們都知道,太後也知道,大家不必裝糊塗,既然沒有謀反,就不會威脅到宋仁宗和太後。   太後的反應是怒氣消了一些,處理的結果是丁謂直接被貶到天涯海角的崖州(三亞),過了三年又被調到雷州(廣東雷州半島),呆了五年又被調到道州(湖南)。雖然當時都是偏遠地區,但好歹離中原越來越近。丁謂也是命硬,從被貶崖州開始,被折騰了差不多十年,一把老骨頭撐到了明道年間致仕後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