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諭德官,他的居所離酒館很近,有次穿便服去酒館喝酒,好巧不巧,此時皇帝急著召見他,派來的使者在家門口等了很久,諭德官才從酒館回來。 使者趕緊領著諭德官趕往皇宮,按規矩使者要先到皇帝處稟報,隨後諭德官才覲見。使者先和諭德官通氣,“皇帝問起為什麼怎麼晚才來,我該怎麼回復?”諭德官表示實事求是的回答就行。 使者不理解,自己這樣回答的話諭德官就要輕則挨批重則降罪了,怠慢皇帝不是小事。諭德官非常淡定,喝酒是人之常情,欺騙皇帝才是做臣子的大罪。 使者是了解皇帝的,皇帝果然問起原因,使者如實以對。 諭德官也是了解皇帝的,知道皇帝比起喝酒誤事,更在意臣子的忠誠老實,無所隱瞞。皇帝果然開始責問諭德官,諭德官順勢發揮,有來自家鄉的朋友遠道而來,臣家裡貧困沒有酒具,所以在酒館接待朋友喝酒。皇帝認為諭德官忠誠老實,可以重用,並推薦給太後,於是太後攝政時諭德官被重用。 一個可大可小的風險被諭德官巧妙轉化為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諭德官的解釋也很有意思,首先表明自己是個重感情的人,自己雖是京官,在對待家鄉的朋友上並沒有輕慢,其次又側麵展現了自己為官清廉,連喝酒的器具都沒有。話說回來,自己究竟是因為什麼去喝酒是無從查起的,解釋權全在於自己。 假如皇帝是個愛喝酒的人,諭德官的解釋也可以量身定做為,為了鍛煉自己酒量,好日後陪皇帝喝好。諭德官善辯的技巧在於了解對方,然後對於無法否認的事實做一個坦蕩承認的老實人,而在沒法查證的緣由上盡情發揮自身口才,根據對方喜好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