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工業化萌芽(1 / 1)

元宵節後兩日,我跟著習禎去拜見未來的嶽父,由於是府君大人做媒撮合的婚姻,納采、問名、納吉、納征這些程序一概跳過,所謂生肖配不配、八字合不合也不重要,而是直接進入請期、親迎流程。習禎知道我當前的處境,提出他這個做叔父的將襄陽城裡的一座宅子贈與兩位新人,作為辦喜事的場所。畢竟侄女婿還要在劉表這裡上班,往返於襄陽城與習家池的通勤還是一種難以接受的。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築,襄陽侯習鬱依據名仕範蠡的設計,築土建池,引白馬泉水建池養魚,池中壘起釣魚臺,列植鬆竹,習家後人,或遠或近圍池而居。後世詩人孟浩然有詩句贊稱:“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當然,那是後話。   經過習禎主導,將宅子清掃並修整,並定下良辰吉日三月十六,距現在還有兩個月時間,而嶽父習林對這一切都表示滿意,府君大人介紹的婚姻,兄長習禎定的日子,並且前前後後張羅著。修整期間,我隨習禎去看過那房子,並提出了我的兩點方案,一個是在書房加裝了壁爐,一個是在後院挖了一個化糞池,改造了廁所。對於這兩個要求習禎不大理解,但也照辦,畢竟整個婚禮,人家啥要求沒提,就這麼兩樣誰然稀奇,也不是完不成,就滿足人家罷。   這段時間,我依然住在劉表府上,也沒有閑著,而是按照摹本論語的體例,臨摹了熹平石經的《詩經》、《尚書》、《周易》以及《春秋》四卷,對於書法學生而言,每天寫一兩千字並非難事,但是一筆一劃的臨寫,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   轉眼過了穀雨,天氣慢慢來到夏天,距離婚禮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卻像一個無事的人一樣,房子,習禎已經修整煥然一新,至於婚禮宴請,男方這邊幾乎沒有親屬,所以也是習禎安排,畢竟這場宴請的主角是劉荊州大人,嫁妝亦是由嶽父家操持。這期間劉表劉景升又送我兩套春服,並安排府裡的裁縫製作了一套婚禮服。   另外一個際遇是,我居然認識了劉修,並且相談甚歡,可能主要的原因是劉修喜歡批評他人的文章,指摘毛病。而我,站在歷史的觀點,當世時代中,人們所謂的名篇名作也就不那麼耀眼,至少不會像當時的人們一樣崇拜。這樣反而使我與劉修的一些觀點不謀而合了。   三月十三,我準備從荊州府搬至我的新房去,於是帶上新摹的四套書拜見府君大人。一通閑話之後,劉表收下了摹寫的書卷後,把割裱版的論語,和其他拓片一並送給我了,也許他覺得白紙黑字的版本,比白字的拓本更好一點吧。   婚禮當日,賓客如雲,但是婚禮接待重任還是習禎,前兩日還空蕩蕩的房間,張燈結彩,瞬間就被填滿,隨著新娘過來的有管家、廚師、花農、雜役人等,各色人等忙忙碌碌進進出出,而且漢代的婚禮通常是晚上舉行,當事人並不太累,接完轎子過後,則是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就送入洞房。   次日清晨,起床的吃早餐的時候,習禎和嶽父嶽母都已經在廳堂落座。   一一行禮,不做描述。   管家捧過禮單冊,“先生,這是婚禮的各項賀禮記錄,這邊的金銀器物財糧,請查點。”   接過禮單冊,草草瞄了一眼,遞給新娘,“娘子,這些錢財你收撿好。”   習禎與嶽父有些震驚,嶽母到覺得滿意。蕓娘也有些詫異,“夫君,這怎麼使得。”   “使得,使得,你收撿打理就是。”   習禎問,“詠之,下一步你有些啥打算。”   “回伯父的話,前些日子,我為劉荊州大人割裱了冊頁的太學石經論語,也摹寫了論語,春秋,詩經等幾卷本,荊州大人希望能夠做一套全本的太學石經,但是目前荊州府的紙質量不大好,所以,我有一個想法,前日我隨伯父去峴山習家池的時候,我看山邊有很多構樹桑樹,也有很多綠竹,還有溪流,水源便捷。所以我想在溪邊購幾畝地,建一個造紙作坊,之前蔡侯造紙的方法在全國推廣,但是有些地方學呀學的就學變樣了,所以我想提升並改進一些造紙的流程,先生產一批價廉物美的紙,然後為荊州大人做一套高質量的太學石經。甚至在此基礎上,批量製作更多的太學石經,一是可以賣出去賺錢,同時也以便於文化的傳承。”講這段話的時候,我想起了雕版印刷,同時我想起了智永禪師書千字文八百卷傳於後世,流傳至今的原作至少都還有一卷。現在的時間比永禪師的早,不外乎我造一千本全本的熹平石經,也許這還真能流傳到後世去,這樣也彌補了書法史上一大憾事。   這段話,內容很多,習禎一時還沒有回過神來。倒是嶽父反而理解得更快,不就是要幾畝地建一個造紙坊嘛,應承道:“買啥買,峴山腳下的土地我們家就有,你直接去建就是。”習禎問,“如何批量製作?”   “批量製作的前提是,我們需要大量的高品質紙,所以造紙的第一步。”我需要解釋,目前不能說我是穿越者,你們按照我說的做就是。也不能做為了文化的傳承,我想用名譽和利益來驅動這個事情。“目前,市麵上的蔡侯紙,價格貴,質量並不大好,同時市麵上的書也貴得離譜。我知道一種造紙工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四尺四開尺寸的紙,成本大概不到1文錢一張,如果製造一本上次呈給荊州大人的論語,需要80張紙,加上製作成本可以控製在100文以內,如果售價兩吊錢一本,則可以獲利一吊,利潤率100%,如果你賣三吊一本則利潤200%,有一位馬先生說,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人們就會為他鋌而走險,然後我們隻是做書,配合荊州大人的開經立學的功德,造紙做書,既揚名,更盈利。”我頓了頓,“至於如何降低造紙的成本,其實很簡單,蔡侯紙成本較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從頭做到尾,沒有分工合作。而我們做的話,把造紙分割成砍條、剝皮、蒸煮、碾磨、抄紙、烘乾六個步驟,砍條的工人工作日就隻負責砍條,不問其他,這樣後麵抄紙的也不用擔心原材料,天天隻負責抄,在嘉州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能抄四百張紙,如果我們的作坊假設一天能抄兩百張紙,按照市場價,雇傭工人一人一月四百文,則每天約十五文,六個人則一天成本呢九十文,而我一天可以出二百張紙,我一張紙成本就是半文,也就是我開始說的成本不足一文。以上是一組的生產流程,我們的生產工人可以不隻一組,兩組呢,則可以日造紙四百張,五組就是日產一千張,當然規模上我不打算搞五個組,第一步整兩個大組就了不得了。目前市麵上的蔡侯紙,最次也要兩三文一張吧,不然為啥叫洛陽紙貴。”事實上我隱瞞了產量,據央視記錄頻道報道,如果工人熟練的話,一個抄紙工人日抄紙就能達到一千張四尺整張,換算成四尺四開則是我虛構上限數量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