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劍斷瀾滄(1 / 1)

蜀地邊境由楚天河麾下大將秦顯揚鎮守,自從楚軍向南晉投誠以來,楚天河再也沒有生出過異心,因而作為西楚後人,他卻能和兄長在遠離長安的邊境各自掌控十萬大軍,足見南宮子雲對他們的信任。   而唐門作為中原十大門派之一,自然也派出大量弟子協同作戰。此外,唐門精通機關之術,為大軍提供了不少精良的器械。   西越與南詔總計十七萬大軍攻至瀾滄,晉軍背靠天險堅守了二十餘日,可糧草卻成了大問題。蜀州各郡本是盛產糧食的天府,卻因兩個月前那場天災損失慘重,多處糧倉被淹,又借出許多糧食與其他州郡,如今這戰事恐怕拖不了太久。   五月初十,敵寇聯軍兩千人夜裡偷渡過瀾滄江,對晉軍戰營糧倉實施突襲,漆黑的長野上再度燃起戰火。   晉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時被殺得潰不成軍。正當此時,好像是遙遠的天際閃過一顆顆流星,旋即幾顆信號煙火在夜空中綻開,便有一排排人影落到地上。   “唐門所屬第三隊,前來增援!”人群當中傳來一個低沉有力的聲音。   “唐門所屬第六隊,前來增援!”   “唐門所屬第八隊,前來增援!”   “唐門所屬第九隊,前來增援!”   ……   足足兩百餘名唐門弟子先後趕到,隨後便是成片弩箭瞬發的冰冷聲響,敵寇應聲而倒。晉軍將領看清來人,確認是友非敵,旋即定下心來,沉著指揮,駐紮在營地的晉軍有條不紊地遂展開反攻。   唐門作為蜀地名門,早早便安置了人手在戰場周遭,就是為了隨時應對敵軍的突襲。一旦戰場發生變故,唐門弟子便能第一時間趕到增援。蜀地南境有瀾滄江這等天險,楚天河便隻派了三萬軍馬給秦顯揚,加上地方守軍,總計四萬餘人。秦顯揚是楚國名將,早些年楚晉爭戰時,他兵犯雁門,若非安武帝親征,如今的長安恐怕早已易主。而在這亂局之中,即使是名將也不可避免地出了紕漏,竟隻派了兩千餘人駐守糧倉。   好在唐門的支援來得及時。   唐門弟子俱是身著便捷的夜行服,其中有一帶隊的年輕弟子殺敵尤為驍勇,他手持銀色弩弓,於亂軍中精準射殺敵軍主將。而正當他被十數個敵軍圍攻,即將刀斧脅身之際,卻見他顧視周遭,將弩弓掛於肩上,而後雙手起初,袖袍鼓蕩,竟同時發射出數十枚銀針,那些正欲將他圍殺的士卒還未來得及反應,便隨著針尖入肉的聲響徑直倒地。   甚至連驚叫都來不及發出。   此人便是唐雲,為唐不言的次子,亦是如今唐門中年輕一輩的佼佼者,精熟於暗器藥理之道。   雙方激戰半個時辰,以晉軍獲勝收場。   秦顯揚收到戰報,立刻將後方增援大軍向前推進百裡,安營紮寨,隨後修書一封向楚天河請罪,但當務之急仍然是守住瀾滄防線。他身為西楚名將,卻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若教那些朝廷裡的南晉將軍們聽去豈不笑掉大牙?恐怕要以為他們楚國後輩無能人了。瀾滄一戰雖然隻有四萬兵,他仍舊誌在必得。   五日後,這場戰爭的第一場大戰役在瀾滄江上打響。   南詔和西越久居南蠻,而晉軍不善水戰,秦顯揚當初領兵到此地便命人加急打造戰船,以便江上作戰。他不僅要守住瀾滄防線,還要奪回對岸的失地,因而此戰隻能大勝。五月十六,秦顯揚大軍開拔,戰火在兩百餘丈的瀾滄江麵燃起。晉軍人數占劣,不習水性,慢慢地似有落入下風之勢,正當秦顯揚考慮是否要撤軍回岸之際,唐門增援趕到,更有一位五旬老者馮虛禦風前來,持劍落於戰船之上。   其人一襲素色長衫,在一眾手持機關弩箭的唐門弟子中獨獨以劍為兵刃,氣勢淩然,隨手一劍便奪了三十餘人的性命;而那些唐門弟子見到此人亦是大驚,他們沒有想到這位前輩竟也隨他們一道前來。   如今唐門年輕一代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但前輩們裡卻有好幾位曾經的天驕。麵前這人名叫唐不言,提起這個名字,南方劍俠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在慣用暗器與毒藥的唐門,僅有兩人癡迷於劍道,一個是唐不言,還有一個,則是唐不言的親傳弟子,名為唐城,如今正在蕭玲關戰場迎敵。   南方劍術宗師中,一向以劍仙問玄清為尊,其後便是建安葉北辰與蜀地唐不言。唐不言如今也是觀照之境的修為,在中原劍俠中少有敵手。   唐不言冷眼望去,江麵上賊兵無數,晉軍被打得節節敗退。瀾滄是蜀地南境最後一道堅固防線,一旦放賊人踏入,戰況隻怕會愈發難以收拾,旋即他抽身躍起,折向敵營。   “放箭!”   敵軍主將眼見那人直奔自己而來,眼中劃過冷然之色,命左右放箭。卻不料那老叟以劍氣撥開漫天箭雨,旋即遙遙一劍向自己這邊斬將過來,那敵將還未回過神來,隻覺得喉間一熱,爾後天旋地轉間便失去了意識。唐不言一劍斬下敵將首級,削其桅桿,旌旗飄落,西越軍心渙散,慌忙向後逃竄。   他做完這些,又足尖輕點,禦風而行,躍向空中,將眼底賊人盡收眼底,略略抬手執劍,周遭迸出一股極為凜冽的劍意。敵軍遠遠感受到那股壓迫感,下意識地望而卻步。   許多年後,江湖上再提起這場戰役,無人不拜服唐不言的劍道造詣。   隻見他將劍橫於身前,凝聚內力,片刻後釋出磅礴絕倫的劍意,睨了一眼腳下逃竄的賊寇,剎那間江上風雲巨變,沉沉陰雲仿若厄劫臨世,在場之人無不屏住了呼吸。唐不言將手中劍輕靈一動,霎時狂風驟起,旁人隻見得寒光乍現,下一刻,磅礴劍意直直逼向賊寇聯軍,落至江麵驚起滔天巨浪,敵軍戰船在驚濤中宛若搖搖欲墜的一葉扁舟,甚至有不少人失足墜入江中。   其勢恍若排山倒海。   唐不言飄然落於一段殘破的小舟遺骸上,遠遠地冷眼觀望。   眼見大浪即將湧向自家方向,秦顯揚連忙傳令各部:“退!”   大軍借助浪勢緩緩退向岸邊。秦顯揚望著遠方高負手而立的那名男子,久經沙場的他竟在此刻由衷感到膽寒。他從未曾涉獵江湖,但也曾聽聞這世間有些武林高手可馮虛禦風,一人擋下千軍,彼時隻當是笑談,卻不想如今竟然當真看到了這般場景。   然而這一切還遠遠沒有結束,眼見晉軍安然退去,唐不言臉色微沉,折身躍起,再度斬下一道劍罡,劍罡在遙遠的江麵上切出一道近百丈的口子,隨即純厚的劍意化作了令人難以逃遁的龐大劍壓,將巨浪向兩邊緩緩推開,劍壓所到之處的江麵齊齊下沉,從遠處看似是一道水中深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蔚為壯觀。不多時,敵營三十餘艘戰船已盡皆落入其中,又過了許久,那劍壓終於崩散,浪濤倒灌回原處,將那三十餘艘戰船徹底沉入江中。高空之上,唐不言背過手,負劍緩緩而落至江麵的戰船殘垣上,額間滲出密密細汗,麵色也變得極為蒼白。   看著自己手中劍,老者慘然一笑:“當年玄清劍仙一劍可排五百丈雲浪,我唐不言觀照之境修為,要斬斷這百丈瀾滄已是近乎用了渾身解數,玄道之境,原是如此遙不可及。”旋即折身返回岸邊。   唐不言半生修劍,顧視中原武林鮮有人能出其右,修為也早早到了觀照之境,且唐門一向以機關暗器和毒藥稱雄於武林,以致百年來門下弟子鮮有達到禦心境界的,入觀照之境者更加寥寥,如今隻有唐不言及其弟子唐城。這也是唐門在實力上久為江湖人詬病的一點,身為中原名門,卻在武道境界上無甚建樹。   南晉132年,南竹使團來訪,欲向中原武林討教,朝廷於是舉辦了一場武道大會,廣邀貞陽、天隱等江湖名門,唐門卻根本不在受邀之列。南晉144年,南宮子雲再次舉辦武道大會,唐門雖然受邀,但彼時唐不言與唐城沒有前往,唐門便隻能充當看客。   瀾滄一戰,晉軍大勝,秦顯揚率兵乘勝追擊,連奪三城。蜀地南境戰事暫時穩定下來。秦顯揚稱為報唐不言一劍之恩,會向楚王上書封賞唐門,唐不言卻淡然拒絕,自顧自提劍飄然離去。江湖俠骨,大抵如此。經此一役,唐不言亦傷了元氣,休養後多年不出江湖。   ……